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观察》的三个“情结”
2018-08-31编辑整理陈秀娟
编辑整理 陈秀娟
13年来,作为业内权威财经媒体的《汽车观察》与自主品牌相伴相随!
作为2018(第三届)中国品牌汽车市场峰会的主办方代表,《汽车观察》杂志社社长刘小勇分享了《汽车观察》杂志与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之间的故事。他讲述了《汽车观察》与后者成长中的三个“情结”。
情结一:诞生于自主品牌野蛮生长的年代
《汽车观察》杂志创刊于2005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财经杂志。2005年的汽车销量是575.82万辆,同比增长13.54%,其中乘用车销量为387万辆,同比增长21.4%。当时的自主品牌奇瑞和吉利的销量排名都闯进了前十名,其中奇瑞排名第四、吉利排名第七。那时,自主品牌在市场上发起了第一波冲击。
《汽车观察》杂志从创刊开始就一直力挺自主品牌。当时,外界对自主品牌的认识有担忧和质疑。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2005年的时间节点上,估计没有多少人能预测到今天的市场有这么大。2017年,汽车销量为2887.9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471.83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084.7万辆,占比43.9%,同比增长1.40%。显然,同比增长率处于低位。这就是自主品牌现在面临的现实。
2005年到2017年,除了2009年、2010年在政策的强刺激下,自主品牌出现了大增长之外,剩下的年份基本上处于10%以下的增长状态。这也是《汽车观察》杂志诞生后所面临的市场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汽车观察》杂志伴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汽车观察》杂志走过第一个十年后,现在进入第二个更为关键的十年。如今,《汽车观察》杂志也从原来单纯的月刊变成覆盖汽车全产业链商务人士的汽车全媒体综合平台。
2018中国品牌汽车市场峰会上,《汽车观察》杂志社社长刘小勇分享了《汽车观察》杂志与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之间的故事。
情结二:创办中国车年度大选
早在2005年、2006年的时候,全国的汽车测评活动非常多。这些测评都是把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评选,导致每年的奖项几乎都被合资品牌包揽。这样的评选淹没了自主品牌每年的进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汽车观察》杂志发起了一个名为“爱我中国车”的年度车型评选。这是专门针对中国自主品牌的评选。它和中国品牌汽车相伴相随,共同成长。这个活动由知名高校院长级评审团做评选,由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的专业团队做物理测验,最后的获奖车型集体亮相国际车展,走进“中国车荣誉殿堂”进行展示。
在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分会、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行业和学术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车年度大选已成功举办了12届,先后有近30个中国汽车品牌的200多款车型参与其中,成为中国品牌汽车彰显进步、展示群体力量的重要平台。
在今年的启动仪式后,2018中国车年度大选将开启海选、初选通道,并组织物理测试和消费者评价,于11月广州国际车展期间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同时将获奖车型请进“中国车荣誉殿堂”,全程参与车展展示和推广,以最热烈的方式为中国品牌喝彩!
情结三:举办中国品牌汽车市场峰会
《汽车观察》杂志从2015年开始举办中国品牌汽车市场峰会,至今已举办了3届。
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推出这个峰会,是因为到了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整个汽车产业发展,尤其是自主品牌在销量上已经获得了实质性突破,产品品质获得了极大提升。
与此同时,如今摆在所有汽车营销人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在低增长状态下,整个汽车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环境、产业生态的变化,这时汽车营销应该如何去适应这种变局?为汽车营销人搭建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这是《汽车观察》杂志举办中国品牌汽车市场峰会的初衷。
同时,希望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不仅在市场份额上占据第一位,而且将来能超过50%,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