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路上的吴起经验

2018-08-31陈小玮

新西部 2018年8期
关键词:吴起贫困户

陈小玮

从生态扶贫到产业扶贫,再到教育、健康、兜底保障的综合扶贫,吴起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把培育支柱产业放在首位,坚持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坚持把扶贫与扶技、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引导贫困户增强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信心,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创造幸福生活。

2018年是吴起脱贫攻坚进入全面决战的一年。经过之前两年的努力,全县52个贫困村有30个完成了退出任务,剩余的22个贫困村也计划于今年退出;未脱贫的499户、1398人计划在今年退出267户、947人。

扶贫攻坚最后阶段的任务更加艰巨。为顺利完成最后一役,吴起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略,全面落实“八个一批”及基础设施“三提升”工程,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相互提升,不断革新扶贫方式,制定出符合吴起县实际的扶贫方法,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运营模式变革带动产业发展

发展产业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根本之策。针对大多数贫困户既无技术、又缺乏市场了解的实际困难,吴起通过农村“三变改革”(资金变股金、资产变资本、农户变股东),催生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模式,将贫困人口组织起来实现脫贫致富。

吴起街道办雷坡村贫困群众,将闲置土地入股合作社建成市级百亩苹果示范园,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管理,预计2019年可挂果,2021年将进入盛果期,入股贫困户每年可增收1万余元。另外,贫困群众到园务工也能获得一定的劳务收入。

铁边城镇从2015年起,抓住全县发展山地苹果和财政补贴造林项目的机遇,引进吴起古镇家庭林场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在吕沟咀承包造林一万亩,种植1000余亩山地苹果。

2016年,古镇家庭林场承包了田南湾村侯崾崄组31户村民的538亩集中连片闲置地种苹果,承包期限二十五年、每亩每年费用200元,使农户的闲置土地成为“摇钱树”。同时,辐射带动高崾岘、杜崾岘、田西湾等27户农户种植苹果566亩。

侯孝金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干活,家中事情主要靠婆姨,所以婆姨不能外出打工。有了苹果园后,她不但可以照顾家,还可就近挣钱。春秋两季按70天用工时间计算,能收入7000元。

已退出贫困村之列的党畔村有407户、1625人,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57户、170人,贫困户6户、22人。全村有基本农田6886亩,退耕还林1.58万亩,水域面积135亩,主导产业以养殖、山地苹果为主。

党畔村发挥能人经济的示范帮带作用,采取“能人大户+家庭农场+贫困户+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分红的模式。高起东办了起东家庭农场,养牛100余头,养羊500多只,种山地苹果150余亩,小杂粮200余亩。有22户入股他的农场,按照协议年终分红,三年期满,返还本金,同时吸纳常年务工贫困户5人,阶段性务工28人。

2017年12月18日,起东家庭农场举行入股分红仪式,20多户贫困户首次领取了500元至2500元不等的扶贫红利。“我是个残疾人,家里没有劳动力搞养殖业,托好政策的福——农场集体代养——我的5头牛今年拿到了2500元的分红。”贫困户程占孝拿到分红后乐得合不拢嘴。

党畔村内求发展动力,外求帮扶助力,坚持外力与内力同聚同发。吴起县委书记董强包抓党畔村,他先后为该村争取生态修复项目8平方公里,兴修农田200余亩,治沟造地300余亩,互助资金20余万元,引进了油用牡丹和优质短枝富士苗木,帮助村里解决了制约发展的疑难杂症和瓶颈。村上按照“三变改革”要求,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发展山地苹果1000亩,油用牡丹250亩,完成小杂粮400亩、特色种植700亩。

据统计,全县目前已建立“三变改革”示范点达26个。

发挥党员在合作社的带头作用

对缺资金、缺技能的贫困人口,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支部为核心,以群众脱贫为目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确定“党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帮建模式。

五谷城镇桐寨村党员张彦才成立的小杂粮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去年吸纳全镇124户发展杂粮产业的贫困户加入。一是采用订单式收购方式,按照每市斤高出市场价0.5元的保护价长期收购,共种植小杂粮1.5万亩,年底户均增收6000多元;二是贫困养殖户的农家肥优先全部收购,仅这一项可实现家庭增收2000元;三是通过长期或临时雇用贫困群众务工增加收入。

