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分析
2018-08-30佟以进
佟以进
摘 要:水利工程防渗关系其使用寿命及質量,项目施工中应将其作为重点进行分析与考虑,但对目前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工程质量的提升。本文对水利工程项目防渗施工的意义及其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就水利项目防渗施工重要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说明,以便为后期项目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防渗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4-0122-02
水利项目施工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工程,而基于目前情况,水利项目施工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项目工程的实施与实现。水利项目施工防渗技术对保证房屋建设质量及施工寿命具有重要意义[1]。但房屋施工中的渗漏问题一直是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通病,且对其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危机坝体强度及安全。对于此,对水利项目施工中防渗应作为重点进行控制,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2]。
1 水利工程防渗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水利工程项目属于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对洪涝灾害的预防、农业灌溉及发电具有重要意义。而常见水利工程项目中,渗漏是常见的质量缺陷,也是严重问题,容易引起坝体溃决而引发洪涝灾害事故[3]。做好防渗设计与控制应作为重点进行考虑分析。综合来讲,水利工程项目防渗设计具有以下意义:其一,水利工程项目所处环境复杂及恶劣,施工过程存在一定局限性,防渗设计有利于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减少后期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其二,坝体等结构所承受水压较大,如防渗处理不到位,容易造成渗水,甚至溃决而发生严重事故。其三,防渗技术是水利工程重点施工技术,设计施工不到位而造成质量问题,会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基于以上分析,水利工程项目防渗设计与施工至关重要,控制施工质量有利于保证工程使用及保证国家及人民财产、人身安全免受损失[4]。
2 水利工程渗漏原因及预防
2.1 水利工程渗漏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对于水利项目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渗漏问题,引起原因较多,但综合来讲,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外在因素,如气候、人为因素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大,水质差异大,部分水质存在一定腐蚀性,造成坝体等出现渗漏问题,关于这一因素,设计问题使其关键,应对其综合考虑。其二,如实际施工中,施工工艺及方法的选择失误,如现浇混凝土施工造成的整体刚度过大,受水泥水化热影响,热胀冷缩容易造成裂纹,致使渗水而影响使用[5]。其三,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如项目施工中的工序不合理,技术问题处理不及时、违规操作等常是渗漏的关键。其四,施工中的工人因素也是其关键,如一线工人技能水平差及施工人员对施工怠慢操作造成偷工减料,影响项目施工。其五,建施工材料使用不当也是主要因素,如防渗施工中的混凝土块质量问题等,常出现干缩等造成变形,引起裂缝,导致渗漏[6]。此外,设计问题对项目施工造成影响,也是造成渗漏主要原因。
2.2 水利工程防渗漏措施及其预防
针对以上问题,水利项目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与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及杜绝渗漏事故,具体措施如下:其一,做好材料控制应作为重点进行考虑,如施工中应做好材料的选择与控制,按照设计要求使用合理的砂浆对坝体等结构进行施工,并针对施工材料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质量及减少裂纹、裂缝的存在。其二,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标准进行,且做好检验,存在问题的工序、部位应做好返工措施,并落实检验,确保其施工质量,如对于关键部位施工,应特别控制,必要时编写专项方案,以防止裂缝、裂纹[7]。其三,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力度及处理,施工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应对工序做好监督与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减少由于问题未及时处理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其四,做好细节控制,如施工中的预留洞口问题,应做好把控与处理。此外,施工人员素质问题也是其关键,施工企业应充分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主动性;并做好施工作业人员综合技能的提升,及施工前的交底工作,规范人员管理及落实项目责任制,加强施工队伍的建设与技能提升。
3 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 做好土体开挖与夯实处理
土体开挖与处理是水利项目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施工中应做好控制。基于水利项目施工特点,土体因素较为复杂,如常以软土、沙土居多,且土体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强度低,不利于项目开展。因此,在土方开挖前,应进行放线,以保证其角度与设计一致。其次,土壤开挖后回填过程中应夯实,且清理土壤中所含有的有机质及大颗粒土体,以免后期土体发生变形而沉降。夯实控制应严格考虑,分层夯实,不得漏夯;对于含水量较大的土体及有机质土体,应做好换填处理,以保证土体结构强度与稳定,必要时实施排水固结等处理方式,确保土体结构稳定与承载力达到要求[8]。
3.2 做好混凝土施工与控制
