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大跃进”时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

2018-09-01张会丽杨海伟

关键词:大跃进分院中国科学院

张会丽, 杨海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 人文学院,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是中国科学院历史上的一个大区分院,主体为今天的兰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经历以下阶段:西北分院筹建(1954—1958,西安、兰州);兰州分院(1958—1962,兰州);西北分院(1962—1970,西安);西北分院被撤销(1970—1978);恢复后的兰州分院(1978—1998,兰州)。和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经历以下阶段: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1953—1957);西安办事处(1957—1958);陕西分院(1958—1962);西北分院(1962—1970);西北分院留守组(1971—1978);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1978至今)。。1954年7月16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在西安成立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1956年4月,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委会迁至兰州,同时在西安设办事处,次年改为中国科学院西安办事处。1958年4月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成立。1962年4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撤销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以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兰州分院为基础成立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1962年12月,西北分院由兰州又迁至西安,1970年撤销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这一大区分院。

以往有关兰州分院的学术成果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四十年 1954—1994》《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五十年(1954—2004)》《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60 年系列丛书——简史汇编 1954—2014》《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60 年系列丛书——获奖成果要览 1954—2013》等本单位编的纪念性质的图书。但是这几本书内容重合度高,大多来源于本单位的历史沿革,但叙述过于粗略,忽略了很多诸如筹建初期和大跃进时期的历史史实。

在西北分院工作过的领导以回忆性质的文章著作涉及到西北分院的有董杰、毛乾康等人。董杰在《筹建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的回忆》中对于其参与工作的始末做了一定篇幅的叙述,是研究西北分院的重要材料。但是因为个人参与活动的回忆录难免受到个人视角、立场、思维层次的影响,其对国家在不同时期对西北分院的不同的战略要求,对西北分院相关研究所的筹建细节和不同时期西北分院的发展状态的认知有很多遗漏。毛乾康撰写有未公开发表的《西安分院简史》。这篇文章和西安分院官方发布的历史沿革有一定的重合,有些内容因限于年龄、身体状况、记忆模糊等个人因素,撰写的比较简略,同样因为个人的视角问题,错过了发展历程中许多重要的转折期的描写。

西北分院作为中国科学院在西北的一块聚集度很高的大型科研基地,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科学院的战略大后方。在“大跃进”过程中,受当时科学事业“大跃进”的影响,陕西分院和兰州分院筹建研究机构(大跃进前西北分院取消)。但两地因为本身的条件不同,发展状况也不同。本文即是以此为研究背景探讨在科学“大跃进”时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和省分院的发展史。

一、 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的筹建背景

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建立。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之初,一些有声望的学者提议在西北地区建立科学院的分部,现在有据可查的就有黄文弼[1]、虞宏正、张伯声[2]等人,但这次提议无果而终。原因在于中国科学院早期在全国若干地区建立分院或办事处都是基于当地现有的科教力量集中的优势,而西北地区此时的社会经济和科教条件都较落后。1950年,朝鲜半岛局势恶化,国家建设布局和战略考虑急需做出调整。朝鲜战争结束后,西北分院的筹建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此次提议能够成功,首先是和西北局出身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关注与扶持分不开。习仲勋、张稼夫*1953年,习仲勋时任中宣部部长兼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张稼夫时任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兼科学院副院长。等西北地区出身的领导干部此时已在中央任职,他们从全局领导全国的科教工作,曾经在西北地区工作的经验也让他们更了解该地区的战略地位。1953年,甘肃省委书记张德生向中央建议在兰州设立中国科学院分院并得到中央批准。为便于得到西北区大区领导的支持和资源协调,筹委会设在西安,待兰州方面筹备工作有一定成绩后迁往兰州,西安方面不做重点建设布局。