白豹镇土佛寺村党员张凯彪成立的宇龙西甜瓜专业合作社,对360座日光温室大棚实行统一管理。去年,该村及周边村31户贫困户利用县上补助资金,租赁合作社大棚种植西甜瓜,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西甜瓜销售等,每棚西甜瓜产量在4000斤以上,户均增收在3万元以上。

长城镇长城村依托党支部领办的绿园合作社,大力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水肥一体胡萝卜种植,面积已达1400亩,贫困户以土地、小额扶贫贷款、劳力等形式入股,土地1亩折合1股,投入1万元折合4股,每股按照保底400元+亩市场收益的5%分红,该村吸纳了15户贫困户,按每户入股1万元或4亩土地,一年可实现分红1600元到2400元。

铁边城村支部书记李强成立了吴起县铁边城富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千只羊场一个,种植大棚184座,带领困难群众劳务打工和巩固提高户承包种植大棚;党员许建峰成立润丰羊子专业合作社,联系5户精准扶贫户,帮助代养羊子100只,实现农户每只羊子纯利润200元收入目标。

杨城子村计划2018年退出贫困村。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戶,致贫原因多种多样。为建立稳定增收的脱贫产业,为发展集体经济寻找路子,村两委会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深入农户交流意见,最终与该村水草丰专业合作社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了“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的思路。

合作社采取“大户繁育、小户喂养、统一回收、集中销售”的经营模式,以肉羊、肉驴养殖、种植饲草为基础,积极调动农民的参与性,做到事事有人管、家家有红分,集体经济有收入。通过争取县上养殖补助政策,村集体协调湖羊养殖项目,协调补助资金10万元,注入合作社,发展湖羊养殖,年终合作社按照投入资金的20%返还集体2万元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基础。

对有养殖意愿的建档立卡户,采取入股分红的形式来带动产业脱贫。根据实际情况,建档立卡户通过借贷互助社贷款,每户借贷5000元注入合作社,合作社集中采购羊子、集中饲养、集中销售,入股社员年终分红25%。这种入股办法,既解决了贫困户还款问题,同时确保年终有收益。针对全村其他农户,采取自愿入股办法,注入资金或将羊、驴折价后销售给合作社,按照注入资金20%的比例进行分红。

合作社还联系农广校、电商办等部门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生存技能,提升劳务输出品质,从技术层面做出地方特色脱贫产品,打造一支看得见、摸得着的脱贫典型,使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创造价值。通过培训,使有意愿的妇女有能力从事刺绣、剪纸、小吃等工作,使贫困家庭的大学毕业子女参加到电商行业,为农产品、手工艺品上行贡献力量,以劳务产业为贫困发展提升造血。

2017年,周湾镇小口则村积极探索“公司+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用党建工作搭建平台,促使村党支部与农业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结对互助,走“订单农业”的路子,大力推进葵花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并推动农产品生产的集约化、品牌化。在市场调研以及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选择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的食葵特色品种,发展种植了4000亩,保守估算仅此一项全村纯收入将达160万元以上。同时,对无养殖条件和管理经验的贫困户,引导、鼓励用产业帮扶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保底代养,年底分红,促使贫困户帮扶资金变股金,实现贫困户家庭收入稳步增收。目前全村20户建档立卡户入股吴起周湾小口则村振兴养羊合作社代养肉牛,每年每户分红3000元,三年合同期满后退还股金。

2017年8月,小口则村成功承办了吴起县首届葵花文化旅游节,吸引周边市县区游客5万余人前来观光。当地群众通过开办农家乐、出租驴拉车、出售土特产和刺绣等手工艺品赚得了乡村旅游的第一桶金,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发展之路。据统计,葵花节期间12户建档立卡户通过开办农家乐户均增收6000余元,10户建档立卡户通过驴拉车户均增收2000余元,出售特产、刺绣等使20户建档立卡户户均增收2400余元。

白豹镇社会保障事务所所长尹胜伟先后到老庄沟村以及王湾村任第一书记。上任伊始,他便积极探索推行“支部+双联帮扶+能人+贫困户”的工作新模式。积极发挥能人效应,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开展“党员能人带动、结对帮带”等活动,培育党员示范户5户、土专家11人,帮带33户贫困户。

王湾村地处城郊,在尹胜伟的建议下,村党支部决定跳出“农”字谋富路,建立党建带文化,文化带旅游,旅游带经济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将王湾村打造成集陕北民俗文化展示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地方特色小吃和农家风味体验区,现代农业体验采摘区、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展示区等5个功能区域独具特色的陕北民俗文化村。

