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恩来旅欧期间撰写的通讯报道看其新闻素养
2018-08-30邱文利
邱文利
【摘 要】1920年11月,周恩来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真理,远赴欧洲留学。旅欧期间,他作为天津《益世报》特约通讯员,为该报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共计五十多篇、二十余万字。围绕当时国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周恩来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地进行了深入报道,显示出周恩来高超的新闻素养。
【关键词】《益世报》;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勤工俭学生;华盛顿会议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7-0019-03
周恩来初抵时的欧洲,刚刚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时的欧洲一派萧条、满目疮痍,英、法、德等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所以他的通讯报道集中于战后欧洲秩序的重建、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以及当时国人所关注的留法勤工俭学生大波澜及中法大借款等热点问题。从这些通讯报道中,我们可窥见周恩来高超的新闻素养。
一、报道客观真实,挖掘现象原因深入透彻
周恩来采写的通讯,不仅客观公正地论述表面现象,而且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初旅欧土,映入周恩来眼帘的是,大战后欧洲社会所受的巨大影响及其显著的不安现状。他描述了其影响表现为:“曰生产力之缺乏,经济界之恐慌,生活之窘困。凡此种种,均足以使社会上一般人民饥寒失业交困于内外,而复益之以战争中精神文明所得间接之损失,社会之现状,遂乃因之以不安。”周恩来的报道并非到此为止,接着他以犀利的眼光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高度集中,从而导致“一地之牺牲,乃倾全国精锐牺牲也。一战之牺牲,乃倾全欧精锐之牺牲也。”在当时仍有很多人迷恋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背景下,周恩来的深入分析触及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实属难能可贵。
在对某一事件进行评论时,周恩来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战后,英、法等协约国为了使本国尽快摆脱危机,召开重惩战败国德国的巴黎会议,对德国提出超过其偿还能力的巨额赔款以及征收重稅等。周恩来分析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欧洲经济状况紊乱之起点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认为,欧洲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吃饭问题:“欧洲今日之危机在物质,换言之,即经济上的面包问题也。全欧人民之生活窘困,而乃夺德人之食以救协约国人,是岂根本解决耶?”
一战后,国内大批青年学子赴法勤工俭学,后突起波澜,部分勤工俭学生面临被遣送回国的尴尬境遇,国人十分牵挂。然而毕竟由于深居国内不能洞悉海外真相,或者因为国外的报道每以当局者主观的叙述,致使想要了解内情的人如坠入迷雾中。周恩来写道自己“因求学异地,于此事纯立客观地位,据实直书,或能免去一切囿于局部观念,是较身历其境者,减去偏见不少。”他首先追溯了留法勤工俭学的缘起,继而客观分析了造成勤工俭学生大波澜的多层面原因:倡导“勤工俭学”的诸位先生“意未尽善,法未尽美,致演成今日之现象。”;部分勤工俭学生自身也存在问题;负责勤工俭学的机构——华法教育会最终经济破产,对俭学生和勤工俭学生“脱卸一切经济上之责任”。读者通过细读这些内容,始知今日留法勤工俭学生大波澜的演成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不是偶然的。
周恩来的旅欧通讯报道还揭露事件的真相,帮助读者拨云见日、辨别真伪。
1921年春,英国爆发了旷日持久的煤矿工人大罢工,其直接原因是矿工拒绝矿主减薪。而矿主所持的理由是:战后物价走低,生活程度也恢复以前状态,矿工工资应以战前的情况为标准;并且战后工资既有增无减,而输入及产额反远不如战中,资本家损失巨大,不得不减低工资,以求其平。对这种冠冕堂皇的歪理邪说,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此种论调真所谓为一方面说话者。初听之似亦有理,实则欧战期中为资本家特殊之时机,普通人民丧其身,破其家,毁其财,资本家且因之获无限厚利,斯类暴富,岂可期之于平时。”这样读者便知道由于资本家唯利是图的贪婪本性导致工人罢工。