其次,执政党优化全国科研网布局也为西北分院的筹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关于全国科研网布局要侧重西北内陆这一问题的战略决策,在分院筹委会成立之前,多位决策者的发言和文件中都有提及,最有分量的论述当属筹委会成立次年(1955年)的学部成立大会上郭沫若和张稼夫的讲话。郭沫若在会议报告中指出:“研究机构的地区分布方面还存在着很不合理的现象。我们的研究机构偏于沿海地区,并且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里面,好些单位是与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不相配合的。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也必须加以改变。我们准备积极地在内地建立研究机构,使研究机构接近生产基地,促使内地科学文化事业得以很好的发展。从国防观点来考虑是尤其应该这样的。”[3]同一会议上张稼夫也谈了自己的看法:“目前中国科学院的四十一个研究机构集中地分布在沿海的几个大城市中,而在京汉路以西的广大地区中只有一个新建的研究所——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和几个小的工作站。这种情况是和国家建设需要不相适应的,也和科学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4]1956年,西北分院筹建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一五”计划中,中央政府对边防安全的考虑和西北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是西北分院得以筹建的推动力。建国初期,全国仅有的5个天然原油加工厂3个位于西北地区,并且随后又在西北各地发现油田。“一五”计划的核心内容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西北因为深处内陆、临近苏联、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一五”计划中受益颇多,其中西北区项目数33个,占全国六个大区*六个大区为东北区、西北区、华北区、中南区、西南区、华东区。的22%。这些项目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点。甘肃接受的援建项目主要以石化产业为主,其中兰州炼油厂的全部设备都由苏联设计和提供,基本上代表了苏联炼油工业的技术水平,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石油炼制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石油工业的发展赋予了西北地区特殊的使命,但是技术力量的短板却制约着石油产业的发展。因此,国家迫切需要在西北地区建设石油研究机构、培养科研人才。1954年,中国科学院第25次院务常务会议上正式决定在兰州筹备设立工业化学研究所*兰州工业化学研究所即今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1958年成立),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1954年成立)的院所中心之一,是大区制下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1962—1970)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定的筹备办法是将大连石油所的天然石油及长春应用化学所的人造橡胶部分迁往兰州,科研人员以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化学3个研究方向为主。

不仅西北分院的迅速筹建与国家的政治需要有关,其后续的发展也受到了政治局势的影响。“一五”计划时期,西北基于当地的矿产与国防上的优势受到了西北出身的高层领导的重视,初步奠定了学科基础。60年代开始,中国要同时应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双重夹击,建设战略大后方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可以说,1956—1966年是西北分院发展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十年。而在1958—1960年的科学“大跃进”时期,西北分院更是在时代的洪流中展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二、 科学“大跃进”时的西北地区各分院

(一)各省成立分院

1955年底,在颁布了工农业的远景规划之后,国务院委托以中国科学院为主,会同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制定远景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规划》)。这项规划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中央各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和地方研究机构四方面组成的统一的科学研究工作系统,最终确立了以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和需求来制定总路线为特征的中国当代科技体制。西北分院的发展正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点,1956年之后西北分院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

随着工业、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完成及“一五”计划的全面展开,盲目乐观的建设思想在全国蔓延开来。1958年3月,在中共中央成都会议上继续批判“反冒进”,并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针对科研领域,在这次会上通过了《关于在各省、自治区和专区建立科学研究机构和地质考察队的意见》,这份建议开启了科研领域“大跃进”的风潮。科学“大跃进”的口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破除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科学难学的迷信,大办群众科学;要积极践行“科学与生产相结合”的理论,将科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生产需要;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强调群众的力量。社会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全民学理论”尤其是马哲理论和毛泽东著作;自然科学领域,“全民办科学”“科研中群众路线”“人人皆是科学家”等口号风靡一时[5]。更有像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文科学校,利用一切条件大办工厂,积极响应1958年教育革命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中国科学院系统内部也积极发文阐述科学“大跃进”在个研究领域中的进程,“向党交心”,院长郭沫若、副院长张劲夫、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副所长李明哲、语言研究所代理所长吕叔湘等*见以下参考文献:郭沫若.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大跃进[J].科学通报,1958(7);张劲夫.科学工作的大跃进需要向前推进一步[J].科学通报,1959(1);李明哲.党是如何领导科学大跃进的[J].科学通报,1958(18);吕叔湘.科学工作也可以大跃进[J].科学通报,1959(17)。均支持在科学研究领域实现“大跃进”。自此开始,各地区根据中央“总路线”的这一精神,纷纷自行或商请中国科学院在各地建立分院。截止1960年底,仅限名义上隶属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省、自治区分院,全国就建立了26个。