目前,吴起全县57家各类合作社,已带动605户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

多模式合力助推脱贫

围绕“贫困户脱贫出列、贫困村脱贫摘帽、巩固户稳步增收”这一目标,吴起县周湾镇全力构建六种产业扶贫模式,合力助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推进。

第一,阳光托管。针对无养殖条件和管理经验的贫困户,引导、鼓励用产业帮扶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保底代养,年底分红,促使贫困户帮扶资金变股金,实现贫困户家庭收入稳步增收。目前23户重点帮扶户入股吴起周湾小口则村振兴养羊合作社代养肉牛,按照投入的30%予以分红,预计每年每户分红3000元,三年合同期满后退还股金;28户重点帮扶户入股吴起县利民扶贫养殖专业合作社代养肉驴,按照投入的30%予以分红,每年每户分红3000元,三年合同期满后退还股金;32户重点帮扶户入股吴起县聚宝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代养肉猪,仅投入养猪帮扶资金的按照投入的20%予以分红,每年每户分红600元,代建猪舍的按照投入的18%予以分红,每年每户分红1800元,三年合同期满后退还股金。

第二,订单销售。采取“公司运营、合作社牵头、农户参与、订单销售”的模式,走“循环农业”、“订单农业”的路子,与内蒙古三瑞农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葵花购销合同,在小口则、王树湾等村打造1万亩葵花经济观光示范园,葵花保购价每斤3.5到5.5元,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户获利空间。

第三,反雇倒包。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户”,“公司+流转大户+农户”的模式,倡导土地流转,走集约化、品牌化经营路子。鼓励贫困户将土地流转到种植大户进行统一整理后,再反雇贫困户予以耕作和田间管理,促使农民变股东,形成大户带小户,大家一起富的合作共赢局面,目前阳洼村种植大户承包土地600亩,雇用精准扶贫户5人。

第四,规模流转。大力实施“回引工程”和产业招商,依托山上田林湖土地提升整理的7000亩高标准农田,统一流转土地,规模种植山地苹果和特色小杂粮基地,推进农业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推进产业格局纵深发展。目前正在与省果业集团延安公司积极洽谈中,秋季建园5000亩矮化密植果园,不愿流转的农户自建入股,实现资源变资本,形成长效稳固产业格局。

第五,农旅结合。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载体,围绕“一库两区”(即:周湾水库、罗沟泉梯田景观区、涧地葵海观光区)项目建设,深度挖掘周湾特色地理景观、人文景观,大力发展休闲、观光、食宿、采摘、自驾游、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全域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旅游边缘产业发展,促使资源变资产,拓宽贫困户增收途径,为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劲支撑。举办周湾镇首届葵花旅游观光节,逐步培育富有周湾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经济带。

第六,自主发展。依据产业扶持惠民政策,推行“1+1”产业自主配套模式,充分发挥四支队伍力量为贫困户提供畜禽防疫、种养殖技术、产品销售等环节全程服务指导,确保贫困户产业落地实施。目前全镇重点被帮扶贫困户已完成半温室猪舍新建22座,自主投放猪仔486头,投放驴仔282头,投放牛仔113头,养蜂38箱,租棚6座,种植特色小杂粮960亩,葵花1000亩。

为产业发展提供多种资金支持

铁边城镇铁边城村贫困户李静以前有养猪的打算,但由于缺乏资金,一直无法实现。吴起为减轻贫困户自筹资金的压力,新制定出台了“八大举措”精准帮扶发展产业的办法,提高了贫困户发展高效大棚、畜牧养殖、山地林果、特色种植等产业的补助资金标准。按照新标准,李静建猪舍能拿到15000元的建舍费,比过去8000元的标准提高了近1倍,另外还能拿到3000元的猪仔钱,这样,他几乎不用投多少钱,就可以把养猪场做起来。

为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吴起县出台了8项产业扶持措施,加大补助力度,降低补助门槛,无论发展何种产业,补助资金标准与所需成本资金持平。

发展温室棚栽业的农户新建日光温室大棚,每标准棚补助6万元(每户仅限1座);对新建弓棚,每亩补助棚体建设费6000元(每户仅限1座),无水源的统筹配套建设机井,每眼补助9000元;鼓励贫困户依托现有园区就近承包经营,对租赁大棚生产的(每户仅限1座),旧棚当年每座补助9000元(7000元草帘补助、2000元棚膜补助),新棚当年补助2000元种苗费,继续租种的,经县蔬菜中心考核合格后每棚每年补助种苗费2000元。对集中连片建设30座以上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项目捆绑进行配套。

