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碗水端平”,还让碗里装满水
——真挚为民:梁家河的情怀

2018-09-03秦凯风

当代陕西 2018年14期
关键词:河村梁家村民

◎左 京 秦凯风(本刊记者)

抓碗碗、问题墙、夜评会,奋进的梁家河背后,是一个能够“把一碗水端平”而且“让碗里装满水”的党支部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梁家河的树林,贺世平早已带着村民在青少年科普园里,搭了一溜洋柿子架。巩保雄刚一接完电话,就拿起车钥匙,打算上山检查一下产业路修得咋样。申连庚的案头,摆满了昨晚“夜评会”收集到的群众意见……

他们,分别是梁家河村的小组长、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是新梁家河的生产者、建设者、引领者。

1个党支部,59名党员。他们让党的好政策进了户、上了炕,让服务群众的脚印进了田、入了园。2015年11月,老支书石春阳向继任者巩保雄交班时说:“必须端平一碗水,还要想办法让碗里装满水。”

民主

不管是在55岁的老党员常峰眼里,还是28岁的入党积极分子梁强看来,“抓碗碗”(又称抓纸蛋蛋,即抓阄),就是梁家河村民最大的民主权利。

“东西分不来,抓碗碗。抓不到大家只会怨自己手气不好,但指定给谁,就不公平。”

常峰信服这种传统、朴素却又极其公平的分配方式,不仅是因为他在村旅游公司的保安岗位,就是通过“抓碗碗”得到的,还因为当村民小组长时,他自己就曾主持通过这种方式分过地。而能让年轻的梁强认同老一辈的“土办法”,还得从那场激烈的自助餐厅承包权之争说起。

2016年8月13日,下午7点左右,村自助餐厅的小会议室里聚满了人。除过巩保雄、王保林等几名来监督的干部,其余全是来“抓碗碗”的村民。

一个多月前,梁强和他的小伙伴们就接到通知,想要承包自助餐厅的,公开报名、公平抓阄。这件事,马上吸引了村上30多人来报名竞争。

“那天,保琴、强强、海峰,都来抓,我是第三个。随便抓住个红蛋蛋,一看,有!我就喊。所有人都不相信,还在箱子里头摸,没有抓到,就叹着气说,走。”描述起当天的场景,梁强到现在还很激动。

这激动里,少不了能多赚钱的欢呼雀跃,更重要的,是他对村党支部干部民主管理、公平正派的认可和信任。

“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老支书石春阳从当年自己的前任村支部书记习近平那里学懂学透了这一点,但凡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无论大小,都必须坚持这个原则。

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石春阳之所以放心将村党支部的担子,交给巩保雄,最看重的,还是他做事厚道、公正。

梁家河村党员干部集体宣誓

“一碗水端平”这五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尤其是梁家河碗里的“水”越来越多,怎么分、分给谁,几乎是村党支部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

村里的环卫、售票、安保等岗位,甚至村里的农特产品销售摊位,都通过公平分配。但并村后,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常常困扰着村干部们。

“产业发展,不能落下一户人。”村党支部带着大伙,在舍和沟建蔬菜大棚,在木瓜山发展养猪棚,在梁家塔建起薰衣草庄园……加上继续做大红色旅游的原梁家河村,4个自然村实现了村村有产业,特色各不同。

群众跟着村集体干,入股、分红,大事小事摊开说,村务财务公开讲。村党支部把党员集中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产业发展起来。

民主公开,树起了梁家河党支部的威信。公道正派,党支部赢得了一片人心。“上班来是端端的,走的时候是端端的。”石春阳是这样,巩保雄也一样。

民心

“一个好支部,就是要敢于直面矛盾,善于化解问题,勇于创新担当。”2017年9月,申连庚一上任,头一件事,就是给梁家河修了一面“问题墙”。

这面墙看上去简单,列出问题清单、配上责任人、规定好整改落实时限。但细看,这里头道道可不少。首先,光问题来源,有群众提的、自己找的,还有上级点的。而只要被列到清单上,必须回复有声。

今年4月,梁家塔小组的3条产业路开始动工。从被贴到墙上,到铺在地上,只用了短短个把月。这是村民吕爱成提的,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去年路被水推烂,(果园)上粪只能用驴拉车、小三轮,不好走。路修好了,大车能直接上到园里拉果子,卖价高。”吕爱成说,这7公里半的山路,关系到23户群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服务群众,不一定做多大的事,修一条生产便道,解决个吃水问题,都是好事,都重要。”2017年,梁家河村党支部共查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6类17项问题,一一整改落实。

墙上的问题有限,墙下的服务无限。为了把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得更长,村党支部选了6户骨干党员家庭,成立党员中心户,联系53名党员,433户群众。

贺世平是木瓜山小组的党员中心户,他打交道最多的,是村里的贫困户刘凤英家。刘凤英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儿子是个聋哑人。贺世平是小组长,最了解她的情况和困难,每次给村里上报,都说得很仔细。

