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秦淮老城限高居民区立体绿化的应用
——以双塘街道来凤新村为例

2018-08-31潘子妍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7

安徽建筑 2018年4期
关键词:明城墙居民区新村

潘子妍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20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居民区中,许多因设计规划不成熟而引发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城市形象。本文旨在老旧居民区内引入立体绿化,打破传统平面绿化的局限,发挥这种新型绿化形式的优势,改善居民生活,提升城市形象。

1 绿化发展的必要性——城南老旧居住区现状与城市未来发展需求

1.1 双塘街道老旧居住区环境浅析

双塘街道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西北部,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成片老城区。街道中绝大部分的居民区都是20世纪80、9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房地产企业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虽然有大量地产产品推出,但是当时公众绿化意识弱,对居住环境要求低,故居民区普遍存在的绿化率低、规划设计前瞻性弱等问题。

到了21世纪,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大量机动车非机动车停入小区,楼间空间被占用,地面硬质部分不断扩张,居住区活动空间减小。虽然社区地面公共空间已经接近饱和,但还是有近60%的住户存在停车难的问题。居住区配套设施的落后,加剧了居住区内交通流线混乱、空间拥挤等问题。同时,由于不合理的绿化设计,部分种植在楼房南面的乔木,因采光问题被居民私自砍伐。居住区景观与功能的丧失亟待修复解决。

2017年,南京市对240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最新出台的《老旧小区整治操作手册》,对房屋、道路、绿化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

以双塘街道来凤新村为典型的案例,虽然小区内一系列的整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存环境,但是居民区内的绿化依旧严重不足。

1.2 典型区域居民现状调研——来凤新村

1.2.1 来凤新村人口特点

来凤新村竣工于1996年,是街道中典型的老旧居民区。其最明显特征就是:老龄化程度较大,邻里熟悉。

2017年国务院《“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强调加强住宅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同时,我国正在全力构建“9073”养老格局,居家养老占90%。而居家养老的载体有80%来自于现存居民区的适老改造。目前,来凤新村有近八成居住者处于退休或是待业状态,每天会在小区进行户外活动的人较多,景观优化十分必要。

1.2.2 来凤新村居民调研

根据调研,居住区内住户居住时间普遍较长,并且八成以上住户无搬家意向。市区成熟的生活配套设施、长久以来经营的社会邻里关系与对熟悉的生活模式产生的安全感,是促使大部分居民在此居家养老的主要原因。

但是,目前的居住区无法满足老人进行适量户外活动或是集体活动的需求。

来凤新村住户居住时长

居住区存在最大的问题与最希望得到改善的问题

综上所述,局促的居住环境与居住者需求之间的矛盾越发严峻。居住者对于改善景观环境的渴望日益强烈,土地资源的匮乏成为所有问题的关键。

1.3 南京城市发展需求

根据《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等文件要求,老城空间形态的深化保护体现了“近墙低、远墙高”的形态特征。

双塘街道区域高度控制均在18m及以下,西面与南面毗邻明城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近明城墙区域的居住区景观,从封闭内向型的景观转变成开放外向型的景观,成为城市景观打造的一重要环节。

2 因地制宜的绿化发展对策——立体绿化

2.1 立体绿化概述

立体绿化,笔者认为是指打破传统绿化方式,在竖向空间依附于各类构筑物,选择适宜的植物,运用新式栽培技术,发挥植物空间优势的一种绿化方式。面对日益紧张的城市土地资源与人们对优质生存环境的渴望,立体绿化占地小、见效快等优势逐渐显现。

目前,来凤新村等老旧居民区发展绿化的核心问题是土地资源不足,故而提出利用立体绿化这项新技术来解决问题。

2.2 竖向维度——楼道外墙与入户处的绿化打造

2.2.1 位置

综合考虑居民采光、小区内机动车停靠、道路拥通行等外部因素,本案选择在建筑立面,建筑结构稳定,并较为公共的空间——楼道外立面,进行垂直绿化的打造。同时,楼道处入户口是住户每日必经之处,故在此处做细致的绿化处理。

