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探究

2018-08-31司文选蒲文娟

新西部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信息建设

司文选 蒲文娟

伴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全媒体”概念不断明晰。媒介的全面发展和全新变革必然带来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革新。在全媒体视域下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探讨和分析,有助于把握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规律,提升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

全媒体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一)传播形态融合,场域包围

全媒体是媒介形式、内容及技术平台的集大成者,是由不同传播力、不同影响力、不同介质之间的媒体融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多种传播形态的融合,形成了巨大的信息传播场域,将世界编制成一张巨大的信息网。全媒体时代场域的融合性,扩大了信息的覆盖面,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媒体间信息传播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了资源的可控性与可信度。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党支部作为党在教育系统基层的战斗堡垒,就是要结合时代特征,在全媒体背景下采取丰富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手段,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递快捷、互动直接的信息量,全程、全员、全面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传播模式整合,打破壁垒

全媒体实现了不同媒介质、不同信息内容、不同传播渠道的融合,打破了彼此的壁垒,使得信息传播不受时空限制,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影响力;媒体资源的新旧互补,有利于正确把握和应用不同媒体间的特点与优势,扬长避短,建立起信息传播的互补合作全新模式。将全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强调教育信息与教育资源的统一发布,强调信息资源内容与精神的实质统一性,既可以摆脱单一教育媒介的束缚,多途径、多形式、多阵地、多视角增强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影响力,又可以打通纵向体系架构,弥补报纸、广播、微博、公众号等互相独立、单向沟通不足的劣势,提高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号召力,还可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整合融合,注重各媒体间的优势互补,实现立体多维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格局构建,增强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感染力。通过系统性有序性的全媒体传播模式构建,归纳整理各类媒介的碎片化信息,有效统一全媒体的内容设置、全媒体信息共享的开放性与信息传播的交互性等途径,可以增强全媒体应用于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实效力。

(三)传播元素互动,关注个性

“用户思维”即以用户为中心,这是全媒体时代的核心思维。全媒体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和改进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效力增長点。全媒体视域下有效开展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一要打破传统,转变单一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传统教育思维,坚持搞活,要用真理感召人、真情感动人、真事感染人;二要关注个性,把党的意志主张同广大高校党支部成员的个性特点和需求结合起来,及时收集整理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捕捉流行热词与群体语言文化,及时掌握大学生群体的现实需求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要促进高校党支部建设传播元素之间的互动,从单向的“点”对“面”传播教育到“所有人”传播教育,实现学生、媒介平台、教师等传播元素之间的充分互动。这种把系统性与对象性统一起来、把整体性与层次性结合起来的交流方式,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沟通, “这样才能形成心与心的良性互动”。①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体现党员入党后的教育活动“缺位”

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名党员势必要经过申请入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等过程的培养与考察,而且每个培养阶段都有固定的考察程序和内容,以此来对申请入党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进行教育和影响,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而当预备党员转正以后,跟进的教育活动存在“缺位”现象。广大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与冲击,青年学生党员又身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的全媒体时代,“入党前严把质量关、入党后教育常态化”就显得尤为重要。②特别是对已发展党员,要从严规范组织生活、抓好“三会一课”、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借助新媒体力量,开辟一种全新的、持续性的党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党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彰显时效性网络教育平台“失位”

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口耳相传、纸质媒体亦或是广播电视。各种新兴媒体与自媒体的广泛使用,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多地依赖于网络媒体。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7.02亿,其中18-29岁年龄段的网民所占的比例为31.8%。信息即时性、海量性、沟通互动性、内容创新性、形式新颖性等的特点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容易为青年学生所接受。由此,在全媒体这一大背景之下,依托网络教育平台,创新高校党支部建设活动,使其成为宣传党的主张、团结广大青年学生、提升自身组织力、发挥政治功能的坚强堡垒。然而目前,各式各样的高校学生党支部教育宣传平台虽然已经建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教育平台大都存在受关注度不高、吸引力不强、宣传效果欠佳、实效性不足等问题,没有发挥平台应有的宣传教育效果和价值。而且,现有的学生党支部教育宣传平台更多地侧重于党支部服务功能的发挥,而对于党支部基本的政治功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引领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展示创新性教育活动“离位”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组织在高校的基本单元,是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其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不仅仅需要开展持续性的党员教育活动,更加需要在党员教育活动上挖掘创新,以创新求发展,通过不断创新,取得良好的党员教育效果。然而,一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活动存在主动性不够、创新不足的“离位”现象,体现在:在教育内容上,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党员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不能切实解决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感情、心理等现实问题,不能做到“以生为本”,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活动内容;在活动形式上,不能结合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成才规律,不考虑时代特征,总想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缺乏新颖性和创新性,难以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和教育效果。