1958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西安办事处的基础上,批准建立陕西分院;同年7月,兰州分院在西北分院的基础上成立。随后宁夏、青海也都成立分院。当时的西北地区除了甘肃之外,其他三个省份科研力量十分薄弱,是不具备成立分院的实力的。但是“大跃进”运动在各行各业都已经展开,各种放“卫星”式的活动一拨接着一拨。刚刚爆发不久的“反右”运动使得知识分子在政治高压下集体失语,地方政府在科学“大跃进”运动中更关注的是政治热情而非科学价值,因此就有了全国纷纷兴建科学院分院的“盛举”。

(二)陕西分院的筹建与发展

1958年4月底,陕西分院经中国科学院讨论并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批准成立,随后进入了快速膨胀的发展阶段。据统计,至1962年撤销陕西分院时受其管理的就有8家中国科学院直属机构和30家省属机构[6]。在陕西分院建院之前,当地只有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和考古室、代管的西安地震台、卫星观测站和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这些机构均为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建院之前位于西安的科研机构,后成为陕西分院的重点扶持研究所。。陕西分院建院筹备时,多利用了位于西安高校的科研力量[7],它的建立可以说是举全省之力而为之,单单一个省院筹委会就汇集了全省高教力量的骨干。事实上高校作为“五路科学大军”中最重要的一支,在“大跃进”过程中为了“不落后”,也遵照“有分有合,互助互利,共同跃进”的原则,很愿意同科学院、农科院及产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建设研究机构。

实际上,自西北分院筹委会筹备处开始,西北分院的筹备就和当地高校保持着较为紧密的关系。除了筹备委员中很多人员来源于当地高校外,这些人员在西北分院筹委会时期也大力地支持了当地高校的许多科研活动,对一些高校的部分科研活动直接给予了经费的帮助。

20世纪50年代中期,陕西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大发展阶段。除原有的西北大学、西北农学院外,从1954年到1965年短短12年间,相继建立、迁入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解放军通讯兵学院等14所高等院校,一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重镇。正是这些高等院校构成了陕西分院大跨步扩张的基础。陕西分院全盛时期兴建的38所研究机构有24所直接建于大学校内。中国科学院虽然提供物资支持,但是在人员上仍然是严重依赖高校。例如时任陕西分院副院长的彭康回忆到“产、学、研”相结合筹建研究所的做法在当时是比较普遍的。

(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建院资金由中国科学院出,研究人员、干部由陕西出。……记得在一次院务会上,彭康同志提出两条建议:一是要陕西省委决定从西安交大、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院校抽调三百名优秀大学生,作为建立分院各研究所的基础力量;二是研究所(室)可先建在各有关大学中,要求各大学派有名望的教授专家任所长。该方案一经通过,彭康同志就在西安交大率先落实。金属所、机械动力研究所很快在交大成立并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周惠久、陈学俊分别任所长。这样,借助当时西安各大专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条件,分院年轻的研究所很快开展了研究工作。郭沫若院长于1959年秋到西安视察时,充分肯定了这一院校合作办所的方法。在抽调大学生的工作中,西安交大首先为分院调了近百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也相继调来了近二百名大学生。他们很快成为新生的陕西分院各研究所年轻的技术力量。[8]

以上表明陕西分院的主要人员来源于高校教育力量。所抽调的优秀大学生成为中国科学院陕西省分院辅助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为成立分院打好了基础,但这些没有实际科研经验的学生是不可能扛起陕西省分院这面大旗的。高级研究人员才是一个科研单位最重要的灵魂和科研的核心动力,“大干快上”的精神是不适应于科研领域的,而且陕西分院大量借用高校师资来办研究所也给后来摩擦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三)共建研究所中的话语权

