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灵魂和基石

2018-08-30高原

世纪桥 2018年7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道德新时代

高原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点,什么样的文化就会蕴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道德与文化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中,他们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基石。

【关键词】新时代 核心价值观 道德 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7-004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化和道德是核心要素。

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稳步提高,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跨越式转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我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硬实力,另一方面更要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一)文化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内涵宽泛,与人、社会的联系密切。文化,是人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所具有和表现出来的具有共性的思想。文化通过人来表现其普遍性或差异性,单一性或多样性,地域性或民族性,通过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基本的行为方式展示其心中所信奉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信念。每一种文化都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对价值的外化,是对价值的实践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新时代,我们在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所应该坚持的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彰显。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因素,经济和政治只能推动或阻滞民族的发展,而文化则关系民族的兴盛和消亡。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文化的稳定和发展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史,民族文化与社会制度一度处于波涛汹涌的变革之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也一度陷入困境。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到如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成为全体人民认同的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价值观也正经历各种冲击,文化成为调节矛盾的有效手段。

(二)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既不应固步自封,又不可全盘西化,面对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的关系,方克力先生提出了一条综合创新的方法论,即“马魂、中体、西用”。

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黨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他所提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指引,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整、科学、最具生命力的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就来源于此。

其次,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主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绵恒久远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继承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协调一致。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是我们在波涛汹涌的世界文化大潮中前行的航标。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认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最后,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从科学到民主,从公平到正义,我们所熟知的众多精神和理论都是在西方萌发并走向成熟。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在执政党、社会构成、社会性质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差异,但就现代化来说,西方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马克思也曾说过,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不发达国家的明天。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对西方全盘否定,一方面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将先进的理念引进来,使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赋予其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以反思的方式对西方价值体系进行研究,有利于有效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国情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杜绝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增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二、文化和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道德水平,道德水平的高低才是一个社会真正实力的体现。

(一)道德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个国家的历史同时是一部道德文化兴衰史,天下有道,则国家昌明;天下无道,则国家混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追根溯源,伏羲的“易道文化”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先河,后经黄帝时期形成了 “法道文化”,再到老子创立了“道德文化”,至此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已经成熟起来。这三者“以易阐道、以法论道、以德证道”,构成中华道德文化大系统,以后的诸子百家皆是由此发端。汉唐时期,统治者注重道德教化,形成了百国朝拜,四海升平的鼎盛局面。但是进入到宋代后,连年的战争与学者的僵化保守,以及统治者的粗浅,道德文化从这时起便进入了一个发展迟缓的时期。到了明清时期,这种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终导致了近百年的屈辱史。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再一次得到了发展,“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不断涌现,成为推动新中国建设重要的精神力量。

(二)明确新时代的道德要求

当前我国处于改革攻坚期,同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建设要适应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党的十八大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全面的概括。其中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历史的精髓在于沉淀下来的道德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为我们提供了生命的智慧和治世的道理,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的传承和深化。

(三)发挥典型模范的道德引领作用

时代精神通过时代楷模所展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道德模范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的一面旗帜,我们要“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物质贫穷和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快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道德建设。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加强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充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兼收并蓄,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马雅兰 宁学峰]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道德新时代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