在全媒体时代,随着各种新媒体和自媒体的盛行,学生利用网络已基本实现了吃、穿、学、娱、行等一切社会交往和生活所需,高校学生党支部如何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新时代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机遇

(一)提供高效便捷的工作载体

伴随着各种新兴信息传播渠道的出现,微信、微博以及互联网相关技术也被应用在党建领域,既更新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方式,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还突破了时空局限,拓展了党支部工作的时空场域。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高校党支部能更加充分地对党员进行沟通交流,实施持续性的党员教育活动,实现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工作载体的创新,使学生党员感受到党支部活动的与时俱进,对于相应的教育管理活动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对党组织的认同度更高。

(二)提供高效宽广的教育平台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共享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有助于开展多样的党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整合与梳理,可以产生出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微信推文、微党课等,通过全媒体时代提供的多样化教育平台,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可以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隐形”党员教育。同时,网络教育平台是一个双向的教育机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沟通互动,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完善与教育效果的提升。由此可见,全媒体时代为学生党支部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构筑了新的教育平台,摆脱了教育的单项维度,打破了时空限制,提升了党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三)提供了引领示范的教育契机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③每一名党员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武装与塑造,也离不开先进事迹与模范的熏陶与引领。高校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升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储备,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众中的模范带头及先锋作用,充分进行榜样教育。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是实现上述任务良好的教育契机。一方面,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化以及信息交流与传播的范围扩大,在给党支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吸引和团结青年学生,发挥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抓住新媒体的交互性特性,为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群众搭建交流的平台,营造开放多元的学习氛围,便于党组织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完善自身的活动,提高先进模范党員的宣传效果和质量。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探究

媒介化政治传播已经在当今的公共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公共政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④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也不例外。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全媒体环境的信息传播规律,提升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际效力。

(一) 利用新技术,创新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手段

技术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技术的不断革新始终推动着媒介和信息传播的发展,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跃。伴随媒介形态的不断分化、信息产品形态的不断丰富,在信息的生产与传播领域,媒体的构成逐渐复杂,技术难度逐渐加大,专业化程度要求逐渐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借助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新技术,整合联通多媒体、多平台、多终端传播的技术系统,推进媒介融合,创新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手段,展开全新的党支部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对党支部建设内容的生产、传播、内化、外行等传统形式进行革新或再造,实现文字、音频、视频和在线互动等形式的互联互通和统一管理。“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新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⑤我们可以从师生两个方面出发,提高其利用新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创新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手段。

一是提高学生党支部管理教师的全媒体应用水平,推进高水平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全媒体时代学生党支部管理教师的专业运营人才培养,围绕“网络信息采集能力、网络宣传教育能力、网络学习组织能力、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网络安全监管能力”,⑥系统开展培训。他们既是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的策划者、组织者,同样也是相关工作开展的调节者和实施者,要始终牢牢坚守高素质信息“把关人”的角色设定,严格自身在全媒体认识观念、知识结构、信息素养和媒介应用技能的掌握要求,提高其在全媒体视域下党支部建设的信息收集、分析、报送和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抢占网络党支部教育与建设工作的主阵地。

二是培养意见领袖的全媒体应用能力,增强参与发声的效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推进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⑦

全媒体时代,每个人不仅是信息传播者,同时还是事件评论员,我们要培养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方向正确、技术业务精通、情感走向新潮的意见领袖队伍,特别是在基层党支部学员中培养一批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网络评论员、安全员,以其“平民化”的身份形式、专业化的知识水平、个性化的意见表达、政治化的思想立场和深刻化的见解分析,引导学生迅速抓住事件、信息的本质,影响他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加快传播速度并扩大正面影响。

