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军地协同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新模式
2018-09-03张兆勇
张兆勇 何 云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以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为载体,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化平台,打破军工企业长期形成的封闭局面,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推进军民融合产业互动发展,探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军地协同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新模式,为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构筑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高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理论依据。
在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航天十院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提出了建立“军民融合型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利用实施国家批准“○六一基地调整改造工程”的契机,于200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它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军民融合型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园区依托航天十院的军工技术和人才、产业基础,按照“一园多点”的发展格局,在贵州省贵阳市和遵义市分别建立了贵阳园区和遵义园区。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军民融合型科技园区”的发展方式是正确的,有利于打破军工企业长期形成的封闭局面,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一方面助推了军工产业的发展,完整地保留了我国唯一的防空反导武器战略后方基地;另一方面以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使航天十院形成了一批在差异化细分市场领域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使企业走出了困境,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也起到了园区的集聚、辐射、孵化、示范和牵引作用。
军民融合型科技园区是我国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之后的一种新模式,也是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的重大探索与实践
整合创新要素,发展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园区是工业企业的集聚地,是产业集聚和发展的平台与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政策资源,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优化和整合区域内创新资源,提高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十几年来,航天十院以航天产品为基业,打造了一批具有军民两用技术、军转民技术特征的专业化特色企业。形成以4个国家级创新型企业、4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形成了以五大高端装备(即石油开采技术装备、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大功率液力变速器、超临界流体技术装备、智慧农业)、三大工业基础件(即核裂/聚变核级铸锻件、精密传动齿轮、精密紧固件)、三大高端光机电元器件(精密微特电机、特种化学电源、高端电连接器及继电器)为代表的军民融合式产业发展格局,发挥了中央企业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
园区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以面向规模需求的差异化战略为引导,以军民两用技术、军转民技术为支撑,使大部分企业在细分市场领域占据相对垄断的市场地位,并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截至2017年12月,航天十院已申请专利4623件,其中发明专利2407件;专利授权3087件,其中授权发明668件。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认定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为“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
搭建“双创”平台,推动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园区拥有“一园多点”的发展格局,横跨贵阳和遵义两大城市,引领和驱动了贵阳和遵义两个国家级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航天十院充分利用实施“○六一基地调整改造工程”搬迁后,分布在遵义市辖区内闲置老厂区的基础条件,建立了“遵义航天军转民中小企业创业园”,并针对创业园(各厂区)之间距离较远等特点,建立了7个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形成了以地方中小企业为核心服务对象的创新平台和创业平台。目前,已入驻地方中小企业80多家,初步形成了7个相对集中的中小企业集群,有力推动了军工企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既盘活了国有资产,又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从而成为了国家工信部“推动军工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发展”的两个试点地区之一(即贵州省和重庆市)。
构建服务体系,打通军民融合资源共享通道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创业企业和科技创新人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航天十院地处我国相对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省,发展工业存在“两头在外”(即资源在外、市场在外)、工业配套不完整、技术研发基础条件薄弱、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等先天不足。面对特殊的区域环境,以园区为载体,以“把人才孵化成技术,将技术孵化成产业”为宗旨,成功构建了以园区内企业及地方中小企业为核心服务对象的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
目前,围绕技术研发、试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军转民技术孵化四大平台建设,建立了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院士工作站、9个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个国家授权的试验检测机构、7个军转民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共享服务体系,从而打通军民融合资源共享通道,提升了区域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军工科研资源能力的“溢出效应”,为推进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融合优势资源,发挥对区域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
园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军工基地为主体的省级“军民融合型科技园区”,通过构建“军民结合创新—产业化平台”,实现了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和以军转民为优势的科技资源整合。
贵州省是我国军工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在贵阳、遵义、安顺等地聚集着航天(061基地)、航空(011基地)、电子(083基地)、兵器等军工企业集群,在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成后,贵州省先后与011基地、083基地联合共建了“黎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安顺“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电子元器件产业化基地”等军民融合的创新—产业化平台,起到了十分突出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为了抢抓贵州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契机,航天十院与贵阳市联合建立“贵州大数据安全产业园”。