陕西分院下属的生物土壤所、化学所、半导体所等单位因为中国科学院和地方高校支持力度较大,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其它研究所如历史所、地理所、考古所等的实力都十分有限[9]。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与高等院校合办这些研究所,它们合作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学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合作进行的科研项目;二是学校单独承担研究项目,由研究机构提供必需的材料。至于前一种情况的具体作法是:第一,在领导方面,由学校、分院共同领导,各个研究所的所长由学校或系的党、政负责人来兼任,由分院派专职副所长,他们根据分院的要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安排研究所的工作。第二,在经费与设备使用方面本着“共同使用,有分有合”的原则,由分院供给一定的经费,分拨给这些研究所,连同这些研究所所在的高等院校原有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共同满足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需要。第三,在研究人员方面,有兼职的,也有专职的,专职人员是高等院校从应届毕业生中抽调出来的,他们同时也兼任学校的教师。第四,在研究任务方面,是双方兼顾的原则。研究项目是根据分院提出的要求,照顾到学校专业教学的特点和需要,共同确定下来的[10]。后一种形式较少,但是双方也在此资料供应与成果命名上多次出现冲突。

在研究所内,分院提供的大学生、大专生、中专生没有科研经验,只是充当高校老师们的助手与学生的角色,这既导致了在科研成果划分上两家相互纠缠,也使得科学院分院作为纯粹的科研机构丧失了科研活动中的话语权,完全沦为了高校科研活动后勤服务的角色。再者,因为双方合建且陕西分院一时无法提供场地,实际上大多数是寄身在大学校内的,陕西分院下属的研究所所长多由西安高校校领导兼任(见下表),加上双方在器材使用、科研成果归属、经费使用、内部研究人员政治立场等诸多矛盾,都导致了这些研究所后来的快速覆灭。

1960年陕西分院下属研究所主要负责人统计表(部分)*此表根据中国科学院办公厅档案整理,内容为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致中国科学院党组的函(附件:中国科学院西安原子能研究所等九个研究机构的编制、经费及负责人员名单一份):1958-9-26,档号1960-10-002-04。

②这些研究所是1960年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的下属研究所,只是从归属上讲属于中国科学院建制。

“大跃进”期间,陕西分院属于地方建制,但是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大部分人员的编制、物资供应、基建等方面的支出。陕西分院还接管了由中国科学院设立在陕的两个研究所,等于是省院和分院合在一起,并且这种情况持续至今。但甘肃省在“大跃进”过程中却没有建立省分院,而是直接将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在兰设立的研究机构重新命名兰州分院,“文革”后重新设立甘肃省科学院,甘肃的省院与分院是分开的,而陕西省科学院与西安分院却形成了现在这种“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现象。

(四)兰州分院

当时全国兴建的20多所省级分院,命名问题比较混乱。“大跃进”时期,大多数分院基本上都是以XX省分院命名,但是也有像兰州分院这样以城市命名的情况。中国科学院在统一分院命名问题时,曾有一个与兰州分院有关的插曲。

一九五八年,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郁文曾打电话征求我(董杰)的意见,西北分院是否改名甘肃分院。我依据当时的形势和甘肃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向郁文建议,请院领导考虑:凡老分院都改名为所在城市名称的分院(当时,武汉有武汉分院,广州有广州分院,上海有上海办事处)。以后郁文来电话说院党委同意我的建议。[11]

1958年之前,经过几年的筹建,兰州分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此期间新建的分院大多是一些徒有虚名的省分院。尊重原有命名也是对于其科研实力的一种肯定,故兰州分院仍旧以城市命名。

“大跃进”开始后,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结合当时的形势在《关于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在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期内建立几个小型研究机构的意见》中指出,在兰州地区筹建新的科研机构主要有四种途径:(1)从其他地区迁至新设地区。(2)从大的研究所分裂出一部分力量,或在大研究所进行培训,按预定时间分裂出新的机构。(3)基于综合考察队留下种子,建立新的机构。(4)由当地吸收兼任力量,同时培养青年科学力量(送国内外学习),请国内外专家短期去内地指导建所[12]。结合此前的筹建经验,西北分院决定采用后三种方法,成立的四个研究所,分别是:动力综合研究组、林业土壤研究组、化学研究室、土木建筑研究分所。其中,动力综合研究组以太阳能、风力、小型水能利用为主,主要是吸取当时已经开展太阳能和风力利用研究的几个中学教师,并打算配以适当数量的大学生和应用物理研究所少量的研究人员组成。林业土壤研究组以固沙造林为中心开展研究工作,由甘、青考察队固沙造林组遗留的部分力量,并将分院相关专业的人员结合起来,配以适量大学生组成。化学研究室与兰州大学合作,分配的大学生由两单位联合培养,由兰州大学兼职领导。1958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兰州分院正式成立。

