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的比较

2018-08-31牟洁

中国有色金属 2018年16期
关键词:计价定额工程量

牟洁|文

通过对我国现行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两种计价模式的比较,阐述了我国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不断完善,为了进一步实现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由计划经济下的定额模式逐步向由市场定价的计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模式转变,自2003年起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并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

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模式的不同

1.定额计价模式

我国的传统计价模式为采用国家、部门或者地区统一定额和收费标准进行工程造价计价的模式,通常也称为定额计价模式。传统计价模式下,由主管部门制定工程预算定额,并且规定间接费的内容和取费标准。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规定了反映工程实体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同时对施工措施消耗部分也固定化了,虽然由有关部门定期发布价格指数对价格作以调整,但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价格基本上属于社会平均价格。传统定额计价费用组成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指按照工程量清单规范规定的全国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由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清单和有关技术说明,投标人根据企业自身所掌握的各种信息、资料结合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进行计价的模式。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是由招标人按照《计价规范》附录中统一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编制。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由投标人完成由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管理费和规费、税金。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在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时,招标人依据施工图纸、招标文件要求、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统一的项目划分规定,编制出工程数量清单,清单的粗细程度取决于工程的设计深度和编制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投标人根据本企业的消耗标准、利润目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企业实力,并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自主填报清单所列项目的单价与合价,包括工程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和税金。并以所报的单价作为竣工结算时的计价标准,根据工程量的增减情况,调整工程造价。在这种模式下确定的工程造价是由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的建筑产品价格,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惯例的要求。因此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允许承包商自主报价的、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价格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的比较

1.传统定额计价的弊端

(1)不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

在采用传统计价模式下,工程价格基本上属于社会平均价格,并不能体现企业自身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和水平,不利于企业对自身管理模式的改进和提高。

(2)不利于选择质优价低的工程

对于建设工程发包人来说,发包人一般都希望通过招标或其他竞争方式选择到理想的、有能力承担建设工程任务的合格单位,用经济合理的价格,获得满意的服务和产品。另一方面,作为承担建设工程任务的设计、施工等单位也通常以投标竞争来显示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从而获得欲承担的工程任务。

(3)对于招标工作的弊端严重

一是不利于体现招标工作的竞争性。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下,由于各施工单位所选用的定额基价相同,如工程量计算无误,最终结果大同小异,不能实现企业自主报价,体现企业本身的竞争性。

传统定额计价方式是发包方提供同一套图纸,由各施工单位套用同一定额计算并报价。理论上,所得的计算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工程量计算由投标方各自单独完成,各单位预算员对施工图纸理解的不同,造成工程量、工艺等的不同,计价基础不统一,往往造成各单位结果差异很大。如果与标底接近,中标的可能性就会很大。无法形成一种竞争向上的气氛,难以激发施工企业改进技术和管理水平。

二是容易造成招标工作的漏洞。传统报价模式由于招标方按与投标方使用同一定额、同一图纸、同一技术规程、同一施工方案进行的计算标底,故片面认为接近标底价的报价是合理的报价。致使投标的竞争就变成了“猜标底”的游戏,成了打探标底价的信息战争,更推动了市场背后的不正当竞争。造成有些施工水平不高的企业在标书中故意压低报价博得中标,而后在施工中通过分析研究定额说明和相关政策规定的漏洞,频繁进行签证追加费用,使得工程决算远远超过招标价格。还容易造成一些资质或资信低的企业中标后,为保证企业利润,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工程管理优秀、资信良好的企业必须按照统一定额计价,不能体现自身的管理和施工水平。

2.清单计价的优势

(1)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符合我国当前工程造价体制改革中“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的大原则。这一改革原则的本身就说明必须把价格的决定权交给施工企业,交给建筑市场,并最终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决定工程价格,它真正实现了通过市场机制决定工程造价。

(2)淡化或者忽略了标底的评标作用,使得标底不必很精确,因此在扩大初步设计之后,施工图设计之前即可进行招投标工作,使工程开工时间提前,有利于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以及提高投资效益。

(3)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将工程的“质”与“量”紧密结合起来。质量、造价、工期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必然的联系,报价当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工期和质量的因素,这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和要求,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投标单位通过报价的调整来反映质量、工期、成本三者之间的科学关系。

(4)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投标单位只需要对自己所报的成本单价负责,而对工程量的变更或者计算错误等不负责任,相应地,对于这一部分风险由业主承担,这种格局符合风险合理分担与责权利关系对等的原则,体现了招投标公平、公正的立意。

(5)有利于中标企业精心组织施工,控制成本。中标后,中标企业可以根据中标价及投标文件中的承诺,通过对单位工程成本、利润进行分析,统筹考虑,精心选择施工方案;并根据企业定额或劳动定额合理确定人工、材料、施工机械要素的投入与配置,优化组合,合理控制现场费用和施工技术措施费用,以便更好地履行承诺,抓好工程质量和工期。

(6)有利于控制工程索赔,搞好合同管理。在传统的招标方式中,施工单位“低报价,高索赔”的策略屡见不鲜。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技术措施费用及价格、取费调整是索赔的主要内容。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中,由于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不因施工数量变化、施工难易不同、施工技术措施差异、价格及取费变化而调整,这就消除了施工企业不合理索赔的可能。

随着建设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的建筑企业也更多地走出国门,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英联邦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等均采用这种模式。采用这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实行招标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势在必行。采用清单计价,将更有利于增进国际间的经济往来,有利于我国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承包工程,同时有利于我国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方式,占领国际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计价定额工程量
天然岩沥青混合料路面补充预算定额编制分析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预算审核技巧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基于LUBA模型的煤炭矿山企业定额编制研究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石油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研究与应用实践
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如此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