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幸福路
2018-08-30许美芳
许美芳
在扎实推进“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中,警地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携手筑堡垒、共同创模范,不断整合资源,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有力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农牧民增收致富,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民警村官:
齐心协力谋发展
在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有一个叫白音哈达的嘎查,它位于中俄边境。曾经,这里的通讯经常无信号、常年饮用河水、山路崎岖,雨雪天車辆无法通行,牧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如今,这里通了路,接了常电,水干净了,手机有了信号,牧民们还成立了“奶牛协会”“巴彦哈达青年骑马场”,建立了“牧家游”蒙古包,日子越过越红火。说起白音哈达的变化,就不能不提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呼伦贝尔支队陈巴尔虎旗白音哈达边防派出所所长达林台,同时也是嘎查党支部副书记。13年来,他不仅守护着这里的稳定与安宁,更是把带领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责任。在他的帮助下,永久性牲畜棚圈惠民项目、阿勒木斯游牧人家驿站等一个个致富项目在当地落地开花。
我区边境沿线地广人稀、牧民居住分散,如何提升嘎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自治区在深入推进“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中,大力推行边防大队长兼任边境旗市公安局副局长、边防派出所主要负责人进边境苏木镇领导班子制度,全面推进边防派出所民警兼任边境嘎查“两委”成员。这些民警村官与嘎查(村)党支部班子齐心合力出谋划策,共同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阿尔山宝力格嘎查党支部曾经是一个组织不健全、党员党性意识不强的党支部,新巴尔虎右旗达莱边防派出所民警吴达林太兼任党支部副书记后,把边防部队好的工作做法和经验带到嘎查党支部,白天他带领党员深入辖区走访,晚上抽出时间组织党员学习,不断提高牧民党员的党性意识。同时,帮助党支部建立健全政治学习、考核奖惩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调动了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他还经常邀请致富能人、党校专家、学者给牧民讲课,为他们带来科技知识、致富经验等。
在阿尔山市,伊尔施边防派出所遴选出的8名民警村官,协调为8名孤寡老人办理了低保,帮助23名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为困难儿童协调捐款1.3万余元。帮扶只能解决一家一户的困难,根本的出路在于发展地方经济。五岔沟镇边防派出所民警村官、白狼镇派出所民警村官,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经过多方协调,帮助当地建起了马铃薯脱水加工厂、矿泉水厂。
……
从广袤的草原到浩瀚的沙漠,从林海雪原到戈壁深处,在36万多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全区公安边防部队先后选派632名边防民警进入苏木乡镇党委、嘎查“两委”班子,基本实现全覆盖,为当地经济发展、边疆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作出贡献。
组织联动:
整合资源促发展
走进乌拉特草原,随处可见这样一支高扬红色旗帜的特殊队伍,他们带头为进驻企业代购生活用品、看护设施、出租房屋,带头为贫困牧民抓羊绒、拉草料、起羊砖,带头为驻地部队养护道路、运送生活用水……他们就是“牧企军党员流动综合服务队”,成为一支流动在乌拉特草原上的亮丽风景线。为解决边境牧民办事难、购物难、致富难等问题,乌拉特中旗协调辖区内进驻企业、驻地部队的党组织,创建了“牧企军”“军警地企”联合党委2个,组建起“牧企军党员流动综合服务队”,既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便利服务,又解决了牧民就业问题。目前,全旗共组建这样的服务队60支,参与党员720名,参与群众1000多人,参与群众户均增收7000多元。
边境地区大多地理位置偏僻,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薄弱,如何有效建强堡垒兴边富民?在深入推进“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实践中,我区探索出警地联创联建模式,通过设置联合党支部、特色党支部等,实现警地党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
满洲里市东湖区二卡边防派出所和二卡社区开展联合共建,将促进农户增产增收作为切入点,相继建设大棚475个、温室150栋,形成了占地200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依托农业技术服务站和社区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农业技术培训,培养出众多党员致富带头人——刘伟在警地联合帮扶下,大胆尝试冬季草莓种植,取得良好收益;闫起双的葡萄园初具规模,种植技术已经在二卡社区全面推广。
额尔古纳市在联创联建过程中,警地党组织始终把帮扶弱势群体、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联创联建活动的切入点与落脚点,成立了“致富信息培训中心”,推选地方党组织中的“致富能手”“创业先锋”登台授课,为贫困群众传授科技知识、培训劳动技能、提供致富信息,尽力帮助农牧户致富增收。额尔古纳市公安边防大队先后引进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发酵床养猪舍、太空南瓜等新技术新品种10余个,在牧区大力推行其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警地联建为群众架起了走向富裕的彩虹桥,各边境地区以警地党组织共筑共建为抓手,用活警地两方资源,全面推动“双方联建”“三级联创”“四层联动”工作,深入开展“五同”联创联建活动,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党政军警民共同参与”的边境地区基层党建新格局,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带领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
联合帮扶:
一心为民解忧困
2014年8月,东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边防派出所官兵在走访时得知牧民巴图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只能靠政府补助和妻子的辛苦劳作来维持孩子读书和家庭开支。随后,派出所官兵迅速与巴图形成了一对一帮扶小组,帮他协调贷款引进种牛,并联合尖峰养殖场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小型现代化养殖场,以精细化喂养防疫和实体化网络化销售,改变了以前散养散卖的养殖模式。3年过去了,巴图不仅还完了所有贷款,自己家里的牛圈也扩充了近3倍,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像巴图这样缺乏劳动能力的群体,在草原深处还有很多,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各边境地区通过联合开展党军警民地帮扶一批困难群众、资助一批贫困学生、办理一批实事好事“三个一” 帮扶活动和送知识、送信息、送服务“三送”活动,积极协调惠民惠牧项目,想方设法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
科右前旗满族屯乡是革命老区,驻守在这里的边防派出所配合乡党委组织全乡257名党员开展了“星火燎原”活动,与600户牧民结成帮扶对子,为全乡96名无职党员设置了矛盾排查、村务监督、政策宣传等7个岗位,将创建文明家庭户、草原110报警点建设活动相结合,实现了党员教育、服务群众、推广科技知识、治安联防“四合一”。
达茂旗公安边防大队积极开展“一对一、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先后结对帮扶石宝镇贫困户8户,累计结对帮扶贫困学生40名,民警村官结对帮扶困难儿童20名、弱势群体26名,梳理致贫信息66条,制定帮扶措施51项,累计捐款17.2万元、开展帮扶教育26次,解决困难140余次、提供法律援助90余人次、参与各类救助活动40余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40余万元,先后为特困户、残疾人等群体办理了低保和残疾证。
近年来,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已累计争取惠民政策项目115个,解决水电、交通、安居等问题275个,协调农技、科技部门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630余场次,引进种养殖、家庭游等致富项目79个;建立企业帮群众、富户帮穷户的帮扶对子470个,建立用工信息站帮助1300余人次就业,开展文化下乡、医疗下乡380余次;为2.6 万名牧民落实扶贫政策,将107 名弱势群体人员纳入社会救助体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赖和拥护。
北疆警民一家亲,同心共筑幸福路。在内蒙古八千里边境线上,警地各级党组织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携手共建,把祖国北疆边防线打造成农牧民的幸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