到1959底,兰州分院已经建成包括大连石油所兰州分所、地球物理所兰州分所、西北地质研究室、物理研究室、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化学研究室、地理研究室、技术物理研究所、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613工程处和科学仪器厂、西北分院图书馆、甘肃科学技术大学13个单位。不过,相比陕西分院和高校合作共建分院的措施,兰州分院因为本身高校较少,加上科研任务既重又急,因此只能依赖自身的力量发展。再加上科学院原计划就是大力支持兰州地区科学事业的发展,建设有大型专业化的科研基地。其原定设立的研究所就有7个,因而不必借助于外力也能较为顺利的完成“大跃进”的任务。

三、 科学“大跃进”对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的影响及反思

从大发展到大规模机构精简,中国科学院分院的发展史也深深打上了国家政策调整的烙印。“大跃进”尚未结束,1960年就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困难时期。因此集中调整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任务。中国科学院遵照中央关于压缩城市人口、支援农村劳动力的指示,也开始压缩规模,下放人员。1960年9月,科学院制定的第一份精简方案《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各单位精简的初步方案和外地直属分院、直属研究机构的精简、调整和全国布局问题的一些意见》出台。这次精简会议决定将一大批分院和直属研究所下放地方,同时决定在西南、西北地区建立第二线的科学研究基地[13]。

“大跃进”造成国家各行业损失惨重,为了统筹资源,1961年大区制恢复,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的科研网旋即进行了相应的调整。1961年7月11日,经过科学院的提议,聂荣臻和国家科委下达指示,本着精简的精神,考虑准备恢复大区分院,不必各省都有分院。他还主张从实际出发,放弃建设各省、市、自治区科研网的想法,至于大区的科学技术体系也要研究决定。各地建设的没有科研能力的研究机构在辖区内统一调整合并[14]。结合西北地区的当时形势,1962年4月中国科学院与西北局商定:撤销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分院,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和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为基础,成立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恢复后的西北分院院机关决定迁往西安,在兰州设立公共事务办事处。

实际上,地方上的精简活动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1960年,西北方面就开始了精简工作,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为例。截止该年9月,兰州分院的人员数量已达3900人,机构发展16个。其中有10个中国科学院直属机构和6个省属研究机构。但由于形势所迫,根据“精简机构,调整力量”的精神,兰州分院将这些机构精简整合了一半。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也于1960年10月之后将“着手进行石油分所、技术物理所、化学室、煤炭综合利用研究所四个单位的合并工作”,并规定“在机构合并后,除须精简一些次要项目以集中力量抓国防尖端和支援农业研究工作外,对各单位确具有较高水平和已形成特色的研究工作,仍将保留,并使之继续巩固提高”[15]。

1962年,根据中央和西北局的有关指示,兰州分院再次进行了精简调整。这次精简工作要求以1960年最高职工人数为基数,精简百分之五。据此,分院提出了人员编制方案和各单位精简任务。与此同时,甘肃省政府向国家计委提出并申报了兰州分院系统的人员编制计划[11]。调整精简的原则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的研究所才予以保留:(1)至少有一个相当于助理研究员以上的研究骨干和一批专业对口又适合做研究工作的干部;(2)有一定的实验设备和房屋;(3)方向比较明确,经过精简和加强,目前就能开展研究工作[16]。经过进一步精简,截止到1962年5月底,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合并撤销了12个机构,精简了2261人(1960年底为19个机构3946人),“现有人员1685人,拟进一步再精减(简)164人,精减(简)后我院在甘肃的单位共保留编制人员1521人(省民族所占用的25个人未包括在内),总计三年来我院在甘肃的单位共精减(简)2425人,占原有人员3946人的百分之六十一”[17]。因此,中国科学院党组向国家经委党组请批中国科学院在甘肃地区的单位仍保留西北局批准的1521人的编制指标不变更,否则,如果再精简人员,维持当时的研究都成困难。

