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柯布西耶对日本近现代建筑师的影响

2018-08-30王健李玉鹏张晶玉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4期
关键词:现代设计

王健 李玉鹏 张晶玉

摘 要:作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柯布西耶提出反对单纯的装饰,他更看重的是建筑本身功能与形式的相互结合,近而建立新的机械美学。在当时,预制和装配等方法是可以快速大量建成大规模建筑的主要方法,对日本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柯布西耶对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等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来更好的探索研究勒·柯布西耶对日本建筑设计师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勒·柯布西耶;现代设计;丹下健三;建筑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4-0229-02

近百年来,日本建筑师逐渐把现代建筑发展的焦点集中到了柯布西耶,不断对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和设计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在日本,像丹下健三、安藤忠雄、妹岛和世等这些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们的成长发展都受到柯布西耶的影响。

1 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理念

1.1 柯布西耶简介

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他的設计理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萨伏伊别墅——一个完美的功能美学作品为代表,表达了一种秩序之美。后一阶段以朗香教堂为代表,是柯布西耶里程碑式的作品。

1.2 柯布西耶主要的建筑设计理念

1.2.1 建筑学新观点

新建筑的五个特点:房屋底层采用独立立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和自由立面。以萨伏伊别墅为典型,结合阳光空气绿地三要素,有力的冲击了传统的学院派建筑。柯布提出的板柱承重体系、标准化构件,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承重墙结构,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1.2.2 强调机械美

成为机械美学的奠基人,他认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把数学计算和几何学作为出发点,运用到设计中,使表达的作品更具有高的理性和几何性,加深了对现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2 柯布西耶对日本的建筑家的影响

在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还没建成,还不能被称为建筑巨匠的时候,日本建筑师已经对他抱有狂热的兴趣,其一是柯布西耶作品的有很好的艺术水准,并积极地宣传自己的建筑主张,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更重要的是柯布西耶彻底提倡合理主义并且一次为原则进行不断实践,欧洲建筑界以合理主义为基础产生了新的建筑样式,把合理当成最重要的主题,日本建筑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另外,柯布西耶的建筑形态和图面让日本建筑师倍感亲切,特别是柯布西耶的轴测图和日本的大和绘类似,其作品也和桂离宫或数寄屋等有类似点,日本过去的事物与柯布西耶有相似之处,这使得日本人对其更容易理解,欧洲发现的建筑新价值观在日本百年以前就一直保持着,并不断发展,这显示了日本建筑设计的优越性。

二战结束后,受到柯布西耶影响的优秀的日本建筑师像前川国男、坂仓准三、吉阪隆正以及丹下健三等,努力寻找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重新找到独具日本特色的现代建筑道路。下面我重点探究一下丹下健三的建筑理念发展历程。

丹下健三,著名的日本建筑设计师,曾被评为20世纪10位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在1987年,丹下健三获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日本乃至亚洲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建筑家。丹下在日本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中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不断的创作出众多优秀的建筑作品,将日本派现代主义建筑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世界建筑的史册上,丹下健三的建筑艺术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日本建筑的经典符号。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丹下健三的建筑作品,很多都能或多或少找到柯布西耶对其的影响。

2.1 启蒙

当丹下健三还处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就对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嫉妒的崇拜,被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和作品深深的吸引。丹下认为当时唯一能与米开朗基罗媲美的就是柯布西耶,在丹下的处女作论文《米开朗基罗颂——勒·柯布西耶论文代序》,将米开朗基罗和柯布西耶相联系,两者处于相同的时代,也担负着相同的历史使命,都赋予了该时代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具有相同的历史地位。在丹下健三的初期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现代主义特征,同时可以很容易的找到柯布西耶的影子。

作品理性且合乎逻辑的造型、对清水混凝土的推崇、追求大空间尺度给人的心理认知、偶然出现的底层架空形态等都会让人不禁联想到柯布西耶建筑的经典符号——朗香教堂功能化的有机形态、萨瓦公寓拖住制成的悬浮之感,从这些可以发现柯布西耶对丹下健三的建筑思想的启蒙起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2.2 发展

丹下健三的学习不仅停留在对柯布西耶创新建筑表现语言的层面上,更多的是追求柯布西耶建筑设计理念与哲学理念,努力的挖掘日本传统建筑的精髓,与先进的现代主义的核心内涵进行融合。丹下不断的进行关于日本现代建筑的实践,努力将现代结构技术与日本传统文化相联系,不仅吸收世界先进的钢筋混凝土和玻璃来打造建筑结构,还重新审视了现代主义下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存在。

反对包豪斯、沿袭柯布西耶派的设计理念。丹下坚持追寻清水混凝土的方向,为奠定丹下之后建筑思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与此同时,丹下的实践和思想也为后辈建筑家如黑川纪章、矶崎新等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加速了日本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2.3 创新

丹下健三逐渐意识到,这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呼声高亢的年代,必须保持日本强烈的民族精神特征,回归日本对建筑的思考和想象。在现代主义发展的浪潮中,丹下健三并没有在时代的浪潮中迷失自我,而是尝试与传统同步发展,为正走复兴发展之路的日本创造出了日本派的自身的现代主义建筑。在日本经济达到高度成熟的时期,丹下也创作出了他的巅峰之作——东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将结构与表现极度的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丹下结构表现主义精神。采用悬索结构,丹下使早期作品中一直回避的大屋顶得到了回归。同时在整体设计时,丹下全面的考虑到建筑周围的历史文脉,将抽象的手法转变为象征的手段,充分的平衡了视觉和精神世界。