2.2.2 种植模式

采用牵引式绿化与附架式绿化2种形式。成景快速,对植物长势控制能力强。

①牵引式绿化:在墙面设置铁丝网或尼龙绳,牵引植物生长。与传统附壁式绿化相比,植物生长趋势可控性强,成景更快。

②附架式绿化:搭设金属或木质架子,帮助植物依附生长。

将绿化的基础结构架置于建筑北面入户处的硬质空地上,在小面积地面上种植攀援性植物,然后依附大型构架向上空生长,是一种长期性的绿化方式。

在植物选择上,需考虑适宜南京地区种植的攀援性植物,如络石等适合北墙的植物,以此打造线状构图的垂直绿化带。

2.2.3 预计成果

①生态效益。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降温、增湿等生态功能。

②提高绿化率,解决了没有充足土地来施行绿化的问题;柔化建筑边线,丰富居住区景观层次。

③美化社区环境,有利于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绿色带给人的活力与生命力,立体绿化的运用,对于美化环境、打造适老形社区,起着重要作用。

④改善建筑内部热工环境,节能环保。夏季依附在建筑立面的植物对墙面起遮阳的目的,有效减少墙面太阳辐射得热,降低制冷负荷,达到节能目的。

2.3 水平维度——非机动车棚顶绿化

2.3.1 位置

考虑到城市景观对其俯视视觉效果的要求,同时兼顾居民生活的必要需求,选择非机动车棚顶进行立体绿化的打造,利用立体绿化独特优势,将绿化区与生活区叠加

图1 明城墙上俯视角度

图2 居住区内人视角

2.3.2 种植模式

棚顶的绿化以模式化立体绿化为主,辅助使摆花式立体绿化与种植槽式立体绿化。可大面积使用,模块安装简易,具有成景快、构图灵活、艺术设计感强等优点。

①植物栽培介质:考虑到南京地区的天气状况,应选择选择质量轻、吸水率大、持水力强、排水能力良好、通气性能佳的植物栽培介质。

②植物材料:在生存环境相对恶劣的模块内,应优先选择本土植物或驯化后的外来植物进行栽种。同时,根系发达,植株紧凑,密度大的植物更加便于吸收养分和营养物质,如佛甲草、矮麦冬、八宝景天等。

2.3.3 预计成果

①棚顶绿化是在生态、景观等方面,对楼道立面垂直绿化的补充。

②丰富明城墙景观。水平维度上模式化立体绿化倾向于展现植物的整体美和图案美,带给高空的人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是一种规则式的绿化。

2.4 居民自发绿化——阳台盆栽

2.4.1 位置

翻新工程后的居民楼在窗户外统一配置了花架,可供居民自行种植盆栽。窗台盆栽弥补了居住区楼道绿化与棚顶绿化未顾及到的南墙绿化。

2.4.2 种植模式

盆栽种植,植物种类大小各异,位置数量随机。南向阳台可选择月季、天竺葵、栀子等喜光且花色鲜艳的植物。

2.4.3 预计成果

①美化家庭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愉悦身心等益处。

②个人购置的盆栽,在植物种类样式上有很大的灵活性,突出个性。

图3 统一配置的花架

图4 窗口盆栽

2.5 综合立体绿化系统

3种形式的绿化形成点、线构图的呼应,组成老旧居民区的全新立体绿化系统。利用新技术,最大可能地提升居住区绿化系统的丰富性。

同时,垂直与水平维度的新立体带状绿化与明城墙带状绿地呼应,形成秦淮老城区明城墙处古朴又创新的绿化景致。

图5 居住区绿化系统与视线分析示意图

3 展望

类似来凤新村这样,景观具有强烈时空发展烙印与居民改造痕迹的地区,在老城居民区改造中极为普遍,其改造往往受严苛的限制。合理利用立体绿化,使用对原始社会结构影响最小的手段介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以老旧居民区为原点,焕发老城景观活力。

同时,立体绿化的特殊形式,使绿化不仅仅局限于居民区。这种自发的私人住宅空间与城市公共场所的绿色共享具有普惠性,发挥了景观最大的效益,也承载着城市绿色共享的理念。

猜你喜欢

明城墙居民区新村
文化走读元旦专场——走近明城墙圆满举行
“熊”视眈眈
以轮椅的脚步碾过明城墙
以轮椅的脚步碾过明城墙
集萌社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评比的春雨,浇灌新人新村新貌
居民区WCDMA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