“这个茶几、那个床、4个小凳凳,还买了个椅椅,让我冬天晒太阳用。贫困户帮扶可不小,再过多少年也忘不了。”刘凤英说,她对扶贫干部这些年的帮扶,很是感激。尤其是那把椅子,暖到了她的心上。

村上的问题千头万绪,但“有困难,找书记”,在梁家河就是一剂定心丸。每天,巩保雄接到的电话里,多数都是在帮群众解决各种问题。

7月5日,村党支部办公室。巩保雄那头电话还没撂下,这头贺世军老人拄着拐杖,就和老伴上了门,“我找保雄,要破费钱。”

去年,因为邻里宅基地纠纷,巩保雄出面为贺世军两家调解过好几次。最终,村上给老人重新划了地,承诺了2000多块钱的补偿。这次来,就是为了要这笔补偿款。

“哎呀!不怕嘛,我给你解决嘛。去年那个事我都给你解决了,说话算数呢,你给我留一点时间。”巩保雄说。

“我们穷家薄业的,压住言气了。”贺世军的老伴一边哭诉,埋怨邻居,一边感激巩保雄,“我老汉一辈子没住过新窑,还没有粉刷就住了两晚。你说的,可相信哩。我不再来找你了,臊性(难为情)。”

贺世军老两口,和巩保雄交谈,亲的就像和自家的子侄拉话。

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梁家河村党支部砌起的“问题墙”,为群众遮风挡雨,解民忧、纾民困。

民力

7月5日18点15分,送走下午最后一批参观学员,梁家河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的21名党员,迅速组好方阵,面向党旗齐刷刷举起右拳。

重温入党誓词的画面,庄严而肃穆。这是新“两委”班子就位后,第一个主题党日活动。每月,不同的学习主题,一样的学习热忱。

“如何转变发展理念、做大做强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振奋脱贫攻坚信心?”光学习理论还嫌不够,村党支部每次党课后都要组织党员进行大讨论,碰撞指导实践的火花。

知青坝地、山地苹果园、村办醋厂。村小组里、产业链上、企业链上。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小组就设在哪里,“田园党课”就上到哪里,党建工作重点就在哪里。

2月9日晚上7点,梁家塔小组,党员常峰家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早前几个小时,他已经在喇叭上,把村党支部要来开“夜评会”的消息播放了好几遍。

“我们村是沟掌队(一条沟靠后的位置),村民思想落后,不懂技术,瞎务苹果。我建议,给派个果树指导员,指导修剪、施肥、打药。”面对来诚心拉话的村干部,67岁的村民惠光梅说。

26平方米的房子,涌了50多个人。党员群众,把炕头挤满,话儿拉长。村“第一书记”申连庚被包围着、感染着。

“支部要在政治上领航、经济上领富,必须要有个好的带头人。”当了多年乡镇党委书记的申连庚,最清楚一个好支部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9年前,梁家河人召回了自己的好后生、32岁的出租车司机巩保雄。他们希望,这个“能人”可以带着大家走向富裕。

起初对农村、农业不懂,老支书石春阳手把手教,几年间,巩保雄成了“三农通”,带着大伙搞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请来农技专家指导苹果修枝施肥,带头办起农家乐让村民看到致富希望,组建公司,带富全村人。

选出了一个好书记、配强了一个好班子、走出了一条好路子。今年换届,梁家河新任“两委”班子,平均年龄由上届的52岁降到48岁。其中,党支部委员王卫兵和王保林都是产业大户、带富能手。

“一个劳力养10个牛娃,一年赚4万多块钱,可消停(轻松)。”作为养牛大户,王卫兵帮村民找来致富的门路。

王保林则操持着公司的大家,让很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

今年33岁的党员冯磊,回村后成为旅游公司后勤负责人。他之前在县城开照相馆,生意一般。亲身经历了旅游公司的发展壮大,他认为,“来梁家河的人不仅要看历史,更看现在。后勤就是要做好服务,让来的人舒服,从而把梁家河好的一面展示给更多的人。服务的本身也是产业,能给村民带来挣钱的机会。”

梁强和石磊都是“90后”入党积极分子,是入党的“竞争对手”,是回村上工作最年轻的一代。

梁强没上大学,之前在煤矿打工,看到来村上的人多了,就回村开了农家乐,做得风生水起;石磊大学毕业回了村,从旅游公司办公室到村委会工作,今年当选为村委会委员。

不同的学历,但追求相同。以梁强和石磊为代表的梁家河年轻人看到了村子的发展,找到了定位,在已经发展着的产业链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梁家河的力量不断聚集着。

猜你喜欢

河村梁家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探求梁家河蕴含的大学问树立正确的价值坐标
从梁家河大学问汲取力量——全省《梁家河》热再升温
名古屋市长再次拒绝道歉
名古屋市长欲访中国大使馆被拒
名古屋市长再就大屠杀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