构建产业平台,发挥对区域经济的牵引作用
以园区为基础平台,先后与遵义市政府、贵阳市政府共同建立了“国家火炬计划遵义航天军转民(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贵阳小河国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遵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军民结合类)示范基地”、“贵阳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军民结合类)示范基地”、“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性平台。同时,还牵头发起建立了“贵州省军民融合产业联盟”,这不仅丰富了区域创新资源,更为区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新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牵引作用。
军民融合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度融合不够、各自为战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军民融合中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亟需以国家意志贯彻破解
固有的军地割裂观念,制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
我国军工系统和地方政府长期存在着“自成体系、自我发展”的意识,片面强调局部利益,不自觉地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分割开来,没有完全跳出自我服务、自我保障、自我发展的误区。例如,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军工企业属央企,军品不缴税,与地方政府没有关系,缺乏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相协调的观念,而部分军工企业也认为自己是央企,不愿意地方政府插手,搞大而全、小而全。这些都制约了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合作,制约了双方的创新发展。要真正实现从“要我融合”转变为“我要融合”,必须消除利益固化对军民融合发展的阻碍和隔断。
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影响协同创新发展
战略规划布局事关军民融合成败。缺乏军民融合发展的顶层战略规划设计和统筹规划,地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规划布局军地衔接不够,资源、技术和人才双向共享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军民融合发展的协调管理机制,在总体目标、建设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还没有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互衔接,缺乏总体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有序推进。
缺乏军民融合发展抓手,难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生态
军民融合产业链是指相互关联的军民科技企业、公共机构等未能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地理位置的集中,形成一个“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具有完整价值链的有机体。各地方政府与企业在践行军民融合发展中,缺乏军民融合发展的抓手,难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生态。
缺乏军民技术双向转化机制,难以形成军民融合的良性互动
军民技术双向转移是我国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其主要障碍除了体制问题外,就是转化机制和信息壁垒等问题。由于缺乏转化机制,难以打破军民之间的体制堡垒,亟需从国家层面整合科研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在军民之间双向流动、相互转化,建立多种促进创新主体合作与互动的转移机制,促进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同时,军与民之间搭建军民互动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双方信息共享与沟通,也是军民技术双向转移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军民融合离不开国家主导,应发挥国防投资作用,为内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缩小内陆与沿海差距,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以国防科技工业布局为调控抓手,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以国防科技工业布局为主要调控抓手,可有效增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美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国防投资可大规模带动内陆,甚至不毛之地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西部和南部所谓“阳光地带”所得到的国防合同始终保持在40%以上,最高年份曾达到60.6%。由于公共财政投入加大,使资本密集度和人力资源密集度大为提高,促进了西部和南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直接催生了包括“硅谷”在内的高科技区域,为美国此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但发展中的区域不均衡问题已日趋严重,从国家层面引导产业聚集与转移,国防工业是最容易执行国家意志的产业,可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通过国防投资在内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可改变区域的竞争优势,对提升区域科技能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以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关键基础件配套中心为突破口,营造特定的产业生态系统
经过50多年的发展,航天十院形成了以精密微特电机、特种化学电源、精密运动与伺服控制、高端电子元器件及组件集成、精密传动齿轮及减速器、精密紧固件、特种合金材料及铸锻成型、纳米绝热保温材料、大功率液力变速器、信息系统集成等为代表的基础件产业,成为国防装备和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任务的重要配套基地,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未来发展中,要以此为依托,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将贵州建设成为国家军民融合关键基础件配套中心。通过联动区域发展,营造特定的产业生态系统,既能满足国家安全战略的迫切需求,又能发挥三线建设基础条件优势,形成以国防装备、重点型号任务、重大科技工程等国家需求为牵引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高地,带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力推动贵州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以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为契机,打造军民融合型产业集群高地
在我国军工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以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为契机,坚持“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人才共用、产业共育”的理念,以“军转民”和“民参军”为突破口,打造多个区域性军民融合示范园区,扶持、整合、迁移一批关联度高、发展空间大的企业,选择性支持一批“专、精、特、新”的优势配套民营企业,建立园区式集中发展模式。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手段,集中建设一批工业制造“网上店铺”,将示范园区打造成智能型、柔性敏捷的装备制造配套产业示范区,进一步辐射带动所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园区成为面向军工、服务地方的军民融合型产业集群高地,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作者分别为科工十院院长、科技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