建筑师能敏感的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趋势,在现代设计发展的浪潮找到自我,不迷失,及时的进行思考和创作才是时代所需要的。在日本战败后,国内经济需要恢复,需要大量的实用性建筑,而此时钢铁资源紧缺,因此丹下利用木造结构,在日本快速发展起来木构的现代装配化建筑。当日本经济基本恢复后,建筑师的任务不再是守,而是前进,发扬日本文化。丹下抓住日本的政治经济形势,在现代结构与传统文化之中又找到了突破口。随着日本经济迅猛发展,迈上世界现代建筑的舞台就成为了他们新的时代目标,此时的丹下又创作出一系列在世界上领先的建筑,使日本建筑逐渐在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初步实现了日本的野心,也使自己在世界建筑舞台上锋芒毕露,闻名于世。

3 柯布西耶与丹下健三之比较

通过之前对柯布西耶不断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建筑理念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變化的,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柯布西耶建筑的突出表现在追求功能与理性,重视现代工业技术与追求平整光洁的墙面。他提出的“住房是居住的机器”,提倡的是一种机械美感,创新的采用标准化通用性的构建,在工业化的背景下,他提倡利用工业化的手段来建造住房,追求单纯的几何形体。

第二阶段,其建筑的突出表现变成追求形式与感性,重视民间传统建筑精髓和追求原始粗糙苍老的元素。运用感性的审美角度去理解建筑内涵,开始将自己的审美融入自己的建筑设计当中,并且还开始追求自由有机形式和原始材料的表现,因此被称为“粗野主义”的建筑风格。

巴尔扎克曾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建筑不可否认的可以被说为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创作,需要一种思想的支撑。柯布西耶的建筑表现前后发生的变化,显而易见的是其设计风格的改变、美学理念的转变以及其艺术价值观的变化。另外,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还影响柯布西耶的后期建筑理念,使他认为科学理性会使自己受到控制从而失去自我。而感性则不同,感性和直觉能直接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促使柯布西耶后期建筑理念的变化。

“如果在日本的现代建筑史上没有了丹下,就如同在世界现代建筑史缺少了柯布西耶,丹下自身的历史存在已经是一部清晰的日本现代建筑史。”丹下健三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在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过渡的期,丹下同时受到柯布西耶和米开朗基罗的熏陶,他认为两者在相同的时代扮演的历史角色,可以说是具有相同的历史地位。柯布西耶和米开朗基罗两人都是从之前繁杂的装饰之中脱离出来,进而形成了各自的美学特征。

正是由于丹下健三对柯布西耶建筑风格的极度崇拜,让他为日本的现代建筑找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认为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的设计风格形式正是日本现代建筑所需要的,从中他确定了日本民族的精神的重要性。他从这里学习了其中的精华和经验,创作了连柯布西耶都没有用过的大尺度的数学曲线,并用其构成了代代木市内综合体育馆。这个建筑作品是国际性的,也是民族性的。至于能将这两者如此完美的结合起来,在日本现代建筑历程中,丹下算是首创。

从前面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丹下健三的设计创作不但吸收了柯布西耶的理性功能主义,更重要的是创新性的将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与日本本土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设计融合起来。他关于对现代建筑进行的探索和思考,早已经不是生搬硬套现有的传统文化或模仿柯布西耶等人的建筑理念和设计作品。虽然他受到柯布西耶现代建筑理念的深远影响,但能够从中获取自身所需,并摆脱柯布西耶的粗野病,甚至在其创作中进一步体现日本传统民族建筑的结构特征,并创新大胆的使用大尺度的数学曲线,这是柯布西耶未曾用过的,这体现了日本建筑师对外来建筑思想的学习精神,生搬硬套不会让人进步,只有通过不断反省思考,探索创新,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才能获到真正的前进。

4 结语

同样是东方的国家,中国与日本一样,同样是历经了近百年的对现代化的探索。但柯布西耶的“新精神”,在中国却很少能找到痕迹。如果真要说出中国和日本存在的差异,就是对待外来文化和技术的态度上。日本在接受一些先进的外来文化时,保持的是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并且尝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不断的进行磨合,同时坚持创新,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而中国采取的态度略显得极端,一部分持批判的态度,拒绝接受外来新事物,闭门造车。另一部分则崇尚拿来主义,认为外来文化都是好的,都比自己现在的好,这都是错误的做法。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设计的本质,去掉那些华而不实的设计,解决实际存在的客观问题。我国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最宝贵的历史财富,我们不应该丢弃,我们需要结合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从中找寻自己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顾孟潮.品味柯布西耶[J].读书,2009,(5):96-99.

[2]倪明,李朝霞.再读勒·柯布西耶[J].山西建筑,2010,(25):16-17.

[3]Robin Pogrebin,卢广忠.日本都市建筑师丹下健三[J].英语文摘,2005,(6):20-23.

[4]马国馨.丹下健三的思考与日本的后现代主义[J].世界建筑,1989,(1):56-61.

猜你喜欢

现代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论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