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变“香饽饽”
2018-08-31黄仕强
黄仕强
已经年过五旬的农民工老张是重庆奉节人,30多年来,他干过的大大小小的工地不下50个,一直从事建筑物外墙粉刷工作,尝遍了酸甜苦辣。近几年,随着大儿子毕业参加工作,小儿子读了大学,老张就带上自己的爱人,一同外出打工。
“我本来是不想让她跟我一起出去吃苦的,但现在我们在外面很抢手,工资也很高,基本不会遇到乱七八糟的事。”老张告诉记者。
农民工曾经被留守农民称为“在家吃不饱饭才出去混的穷人”,更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弱势群体。然而如今,随着企业用工需求爆发式增长,老一代农民工年龄逐渐增多并退出舞台,年轻一代又大多嫌太辛苦不愿意加入,不论是在城里还是家乡,农民工都成了被争抢的“香饽饽”,各方都在想方设法留住他们。
地位对调,农民工不再“弱势”
老张透露,早年在外打工收入不太高,只够两个儿子读书,最近几年,工资上涨不少,活多的时候,夫妻两人月收入能有上万元。“前年大儿子在重庆买房,我给他付了十几万元首付,现在要攒钱给小儿子买套房。”
另一位常年跟随央企干活的农民工老陈也告诉记者,农民工今非昔比,“以前,工地上一些小领导很看不起我们,到了结工资的时候,总是一拖再拖,但现在,项目上的领导却担心我们不干了。”
老陈称,因为他在这个单位干活时间比较长,很快能和新来的劳务班组的农民工打成一片,若他不干了,要找下家很容易,并且说不准还能带走一大票人。
在记者的走访过程中,多位农民工坦言,现在工地上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用人单位对他们也很关心,想方设法留住他们。而关于老生常谈的工资问题,他们则表示,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基本上不存在拖欠工资的现象。
“农民工在工地上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已经和用工方对调了。”重庆市人社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农民工在大多数人心里属于弱势一方,客观来说,以前农民工的确受过诸多委屈,但这都已经是过去式了。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又有国家政策的倾斜和保障,解决了这个群体的工资、尊严等问题,在一些施工现场,农民工显得比用工单位还要强势。
招工难,用工企业有苦处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句话用在农民工身上也不为过。”重庆一劳务公司负责人徐鹏向记者倾诉,现在大多数劳务公司、建筑单位等对体力有要求的企业招工很难,年轻人嫌活脏、累,老一批工人年龄越来越大,要招到干活踏实的工人难度不小,“不少农民工也看准了企业难找‘新人’,所以,时不时跟企业谈条件、提要求”。
据徐鹏介绍,他们公司常年和某央企合作,为其提供劳务工人,但前一段时间,在工地上的劳务工人与项目的负责人发生了纠纷,此后处理的结果没能让工人满意,这些工人便“撂挑子”,最终致使该项目总体进度被扰乱,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作为劳务提供方,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对公司的影响不小。”经走访,记者发现,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若纠纷没有存在原则性的问题,企业内部或上级部门大多将“板子”打在企业或者项目方的身上,而对于农民工一方则是采取将“板子”举高,然后轻轻落下的方式,目的就是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此外,多位施工项目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因为一个项目的施工时间有限,待工程结束后,又要转战下一个项目,其间工人的流失问题让很多用工企业头疼。为了留住农民工,企业想尽了各种“招数”,其中有“高招”,也有“损招”。在五花八门的留人手段中,最被农民工排斥的是“压工资”,据江北区一劳务公司的老板程先生透露,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求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并要求业主方直接将工资发放给农民工,但是在春节期间,还是会存在工人工资不能完全结算清的情况,也就是存在“压工资”的情况。
“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一个项目还没有完工,而春节之后,很多农民工不会再回到原有工地上干活,压一小部分工资也是为了让农民工留下,但若真说透了,工人一定要走,他们的工资谁也不敢不给。”
和谐用工关系需共同缔造
“我是靠力气吃饭,所以,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谁也别想随便对我指手画脚。”85后农民工许友兵说,现在施工项目这么多,根本不愁没活干,他跟着一众老工人“跳槽”到现在这个工地,就是因为在前一个工地上那些“坐办公室的”不尊重他们。
采访中,记者发现工地上的农民工流动大的原因,除了项目完工之外,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农民工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某些工地针对农民工实施的相关福利、关怀措施,在农民工看来,是对他们的“同情”和“可怜”。长此以往,很多农民工只要看准了下家就会立马“跳槽”。客观来看,现在农民工的工作的确是比一般的职员要辛苦很多,但是从收入上来说却比普通的白领要高很多,因此不能用弱势群体的眼光来看待或者可怜他们,而应该是彼此之间真正的相互尊重,只是职业和分工不同而已。
新时代下,农民工对尊严的重视不亚于收入水平,因此企业若能兼顾农民工的工资和尊严需求,留住他们并没有难度。中建隧道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留住工人的方式很多,但都应该围绕体现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的“主人翁”地位进行。
该负责人称,公司在重庆有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工程进度一点不能耽误,所以公司上下对待劳务企业和工人都格外上心,并采取了多项保障工人“主人翁”地位的措施,其中,每年都开展的“星级劳务”评选活动得到了众多工人的支持。这项活动把劳务公司对工人的态度列为重要参考,而在评选中取得优胜的劳务公司又能在项目招标中有优势,如此一来,工人们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这项措施虽然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对打造劳务公司、工人与项目的‘命运共同体’有显著的作用。”
“和谐的劳动关系,不能只靠企业单方面发力,农民工本身和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参与进来。”重庆市人社局的专家指出,企业对农民工的各项关怀措施,不能以“上帝视角”来实施,否则会伤害其自尊,最终会适得其反;而农民工本身也不能仗着‘我弱我有理’而无理取闹;政府部门和主管单位也应该加强对企业和工人的引导,使其相互体谅,不能遇到摩擦都“一棒子”打在农民工或者企业身上,这样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农民工和企业不应该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该是共同进退的良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