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炉的妙用
2018-08-31
宝藏 2018年8期
看到这块石头,我想到一则旧事。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纽约苏富比曾经拍卖过一幅长卷,创下了当年中国水墨画的最高纪录。那幅画画的是一块石头的不同侧面,不但主题别致,笔
法也新奇脱俗,用的是大画家孙位画火的方法,时人评论——“灵光腾越,欲烛斗间”。
天底下具象的东西都好画,但水火云气四者,实难捕捉。
况且画再惟妙惟肖,始终是平面的,没有什么直接观感。直到见到这一块石头,才真让人大呼神来,气来了!
这是一块新疆所产的硅化木,木纹清晰可辨。更兼石形棱线起伏略如山形,显得浓焰升腾,火舌闪耀。
石头是静止的。想要活,想要动,并不容易!而想要在灵动中又呈现出宝相庄严的一面,更是十足困难,因此我真是要为这个作品的立意命题叫一声好。
它选用博山炉,一面因博山炉与火,与升腾有关,紧密切合了主旨。一面也因博山炉有海上仙山的象征之意,多汉唐古雅,并不只一味的欢呼热闹。这种沉静、高贵能平衡、约束住石头的气场。
如此一来,静物生动,动中含静,犹如夹心糖一般,一层包裹一层的风味,宝相内蕴,灵光外溢,令人涵咏不尽。
为了呼应主题,设计者又在炉下方加上了祥云符号,与石头形状互相映照。
将博山炉用在赏石作品中是比较少见的,但再一想,无论是其托举与固定的效果,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还是其独特的装饰美学,博山炉其实都是非常适合赏石创作,真可称妙用无穷。
题名:【博山炉】
石种:新疆硅化木
收藏:李永良
设计:柳州市·周爷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