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木槿在轮台县引种栽培的表现
2018-08-31王炳庆
王炳庆
(沧州市园林绿化局,河北 沧州 061000)
玫瑰木槿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枝繁叶茂,夏秋开花,花期花期7~10月,花朵大,花色多,是优良的园林花灌木。喜光、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
轮台县位于天山南坡,塔里木盆地北缘,南濒塔里木河,地势北高南低。地处沙漠腹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轮台县耕地灌淤土质面积占80%以上,土壤盐碱化严重,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着轮台县园林绿化的发展,给县城园林绿化带来很大困难。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存在品种、色彩单一的问题。轮台县夏花植物主要以草本花卉和一些宿根花卉为主,现有乔灌木花卉大部分是春季开花,夏花品种少。草花在花期需要频繁浇水,冬季绿地内需要清除大片的干枯草花,土地裸露,遇大风造成扬尘。因此,引种一些耐盐碱强的夏花园林植物,有效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和生物多样性,克服因地区不平衡导致物种资源稀少的缺点。对丰富当地的绿化品种及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引种木槿作为沧州市园林绿化局技术援助项目,为轮台县增加园林绿化新品种,在新疆轮台县气候恶劣、土壤条件差的环境下,进行试验种植木槿,结合适当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研究木槿的耐盐碱、抗寒水平等,观察其生长状况,综合评定木槿在当地的适应情况,从而达到丰富该地绿化品种,探索新疆轮台地区盐碱地绿化及改良新途径的目的。同时,可为内陆干旱性气候盐碱地绿化提供参考依据。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设立实验基地,开展引种及生态适应性试验。试验基地土质基本上代表了轮台县园林绿化用地的情况,分为轻度盐碱地(pH值8,全盐含量0.01%~0.1%)、中度盐碱地(pH值7.9,全盐含量0.2%~0.3%)、重度盐碱地(pH值8,全盐含量0.4%~0.5%)通过在盐碱程度不同的3种情况的4块试验地进行种植对比试验,并按照采取防寒措施和不采取防寒措施2种情况进行对比,观测记录其成活率、存活率、展叶期、盛花期、变叶期、落叶期等各个阶段的生长状况,并在生长季内测量其新梢生长量以及冬季安全越冬能力、景观效果等,综合评定木槿在当地的适应情况。
1 轮台县自然概况
轮台地跨北纬41°05′~42°32′东经83°38′~85°25′。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历年最低气温为-25.5℃,极端高温为41.4℃,年积温4520℃,轮台年平均气温11℃,无霜期189d左右。年平均大风天数为14d,年平均风速为1.8m/s,轮台县是南疆古老的绿洲农业区边缘地带,地下水资源丰富,降雨少,蒸发量大,土壤盐碱化严重。
2 引种试验前期准备
2.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位于东经84°29′,北纬41°79′的轮台县红桥公园,呈阶梯分布,共分4块,土壤为灌淤土,含盐量情况各不相同(表1)。
表1 试验地土壤pH值及全盐含量
2.2 试验地准备
首先对试验地施入牛羊粪并进行深翻25~30cm凉晒,改善现有土质。1号地800m2,2号地760m2,3号地610,4号地340m2。苗木种植前将土地平整好。
2.3 苗木情况
用来进行试验的木槿苗是经过严格检疫的沧州苗圃提供的苗木,已适应沧州盐碱环境。苗木地径3~5cm,土球直径30cm。
2.4 栽植时间
苗木于2015年4月3日中午运抵轮台县,当天下午全部种植完成。
2.5 苗木栽植
苗木到达轮台后进行疏枝修剪,主干保留3~4个健壮主枝,其余疏除,每个主枝保留1~2个侧枝。坑深直径为0.4m×0.4m,采用行间交叉种植,株距1m×1.5m种植,种植后立即浇1次透水,翌日扶植培土后再浇1次水,待土壤表层稍干时及时松土保墒,后期的浇水根据天气和土壤含水情况进行。3月浇返青水,4、5月气温升高,浇2~3次水,要浇足浇透。轮台土壤含K丰富,缺乏P/N,所以春季萌芽前施氮肥1次,6~10月开花期,施磷肥2次。入秋后停止施肥,以防止枝条徒长遭受冻害。11月初落叶后结合翻地施腐熟牛羊粪并浇冻水,11月上旬做好防寒工作。