(二)抢占新阵地,创新党支部党员教育的方法

信息阵地是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前党支部宣传媒体还相对分散和独立,各媒体之间融合度不够,系统联动的效果相对不强,所以当前全媒体背景下进行党支部建设,抢占媒体新阵地、联通各媒体阵地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要弘扬主旋律。全媒体时代在延伸信息传播空间、丰富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信息内容失规失范、信息舆论政治性危机等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在全媒体背景下,始终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牢牢把握党性原则,坚持基本原则不动摇,不断为国家培养思想过硬、政治合格的栋梁之才就显得尤为重要。⑧

二是要掌握话语权。要牢牢把握党支部建设与教育舆论的主导权,“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⑨严厉打击污名化的错误报道与分裂化的不实报道,坚定在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团结学生、凝心聚力、澄清事实、铿锵言语,在鱼龙混杂的全媒体环境中传播正能量,激发广大学生群体为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的奋斗热情。需要注意的是,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党支部党员教育工作话语权的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提高,更多地依靠吸引信任、政策感召、情感认同等方式使得广大学生群体真正地接受党的意志、政策、主张,发自内心地拥护和捍卫党的领导地位,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

三是要张扬主体性。“媒介内容的最后取舍权属于受众。任何信息的发布必须从满足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⑩因此,我们在弘扬主旋律、掌握话语权的同时更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契合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现象,把党员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活动中,迎合受众需求、提供特色服务,鼓励大学生个体自主选择、判断,独立思考、践行,张扬主体性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党支部的功能作用更多的发挥在教育目标方向设定、教育活动动力激励、教育影响心理辅导中,更多彰显在问题研究、兴趣探讨、答疑解惑、价值引领中,提高全媒体应用高校党支部党员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将分散独立的个体吸纳到整个教育群体中来,增进理性认同,凝聚思想共识。

(三)打造新平台,创新党支部服务群众的模式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高校学生党支部要与广大青年學生保持内在联系,积极拓展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打造服务学生的全新平台,提升党支部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一是开辟数字化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要积极培养高校党支部相关人员的全媒体思维,善于利用新平台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群众服务模式。通过数字化功能的开辟,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借助全媒体背景把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第一时间传达下来,加快数字化服务普及率,提高数字化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使学生群体在全媒体时代能够更多地体会到信息普及带来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群体的思想动向,他们在想些什么、在干些什么,党支部能为他们服务些什么,能帮助他们做些什么?主动出击丰富党支部服务职能,实现从单向的“点”对“面”传播教育到“所有人到所有人”传播教育功能的多样转变。

二是彰显评估反馈功能。随着传播媒介的丰富、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理念的更新,“子弹论”观念下的传播客体逐渐走向了中心,成为传播过程中最积极和最活跃的群体,成为了最应受到关注、得到服务的对象,因此,我们应在充分了解其选择倾向与话语权的前提下,在尊重大学生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推进评估反馈功能的彰显。完善党支部服务工作评估机制既是党支部工作的终端,又是党支部工作的起点,要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党支部建设工作中来,评价和改进党支部服务工作的效果。

三是倡导自我教育功能。全媒体环境下始终倡导自由、平等的对话氛围,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服务工作也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用饱含人情味和亲和力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推动学生群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实现。一方面,不拘泥于单一内容,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借助报纸、广播、公众号、微博等渠道,激发学生参与了解的兴趣,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资源的独立意识与自主观念。另一方面善于运用全媒体了解学生意见、集中学生智慧、汇聚学生情感,积极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力争全媒体新兴服务平台的民生服务、创新服务的高效优质达成,为学生排忧解难,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做好全媒体背景下党支部服务群众的思想引领工作,通过打造质量过硬、形式多样的全媒体平台,促进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实现思想内化与行动外化、形式生动直观与效力吸引凝聚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时代推进高校党支部建设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在全媒体时代,只有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利用新媒体、抢占新阵地、打造新平台,才能使高校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注释

①②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7.

③江泽民.全国宣传思想工作舆论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01.

④[美]W.兰斯·本奈特,罗伯特·M.恩特曼.媒介化政治:政治传播新论[M]. 董关鹏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4.

⑤王双群.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113.

⑥陈金泉.提高网络时代政治工作质量效益[N].解放军报,2012-04-28.

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5-1-20(1).

⑧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

⑨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2013-8-2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⑩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50.

作者简介

司文选 兰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中心(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副教授、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蒲文娟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学生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信息建设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订阅信息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展会信息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