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主要材料在对保证施工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此,首先,控制好水泥质量及砂石质量,如应选择水化热低且强度高的水泥,以防止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由于水化热而产生裂缝;再如砂石应过筛,且酸碱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含盐等,以免对强度造成影响。其次,做好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拌合且控制好垮落度。再者,运输控制也是关键,不得发生离析与凝固,如遇以上情况,不得使用。还有,浇筑过程应充分振捣,且不得过振与漏振,以免离析与强度不足。此外,适当的添加混凝土外加剂也是必要措施,如减水剂、速凝剂、缓凝剂等,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4 水利工程常见防渗施工技术分析与探讨
4.1 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工艺及研究
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是常见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将多个头钻钻入地下并将水泥浆喷入土体,使水泥浆与土体混合为一起固结而成为水泥土桩,不断施工中,桩与桩相互结合而成墙,以起到防渗作用。该种施工技术,成墙深度一般在22m以下,且施工简单,泥浆对水体的影响小、造价低等在常规项目中广泛使用。链斗法施工技术也是常见技术,其主要在黏土、沙土等土质中广泛使用。该种方式施工时,其主要机械为链斗式开槽机,主要利用设备上部旋转链斗开展工作,并将斜置的排桩下放置墙深度,最后使用开槽机实施挖浚工作,该类工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开槽宽度应控制在16-50cm,而深度应控制在10-15m。射水成墙工艺也是主要工艺,该工法所使用的机械主要有造孔机、混凝土搅拌机及浇筑机等。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造孔设备喷射的高压水流实现对土体的切割,最后采用水下混凝土进行浇筑,完成防渗墙的施工,一般墙的厚度一般不会超过0.45m,且深度不得超过30m。由于该类技术经济效益高,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9]。
4.2 水利项目灌漿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综合来讲,灌浆防渗施工技术属于关键技术,防渗效果明显,在实际项目工程使用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但该工法使用材料多且工艺复杂,实际施工中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方案,以保证质量与效果。关于该工法,钻孔、清孔、水压试验及灌浆是主要流程。钻孔过程应注意孔深度,测量及塌孔预防应作为重点考虑。清孔过程主要目的在于清理孔内的杂物,清孔应彻底且不得损伤孔壁。水压试验是关键,其目的在于测试岩层吸收率,为灌浆提供数据支持。灌浆过程应控制好速度及混凝土质量,如离析或已发生凝固混凝土不得应用实际作业;同时,灌浆过程应控制好注浆速度,并保证浆液的连续与稳定性,以便中途停止而造成断桩,影响其情况及抗渗性能。
4.3 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及分析
土工合成材料是近些年用于防渗项目施工的关键材料,由于其极佳的抗渗性能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取得了较大的应用。综合来讲,土工合成材料具有反滤、排水、防渗、加筋、隔离和防护等作用,且土工合成材料应用具有工序简单、所需施工设备少、人员技能要求低及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在水利项目中应逐渐被应用。目前常见的土工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复合材料、土工特种材料等。如用于围堰和抢险工程中的土工充填带等,再如用于河提护岸的加筋土挡墙等均是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项目使用中的有效力证。但该技术的应用虽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渗效果,但强度低也是其缺点,使得该种材料的使用受到限制[10]。
5 结语
综上所示,水利项目的实施对国家建设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防渗施工应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进行分析与研究,以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及确保项目的有效进行。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就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常见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说明,指出了防渗施工的意义;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就水利项目防渗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说明,以便后期为后期该项目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晓光.抚顺县农村水利工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3,(02):32-34.
[2]纪中庭.关于现代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01):22-23.
[3]孙红光.浅议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的发展趋势[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5,(01):8-10.
[4]彭珂珊三峡地区生态环境灾害问题与减免途径的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1995,(02):14-18.
[5]姜丽,吴有坤.水利枢纽工程水土流失影响指数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02):6-8.
[6]游学力.浅析“水利工程之水走向市场”[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1994,(04):45-47.
[7]于福兰.卧龙湖健康评价与生态保护对策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05):29-32.
[8]刘城宏.水利工程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02):42-44.
[9]赵华.梯田规划设计中田块规格标准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1,(05):20-22.
[10]张野,苏芳莉.土地整理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与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0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