在陕西地区,经过几次精简工作,则只保留下来了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精密机械加工研究所、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西安植物园(后下放给陕西省科学院)、西安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北化学所5个单位。为了形成拳头专业,加强了对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农业生物土壤水土流失保护、李振声远缘杂交研究和西安精密机械加工研究所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1960—1962年,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把利用科学知识战胜饥荒提上了议事日程。1963年4月,根据中国科学院颁发的《关于大区分院十年(1963—1972)事业发展规划的若干意见》,还提出了根据国防科技发展的统一部署,积极进行新技术方面的研究。但随着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的持续恶化,中央立即调整了工作方针,中国科学院也马上调整了方向,改为“支援三线建设,支持国防军工,调整科研布局”。陕西分院的急剧膨胀又快速精简的发展路径正是那个“政治挂帅”年代的一个典型代表。据统计,1958—1960年国家在科研上的投入分别为11.24亿、19.15亿、33.81亿,相较于1957年增幅分别达到115%、70%、77%[16]110。中央政府在完成了“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后将重点转向了科研领域,彰显了全面推进新中国建设的政治进取心,但是财力配置到位并不见得就能塑造出真正的科研实力。之所以会出现科学“大跃进”这种状况,笔者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的科学决策机制高度行政化。因为特殊的政治环境,在经历过“反右”运动之后,科研工作者的知识权威受到打压,当时的科学家大都缺乏真正参与科学决策的机会。许多科学机构设置的真正决策权不在拥有专业知识的科学家手中。比如,在科学“大跃进”运动中,一拥而上的陕西分院、兰州分院等。按照正常的科学发展规律,鉴于当地的科研实力和研究对象,这些省院下设的绝大多数研究所并不会设立。但正是因为“大跃进”运动袭来后,在“外行领导内行”的政治号召下,才使得这些经不起推敲的研究机构能够堂而皇之的以科学“大跃进”的口号兴起。

其次,中国科学院在“大跃进”运动中受到“裹挟”,在某些层面上丧失了制定全国科研网布局的能力。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为国家向科学进军的火车头,更在《十二年远景规划》的编制中发挥了制定全国科技规划的作用。但“大跃进”运动袭来,全国各地纷纷成立科学院分院。尽管在运动早期,还有若干地区成立省分院会报请科学院商议,但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各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凭空成立许多“中国科学院XX分院”,这些分院并未获得科学院的审批,只是打着科学院的旗号而已,而中国科学院在这次运动中却只能放任这种行为。除此之外,另一个层面上,“裹挟”的意义还在于,整个中国的科教领域都受到这次运动的推动。受到“反右运动扩大化”冲击的知识分子大多集中在高教科研领域,“大跃进”在工农业领域急剧兴起、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科研领域在这种被动的局面下必须做出必要的回应才能减少政治运动的再次冲击。

四、 结语

总体来说,西北分院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该地区之于全国的战略定位重要性的不断加强。西北分院的每一次发展机会都是基于国家政治形势的驱动,从全局上看,西北分院主要是充当中国科学院战略基地的作用。国家在落后地区建设科研机构如果能够适应大形势下的政治经济发展,便能够获得超越东部发达省市的发展机会。西北分院也起到了支持西部区域开发的作用,部分学科的设置是国家整体科研工程的安排而设置的。中国科学院在“文革”十年中备受冲击,知识无用论横行,西北分院在1970年7月被撤销,其所属研究所并入陕西省科技局。“文革”结束后,西北分院以兰州分院和西安分院的形式得到恢复,并为西北乃至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继续力量。

猜你喜欢

大跃进分院中国科学院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方定的长寿经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探秘霍格沃兹分院式
来听,分院帽之歌
“大跃进”运动与中国卷烟生产和消费的常态化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
《中国科学院院刊》创刊30周年
药品审批困局:从“大跃进”到“大塞车”
大型公立医院联办分院药剂科管理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