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军:存在之关键

2018-08-31陈永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海权岛链西太平洋

陈永

虽然海洋和海军科技日新月异,但一百多年来,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提出的集中兵力、攻势制海和舰队决战等海军战略原则和更广泛意义上的海权学说一直指导着各国海权博弈和海军建设实践,并在争论中不断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胡波研究员的新著《后马汉时代的中国海权》是对海权学说的又一次创新,代表着新时代中国学者对海权理论和中国海权道路的最新探索。

事实上,海权思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用性。马汉系统性提出新海权思想的目的主要是服务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作为一个海洋国家的崛起。如今,中国面临的形势已经与当时美国面对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中国海权崛起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中国的海洋利益更为广泛。当前的海权竞争也不可能再通过决定性的海战分出胜负。虽然中国海军实力仍然弱于美国,但却是掌握多种有效反击手段的世界军事大国。因此,中国的沿海安全罕受威胁,海军有必要走向远洋,跳出美国主导构筑的“包围圈”,进而保护正在拓展的海外利益。

《后马汉时代的中国海权》提出,中国未来30年的海权目标应为“近海控制、区域存在和全球影响”。这个表述也可以理解为中國海军建设的基本目标。只是“近海控制”难以完全实现,“全球影响”是中国海军实力增强的自然结果,因此重点应放在建设“区域存在型”海军力量。即,提高海军在“对中国利益攸关的西太平洋及北印度洋区域”的活动能力。

大体上位于“第一岛链”内的近海不仅是中国海上安全利益的核心地带,也是韩国、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安全利益的核心地带,更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前沿部署的主要地带。这些周边国家海军实力弱于中国,却大都是美国的盟友或安全伙伴。因而,中国的近海控制是相对的。中国总体上的优势在不同的具体方向上,实际上却是一种均势。这种优势体现为足以确保自身重要主权、安全和发展海洋利益的能力,拥有合理的海上地位和战略空间,以及对地区海上秩序的举足轻重影响。

受《后马汉时代的中国海权》的研究启发,笔者进一步认为,与近海空间逼仄、压力重重不同,中国可以大力发展远洋海军,扩大在关键区域的军事存在。

不过,虽然近海之外的西太平洋对新兴海权国家确实具有诱惑力,在现阶段却不宜成为中国挺进远洋的主要方向。“第二岛链”以内的西太平洋是美国围堵中国的关键区域,在台湾未回归祖国之前,中国海军在第一岛链外的战略空间极为有限。短期内,中国的海空军虽可更为频繁地穿越第一岛链,在西太平洋进行军事活动,但是在此空间实现有效存在的难度较大,更遑论挺进更为广阔的太平洋。

相较于西太平洋方向强手环伺,北印度洋地区既是中国重大利益所在,中国在这一地区扩大海军存在面临的压力也小得多。中国在非洲和中东等印度洋周边地区的利益需要通过扩大军事存在维护,中国经过北印度洋的主要海上通道也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印度洋非常适合布局,却不太适合追求独控,无论是美国和印度,都难以在此彻底压缩中国的战略空间。中国在此区域部署海军力量不以谋求控制为目的,也没有“根本性的政治和外交障碍”。因而,随着综合实力提升,中国既有必要、也有条件在地缘形势有利、筑港条件良好的地点建立大型海空军综合军事基地,扩大在北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和影响。

不仅如此,中国也可以借此从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包围圈跳到外线,缓解于我不利的战略态势。浩瀚的印度洋既为中国的远洋海军活动提供给了无限可能,部署在北印度洋地区的强大舰队也将与中国近海的海军主力遥相呼应。

猜你喜欢

海权岛链西太平洋
马汉海权论在我国百年翻译史初探
中国需要确立自己的海权意识
新海权时代
浅析国际法视角下“一带一路”中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