3 试验方法
3.1 物候期研究
主要观测内容有萌动期、展叶期、现蕾期、花期、叶变色期、落叶期。采用目测定株相结合的方法,在每块试验地选取10株苗木,春季3天观测1次,临近现蕾期每2天观测1次,花期7天观测1次,秋季5天观测1次,直至落叶后进入休眠期为止。
3.2 抗逆性研究
3.2.1 抗盐碱性。木槿的抗盐碱能力采用田间观测法,通过在4块能代表轮台土质情况的不同pH值,不同全盐含量的试验地栽植健壮的玫瑰木槿,通过观测其叶色、枝条生长量等综合评定木槿的抗盐碱性。
3.2.2 抗寒性。木槿在轮台地区的抗寒能力测定采用目测法,实施方法为入冬后采用覆土、涂白、缠干、缠干与套头结合的防寒方法,通过第2年的成活情况,判定木槿在轮台县的抗寒能力,是否适合露天越冬。
3.2.3 抗病虫性。在木槿生长期内,观测木槿是否有病虫害发生,病虫害对木槿的危害程度,用药后的效果情况。
4 结果分析
4.1 木槿在轮台地区的生长情况
1、2、3 号地木槿萌芽、展叶较4号地快,叶色正常,萌枝能力强,花蕾多,每个花枝4~12个花蕾,花蕾大而饱满,开花大而鲜艳。花直径8~10cm,4号地叶色较浅,生长缓慢,叶片较小,但无卷缩,枝条生长相对较慢,花蕾小,每个花枝3~8个,开花较小,花直径 5cm 左右,1、2、3、4号地分别拿出一半试验地,结合浇水施入土壤改良剂和土壤调理疏松剂,经过对比未发现有明显差异。
在生长期,每块试验地选取10株生长情况不同的木槿作为观察记录对象,第1次测量时,选取每株最长枝作为记录观察其生长情况,数据采用平均值。以后的测量枝始终为第1次选的枝条。从观测结果可以看出,1、2、3号地因土质条件不同生长量稍有差异,但观赏效果、景观效果都达到引种要求,4号地木槿生长量与1、2、3差别较明显,但4号地所处的地形位置和土质在轮台县园林用地中也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只作为本试验用地,观测结果只作为木槿在该条件下的生长参考依据,不影响木槿在轮台县的推广种植。
图1 2016年、2017年各试验地木槿平均生长量
4.2 木槿在轮台的物候期
经过2年的观测,木槿在轮台萌动期较沧州稍晚,开花天数在100d左右。
4.3 病虫害情况
经过近2年的观察,木槿在轮台生长期间的虫害主要为棉蚜,2016年4月10日发现蚜虫一直持续到6月,第2次7月12日持续到8月初,第3次9月5日持续到10月初。2017年蚜虫4月19开始出现,7月上旬危害严重。9月上旬持续到10月初。喷洒吡虫啉1200倍液,效果好。
表2 轮台县木槿物候期表现
表32016 年花期情况
表4 2017年花期情况
4.4 木槿的越冬情况
轮台地区冬季干旱少雪,第1年新移植根系较弱,而且木槿根系较浅,所以采取根部覆土防寒,结合覆土主干采取涂白、防寒布缠干和缠干套头3种防寒方法进行越冬耐寒试验。涂白部位从地面到分支点,缠干部位从地面到分支点以上,套头用单层编织袋。从2016年入冬~2017年开春,根据轮台气象局发布的气象数据,冬季轮台地区最低气温为-15℃。2017年4月木槿萌芽后统计成活率。采用涂白措施,成活率为58%;采用缠干措施,成活率为89%;采用缠干加套头措施,成活率为88%。从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涂白措施下虽然成活率相对较低,但从死亡苗木情况看,多为生长季节长势较弱的苗木,健壮的苗木通过简单的涂白措施可以露地越冬。
图2 木槿不同防寒措施下越冬情况对比
自2016年4月~2017年11月,木槿引种到轮台县,成活率为71%,部分苗木死亡,原因分析:
(1)苗木在运输途中散球,由于4月已处于木槿萌芽期,在运输途中苗木失水,虽然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但仍有13%没发芽。
(2)土地盐碱,浇水不当。6月轮台县最高气温达到37℃,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按照当地养护习惯,浇水采用大水漫灌,浇水次数增加到每周2~3次,1、2、3号试验地每层都是水泥结构,相当与一个大型花盆,排水差,频繁的浇水造成部分低洼处积水,由于部分苗木新根刚刚发育,吸收能力差,加之土壤盐碱,板结严重,透气性差,造成一部分木槿根部腐烂死亡。4号地采用滴灌方式,由于本身地形有坡度,位置位于红桥河河边,河内常年有水,地下水位较高,盐碱化严重。滴灌时处于最低层的木槿根部积水多,透气性差,随着水分蒸发将地下盐分渗到地表,根部受害。经过控制浇水次数和松土保墒,同时挖排水沟,缓解了因浇水不当造成的死亡。
(3)一些长势较弱的苗木,在经历冬季干旱和寒冷情况下造成生理性干旱失水死亡。
5 木槿引种试验结论
从物候期表现和抗逆性情况可以看出,木槿可以适应轮台地区的自然条件,在简单的防寒措施下可以安全露地越冬,可以在当地园林绿地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