发展山地苹果的农户,新建果园首年每亩补助200元;所需苗木(I级苗)费用由县财政补贴;每年每亩补贴管护费50元和价值150元的果树专用肥或农家肥,连续补助五年;建一口10立方米以上的果园集雨水窖,补助3000元;新建一个贮量在1.5万公斤以上的果库(砖混结构)补助2000元;新上果园防雹网的每亩补助2500元;果园使用的苹果套袋每个每年补助0.1元;新建果园每亩补助3公斤地膜。

发展养殖业的农户,新建400平方米以上且存栏200只以上的羊场,每户补助3万元,分两年兑付,第一年验收合格补助2万元,第二年验收合格补助1万元,对于发现散牧或空圈现象的羊场则取消补助资金;对于新建90平方米以上且存栏25头以上的半封闭猪舍,建成验收合格后一次性补助8000元;鼓励人工牧草种植,对集中连片种植50亩以上牧草的每亩补助55元。

通过上述支持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发展产业户均能得到2到3万元的补助,实现了对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全覆盖。

吴起县还努力发挥互助资金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互助资金是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以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缴纳的互助金为依托,以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在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镇(街)、村监督监管的用于生产周转的资金,也是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方式的一种创新。目前全县64个互助资金协会,其中52个是贫困村的;累计吸纳会员2272户、701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会员595户、1752人;累计放款1229.7万元,其中给建档立卡户放款499.8万元。

有发展能力的巩固户还可以获得扶贫小额贷款。有发展能力的巩固户,可以自愿申请参与评级授信,在授信额度范围内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期限在三年内的信用贷款,用于法律许可,对环境和社区没有负面影响的增收项目,农户无需抵押、担保。县政府注入3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资金,县农业银行以1∶10的比例放大安排扶贫小额信贷资金3000万元。

2017年,吴起县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573万元,解决了565户贫困户发展产业缺资金的问题。从今年元月份始,全县对有需求扶贫小额贷款的建档立卡户逐户开展评级授信工作,确保应贷尽贷,目前已放款62户199万元。

互联网助力扶贫

2017年11月29日,“中国社会扶贫网”吴起县白豹镇服务站揭牌,“互联网+”社会扶贫的线上模式在吴起县白豹镇试水。

在中国社会扶贫网白豹镇服务站揭牌启动仪式上,吴起县慈善协会、地税青年服务队、全鑫爱心服务队、思源青年志愿者协会、领秀城志愿服务队等组织和李占峰、王小芳、许建成等爱心人士对中国扶贫网上注册的白豹贫困户捐赠了13万余元的物资。

据吴起县慈善协会会长康秀莲介绍,吴起县慈善协会经过几次改革创新后,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服务队人数成几何式增长,过去的资金、物质式贫困救助模式难以满足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社会爱心人士在寻找帮扶户,寻找帮扶路,去往贫困村,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只要注冊、写明实际情况以及帮扶需求,爱心人士通过手机APP或电脑就能及时看见贫困户的问题,实现在线“一键帮扶”。

“中国社会扶贫网”将全县46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驻村“四支队伍”及1200多名包联干部信息整合入网,有效地搭建了一个帮扶需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平台,把社会力量与贫困户脱贫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16年,金佛坪村大学生雷永鹏听说村上培训有志青年和大学生从事互联网创业,便辞职回乡。他曾经从事过电商的工作,加上镇领导的支持,注册了网村网官方网站,包装打造“马湾香瓜”、“吴起羊肉品牌”,将马湾香瓜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销售到西安、银川、北京等地。仅仅销售自家几棚香瓜远远不够,他开始收购村里其他人家的香瓜,并在政府资助下建冷库储藏香瓜,以延长销售期。

刘生玲丈夫去世,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经济困难,被定为精准扶贫户。她种植了两棚香瓜,大部分是通过雷永鹏网村网销售出去的。

据吴起街道办副主任袁建琦介绍,金佛坪村目前已经整合两家电商在淘宝网、网村网注册销售,去年累计销售香瓜12800多斤,实现群众增收15万余元,带动贫困户累计增收9万余元,切实解决了群众香瓜的销路问题。

