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力建筑行业变革与发展
2018-09-03王景
文|本刊记者 王景
伴随数字化变革和数字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发生深度融合。数据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也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工作,相继发布一系列相关政策,不断扶持和引导大数据及相关产业的发展。2014年,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数据流通与交易、利用大数据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概念深入人心。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成为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性指导文件。2016年,我国加大了对大数据应用的推动力度,批复了京津冀等7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超过10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同时,针对医疗、交通等行业,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关于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继续推动大数据在各垂直领域的应用进程。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专门对大数据发展进行研究,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正从理论研究加速进入应用时代,大数据产业相关的政策内容已经从全面、总体的指导规划逐渐向各大行业、细分领域延伸。
立足行业实际 直击发展痛点
随着各行各业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我们已经从“信息时代”迈向“数据时代”。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认为,大数据指的是那些使用传统数据库软件所不能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应用大数据的过程,就是挖掘大数据中隐藏价值的过程。
大数据应用通过提升数据的公开共享性来创造价值。一方面可以极大提高不同人员获取所需数据的便捷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执行效率。大数据应用通过驱动数据试验,发现需求、解释波动性、提升业绩从而创造价值。例如在零售业中,可以利用长时间积累下来的交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洞察市场变动规律,发现用户需求,进而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
大数据应用也为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促进产业的跨界融合与服务创新,产业链各方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共享、充分协作和资源整合,提高全行业乃至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与配置能力。
一直以来,建筑施工是信息密集的产业,因为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不仅涉及建筑产品本身的数据,还涉及到各阶段进行过程中相关的人、财、物、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数据。随着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BIM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越来越多的信息被积累起来,这些信息如果能作为大数据加以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监管和服务水平,也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建筑施工行业虽然拥有海量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散落在政府、企业、项目和岗位等各个层级,因此数据的采集、集成和应用也成为行业应用的难点。如何更加高效应用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助力建筑产业的数字化变革,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对此,《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8)大数据应用与发展》(以下简称《报告》)直击行业痛点,深刻分析建筑施工行业大数据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集中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过程、规律、特征、技术特点、产品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今后发展趋势等问题,还分别就建筑施工行业大数据应用的基础、环境、优势、项目应用、企业应用和行业应用等领域进行了详细阐释。
在此基础上,《报告》结合行业实际,秉承客观公正、科学中立的原则和宗旨,通过广泛调查,全面、客观地反映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具体形态,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同时,《报告》基于大数据应用,给出了实际应用流程、应用工具和应用案例,对于已经在推行或者正准备推行大数据应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获取发展路径、方法和步骤,对大数据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1 建筑施工行业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收集数据的主要方式
图2 建筑施工企业收集数据的主要方式
广泛深入调研 客观系统分析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先进理念、技术和资源,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而言,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数据收集是大数据应用的基石。《报告》调查显示,77.36%的建筑施工行业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通过电子文档上报的形式收集数据,63.21%的单位利用纸质文件收集数据,79.25%的单位通过信息系统录入收集数据,此外,还有单位利用物联网采集收集数据,占16.04%;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采集收集数据的单位目前较少,占比12.26%;7.55%的单位采取其他方式收集数据,如图1所示。可见,利用信息系统收集数据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行业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大部分单位仍在采取传统方式收集数据。目前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收集数据的方式较为集中,对于利用新技术采集、收集数据的应用不多。(如图1所示)。
与建筑施工行业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不同的是,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利用信息系统录入收集数据,占比71.08%;电子文档上报收集数据也是企业的常用方式,占64.66%;还有44.18%的企业通过纸质文件收集数据,利用物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采集数据的企业为数不多,分别占23.29%和23.69%,如图2所示。相较于建筑施工行业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数据收集方式更为先进,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数据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主流方式,虽然仍有企业采用传统方式收集数据,但相较于行业监管与服务单位占比不多。此外,利用物联网、移动终端等新技术收集数据,企业显示出了更高的积极性。
《报告》指出,大数据在建筑业特别是施工现场已经开始尝试应用在施工总包的市场营销、劳务、物料、质量、安全、成本、采购、绿色施工等管理方面;在政府层面则开始尝试应用在交易市场监管和服务、造价信息服务、质量安全监管、诚信监管与服务等管理方面。
具体而言,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行业监管与服务,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规律与特征,提高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作用,降低行政监管服务成本。推进行业大数据应用,已成为建筑施工行业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
《报告》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建筑施工行业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在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服务平台系统应用了大数据技术,28.3%的单位在企业及人员信用管理系统中应用了大数据技术,26.42%的单位在招投标管理系统中应用了大数据技术,建筑施工行业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还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系统中应用了大数据技术,分别占比14.15%和17.92%;少数单位在施工图审查管理系统和竣工备案系统应用了大数据技术,分别占8.49%和7.55%,如图3所示。这表明,目前建筑施工行业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涉及诚信服务、信用评价等方面的大数据应用较为集中,在招投标管理、质量安全监管等相对专业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有待进一步推进。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对大数据应用也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涉及到项目应用和企业应用等多个方面。
《报告》调查显示,47.79%的建筑施工企业了解行业造价信息服务,39.36%的企业了解行业质量安全监管大数据应用,31.33%的企业了解采购管理大数据应用,还有30.92%的企业了解成本管理大数据应用;此外,企业对行业诚信监管和企业知识管理大数据应用也有所了解,均占30.12%;行业交易市场监管与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大数据应用均占29.32%,还有企业了解企业市场营销、进度管理、绿色施工等方面的大数据应用,分别占22.09%、25.7%和21.29%,如图4所示。这意味着建筑施工企业对行业的大数据应用了解广泛,涉及到项目应用和企业应用等多个方面,对于造价信息、质量安全、诚信监管、成本管理等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大数据应用了解较为集中。
图3 建筑施工行业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大数据技术应用情况
图4 建筑施工企业对大数据应用的了解情况
建筑施工企业在不断了解大数据应用的同时,也进一步应用大数据技术将企业所有项目的生产情况全部纳入实时动态监控范围,对偏离目标的项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基于项目数据的有效集成,在企业层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保证多项目管理全过程可控与目标达成,提升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当然,无论对于行业政府监管与服务单位还是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大数据应用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目前仍存在多种问题。《报告》调查表明,目前建筑施工行业的大数据应用主要在技术、人才、理念三大层面存在问题。
从技术层面看,数据孤岛是目前大数据应用的一大问题,大数据应用的关键点是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筑施工行业数据来源众多、数据量大、形式各异,因此,需要构建真正高效、可靠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
从人才层面看,人才缺乏是当前建筑施工行业大数据应用的主要问题所在,相关人才的缺失使得大数据应用在建筑施工行业的推进速度慢。因此,培养、吸引人才是建筑施工行业进一步应用大数据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理念层面看,建筑施工行业的大数据应用仍在发展阶段,一些行业内的从业人员没有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对其价值认识不足;同时,部分行业监管与服务单位缺乏数据公开的动力。因此,需要不断明确建筑施工行业大数据的价值所在,进一步加大大数据应用的推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