补脑膏配合耳针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磁共振波谱变化的影响
2018-09-03刘燕军王翔宇郭春保段爱琴
刘燕军,刘 宁,王翔宇,郭春保,梁 巍,段爱琴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NID)属血管性痴呆的前期,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病情进展具有一定可逆性,故采取及时有效治疗对于防治痴呆性疾病意义重大[1]。现代医学治疗VCNID多采取胆碱酯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控制原发病病情,治疗效果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多[2]。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病因在于虚实两端,病性为本虚标实,治疗多以平熄肝火、开郁化痰、活血通窍以治其标,充髓养脑、补虚扶正以治其本,疗效肯定[3]。本研究观察了补脑膏配合耳针对VCNID患者认知功能及磁共振波谱变化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9月诊治的78例VCNID患者,西医诊断标准依据《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4]中VCNID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依据《轻度认知损害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5]的中医症候量表(SDSVD)诊断标准。患者年龄45~80岁;认知功能障碍出现于脑卒中6个月内;能进行正常交流,可以完成本研究中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7分;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者;因服用药物、系统性疾病等其他非血管性因素造成的认知功能减退者;有焦虑、抑郁等其他精神病史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或不全、造血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等原发或继发疾病者;有严重失语、肢体力弱、视力或听力障碍等疾病影响检查者;过敏体质或对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有精神损伤、滥用精神药物、吸毒、嗜酒等干扰认知功能评价的生活习惯或疾病者。随机将78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46~80(70.53±6.13)岁;病程0.2~5(1.86±0.41)个月;文化程度:文盲7例,小学16例,中学12例,大学4例;中医辨证分型:肾精亏损型11例,瘀血阻络型13例,气血亏虚型15例。研究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5~79(69.84±5.81)岁;病程0.3~5(1.91±0.43)个月;文化程度:文盲6例,小学14例,中学13例,大学6例;中医辨证分型:肾精亏损型9例,瘀血阻络型16例,气血亏虚型14例。2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和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耳针治疗,选取耳中、心、肝、肾和皮质下5个耳穴,使用CLRH-A型耳穴探测仪找寻5个耳穴的敏感点,并对耳廓给予安尔碘常规消毒,选用规格为0.3 mm×25 mm的一次性毫针,刺入上述耳穴的敏感点,垂直进针0.1~0.3 cm,以不刺穿对侧皮肤为度,由下而上用拇指刮针柄,使耳穴局部出现麻胀感,留针30 min,每天1次,每周3次(周一、周三和周五),持续治疗4周。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脑膏(甘肃省中医院院内制剂,批号:甘卫普制准字[2000]383-04,规格:100 g/瓶,膏剂)口服,每次10 g,每天2次,持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2组治疗前后各项量表评分,包括MMSE评分、SDSVD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其中MMSE评分总分0~30分,包含即刻记忆能力、定向力、注意和计算力、命名、会议、三步指令、重复、阅读、绘图和表达能力10个项目,认知功能越好得分越高;SDSVD评分:以分数量化各项证候,各项证候满分30分,评分>7分则证候诊断成立,严重程度分为轻度(7~14分)、中度(15~22分)和重度(23~30分);ADL评分:主要包括自己上厕所、上下床、做饭、洗澡等20个简单条目,以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能力越好得分越低。②依据文献[6]评定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MMSE评分升高≥20%;有效:治疗后MMSE评分升高≥12%、<20%;无效:治疗后MMSE评分升高<12%;恶化: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③应用SymphonyTim 1.5T西门子磁共振仪检测2组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变化,选取包括两侧侧脑室前后角旁白质的感兴趣区,检测体素的肌酸(Cr)、肌醇(MI)、胆碱(Cho)和N-乙酰天冬氨酸(NAA)代谢物水平,并计算MI/Cr、Cho/Cr和NAA/Cr比值。
2 结 果
2.12组各项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MMSE评分、SDSVD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SDSVD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SVD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各项量表评分比较分)
2.2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2组磁共振波谱变化比较 治疗前,2组MI/Cr、Cho/Cr和NAA/Cr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MI/Cr和Cho/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NAA/Cr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且研究组MI/Cr和Cho/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NAA/Cr显高著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表3 2组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变化比较
VCNID发病比较隐匿,以额叶和皮质下功能受损较为常见,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和执行功能下降、记忆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睡眠障碍等,可进展为不能逆转的血管性痴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7]。目前研究认为,VCNID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出现脑卒中后慢性血流灌注缺乏,造成血管丧失自主调节功能,从而发生白质病变,大脑循环功能发生障碍,降低血流量,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慢性缺血性损害,致使神经元丢失,引发认知功能减退[8]。研究发现,VCNID患者丘脑灰质内和额叶白质区普遍存在MI、Cho和NAA代谢异常,提示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均可能出现损伤,从而造成这些代谢物在脑内多个区域的异常,使和认知功能有关的胆碱能神经元纤维传导出现障碍[9]。在机体内Cr水平相对稳定,故可用Cr作为参照物,通过计算代谢物信号强度比值,以对其他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定量;MI属神经胶质细胞的标志物,其分泌量增加表明存在胶质增生;Cho是磷酸酰胆碱和乙酰胆碱的前体,参与形成神经细胞髓鞘及构成细胞膜,其水平能反映脑内总胆碱的储存量,故神经胶质增生、异常细胞膜合成和降解修复等均能引起Cho异常;NAA是神经元和轴索密度的标志物,其水平下降可作为评估神经元损伤和丢失的可靠性指标[10]。
祖国医学认为VCNID可归属于中医学中“善忘”“痴呆”“痴证”等范畴,如《证治准绳》有载“瘀血在上,令人健忘”,《伤寒经注》云“阳明热盛则逼血致瘀,心主血脉,血瘀则神明不清而善忘”,均指出痰浊、瘀血与善忘发生密切相关。本病多因七情内伤、久病耗损、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肾精损耗、气血亏虚,致使脑失濡养,或由于气滞、痰浊、瘀血等诸邪内阻、清窍受扰所致[11]。其病位在脑,并与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病机本虚标实、虚实两端,气滞、痰浊、瘀血为标实,肝肾亏虚为本虚,故在临床治疗中应以补脾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开郁逐痰为基本治疗原则[12]。耳针疗法中选取耳穴“耳中”以调整脏与腑、腑与腑、脏与脏之间的功能,耳穴“心”醒脑开窍、养心安神,耳穴“肝”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耳穴“肾”通达肝肾原气、滋肾养阴、平肝潜阳,耳穴“皮质下”相应于“脑”,功在镇静安神、健脑抗衰、调整内脏功能,通过对相应耳穴敏感点给予耳针刺激而使气血运行,激发机体周身经络之气,发挥行气活血、疏经通络作用[13]。
本研究所用补脑膏是甘肃省中医院自制药物,为古方“佛手散”发展而来,由中药当归、川芎、黄芪、赤芍、仙茅、龟甲、淫羊藿、甘草等组成,方中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共为君药;配伍黄芪益气扶正,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淫羊藿补肾壮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养血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攻补兼施,标本兼治,以期补虚泻实增智[1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含有的当归多糖、阿魏酸、藳本内酯等主要成分具有保护神经、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能抑制增加细胞内活性氧,同时使线粒体膜电位过氧化氢降低,保护细胞免遭过氧化造成的细胞凋亡及细胞毒性[15];川芎可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减轻脑缺氧状态,同时能增大脑血管搏动性血流量,改善脑膜流态和微循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安神功效[1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NAA/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DSVD评分、ADL评分、MI/Cr和Cho/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补脑膏配合耳针治疗VCNID能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提高认知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增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磁共振波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