吴起本土电商企业谷农优品有限责任公司,为长官庙镇48户贫困户免费提供日本南瓜种子604袋、薄膜151卷,种植日本南瓜151亩,成熟后以高于市场价20%左右的价格进行网络包销;该公司与梁岔村合作种植200余亩小米,并在同城购物平台销售,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

吴起县着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在村、镇一级建设电商服务站点,包装农村优势产品,打造品牌,进行网络销售,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截至目前,已在五谷城镇、吴起镇、长官庙镇、铁边城镇、吴仓堡镇、新寨社区等建成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6处,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5处,其中贫困村建成5处,还有正在建设的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15处。

实施教育、健康、兜底保障的综合扶贫举措

针对因学、因病、因灾等贫困人群,吴起县全面落实教育、健康、兜底等各项保障措施。

在教育扶贫上,对符合扶贫补助政策的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应补尽补,落实助学贷款,并对义务教育阶段在校贫困生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档次,每生每年分别发放500元、800元、2000元助学金,中高职全日制在校生一次性再给予3000元补助,本科生分四年给予1.2万元资助。对全县各学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信息进行了新一轮核查,确定贫困学生1950名,并建立了贫困生资助台账,申请春季学期贫困生助学金112.3万元。

支持技能培养。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围绕林果、棚栽、养殖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确保每户至少有1人掌握一项产业发展实用技术。

对在册贫困户及其子女,凡外出参加培训机动车驾驶、无人机技术、工业机器人等二十余个专业学员的学费、住宿费均由政府承担,且同步享受就业部门不超过1800元的培训补贴;对报名参加全市统一举办的贫困“两后生”和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班的,每人每月补助600元生活费。

吴起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措施,居民住院只需凭借身份证登记即可,不用支付押金,待出院后,通过各类报销后,只需支付剩余个人自付费用,全面解决了群众看病缺资金的问题。县上还将所有在册贫困人口全部纳为重特大疾病救助对象,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对45岁以上贫困人口每年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吴起县是惟一一个在延安市范围内实行住院医疗二次报销的县,报销比例比其他县多出近10个百分点。

截至2018年3月底,全县累计救助建档立卡人口1385人次,救助资金642万元,进村随访慢性病人1270人,免费发放慢性病药品304人次。

同时,吴起县全面实行社会保障兜底,将全县符合兜底保障政策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范围。在过去两年里共落实临时救助、应急救助1158人,低保、五保救助3796人,集中、分散供养94人,残疾人救助851人,落实社会保障兜底资金1885万元。截至今年3月底,累计发放兜底保障资金547万元,低保、五保救助3556人,孤儿救助11人,临时救助1431人等。

吴起县还积极发挥社会扶贫的作用,通过组建吴起县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协调银行贷款,由投资商出资,大力推进光伏扶贫工程。项目收益后,按比例分配收益。对企县建档立卡户4646户每户每年扶持3000元。

果业集团扶贫项目是吴起县正在实施的另一个计划。通过建设湾镇万亩苹果基地,成立一个集果品生产、技术培训与服务、农资配送、储藏销售为一体的果业集团。果业集团的成立,一是能够为全县未就业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200个;二是由县财政投资1000万元,作为全县重点扶持户1009户的股金入股果业集团。鉴于苹果产业的生产周期,产生效益前,贫困户可以获得不低于银行基准利率的分红,产生效益后,农户可以获得约定股比收益分红,保障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

2017年,吴起县投入3.5亿元实施“八个一批”工程,栽植山地苹果3380亩,新建大棚75座,技能培训1060人,公益岗安置453人,资助贫困学生2511名,生态效益补偿1997户,危房改造193户,兜底救助988户,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572.6万元,困难群众基本实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保障”的目标。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52个、安全饮水工程58处,硬化村级道路60.3公里,接通无电户108户,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54个,1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719户2494人圆了安居梦。

今年4月,吳起县委书记董强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把培育支柱产业放在首位,坚持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坚持把扶贫与扶技、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引导贫困户增强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信心,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创造幸福生活,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确保267户贫困人口脱贫、22个贫困村摘帽。

(本文部分图片由中共吴起县委宣传部提供,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吴起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吴起的悲剧
吴起的悲剧
吴起:打败你的不是我,是你的双眼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植物爱好
家庭不是追求成功的铺路石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