1921年6月,北洋政府派专使朱启钤来法。时人以为朱启钤赴法的初衷是代表徐世昌总统接收巴黎大学学位,传达国情,然后再赴英国、意大利呈递国书,例行国际惯例而已。朱启钤来法之际,恰逢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呼救无门之时,朱启钤慷慨解囊,负责救济勤工俭学学生事务的人因饥不择食冒然受之,并把“华法教育会名誉会长”的桂冠戴在了朱启钤的头上。然而朱启钤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善良的人们对他包藏的祸心并没有丝毫察觉。
周恩来没有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他通过阅读法国各大报纸,从蛛丝马迹中识破了朱启钤的阴谋诡计,他一语道破了朱启钤赴法的真正目的是:“此长期滞留中,盖别有使命在。使命维何?即交通系所惯为之秘密借款。”并且所借的款“非为政府,非为实业,盖救济一垂亡之外国银行耳。分其余利,以与经手人,以与北京政府之执政者,是直一分赃之借款也。而担保品之重,又关系全国命脉。”此后周恩来又多次揭露中法大借款的重重内幕,敲醒了睡梦中的国人,旅法华人得悉内情后也义愤填膺,召开拒款大会,最终使中法大借款这笔肮脏交易以失败告终。
站在客观真实、不偏不倚的角度进行报道,是新闻记者的素养之一。周恩来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剖析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揭露事件的真相、内幕,显示出其新闻功底之深。
二、使用手法多元,语言文字运用通俗幽默
周恩来撰写通讯时运用多种手法,文字简洁、质朴,文笔流畅、一气呵成,读者读之轻松自然。
在分析战后欧洲失业者之所以增多,周恩来写道:“由于商务之停滞,生货之缺乏,资财之不足,税则之重敛,物价之腾贵,工厂之倒闭。”运用排比手法,用词准确、恰当,分析到位。
战后,西欧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特别是1921年春的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震撼世界。周恩来对此给予了全程密切关注。在报道过程中,为了使国内读者清晰明了、印象深刻,周恩来将工人组织发达、把罢工作为家常便饭的英国与罢工尚为稀有的我国进行比较。以1920年春英国资本家掌控的唐山煤矿的工人罢工结果与1921年春英国矿工所要求的事实为例,同是英商,最终满足其国内工人罢工时所提的要求;但在我国,工人罢工的结果,只争得日增铜元一二枚,与英国矿工此次所争取的数额有中国币数元之差。运用对比手法,读者对中英两国工人罢工的结果一目了然,从而更加认识到英国工人力量的强大、更加同情中国工人的悲惨遭遇。
通篇读下来,周恩来的旅欧通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文采飞扬、语言风趣幽默。1921年春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后,百万工人无工作无薪水,连同家属在内三百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时间持续至一个月之久时,其饥饿困窘的情景可想而知,但工人没有丝毫颓丧之气,矿工们拒绝政府的新提议,联合起来继续罢工。周恩来风趣地赞颂了其背后的巨大支持力量:“其尤奇者,则各地矿工之妻,亦有联合,对于继续罢工之举,咸开会表决赞助,斯益足以坚矿工之心,鼓矿工之气。所谓人贵得有贤内助者,谁谓贫女子不人若耶!”
旷日持久的煤矿工人大罢工,对英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实足以使工业活动力最富之英国,蒙一时停顿之损失。”然而,矿工与矿主、政府之间长时间的博弈,呈现出胶着状态与互不退让的局面,已然成为英国一大怪现状:“内攻外逼,工人之搏战不可谓不勇且凶矣。然矿产及政府当局犹指挥若定,不肯稍示屈就,此真西欧社会久经大敌,惯能应付者也。……谚云‘棋逢对手,信然。”读之,不禁使人莞尔一笑。
周恩来在撰写海外通讯时,站得高看得远,他视野广阔,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秉承新闻人的危机意识,不时与我国现状相联系。战后协约国对德的巨额索赔,国人视如隔岸观火,不甚关切,周恩来写道:“然使欧洲危机终不可免而至于爆裂也,则社会革命潮流东向,吾国又何能免?使赔款而终有济也,则德人取偿之术,又岂能外于奖励产业,辟新商场于欧土以外,而同时协约国得其偿款,其奖励产业与辟新商场,其法亦正相同,吾中国必为其消化之所,固无用致疑。吾人又焉能不推论其根源,记其近况,以为国人告。”这些真知灼见犹如棒喝使昧于大势的国人猛醒,提升了国人的危机意识。
有关德国、波兰争夺上西里西亚引发的冲突,是战后欧洲的热点之一,与此有关的报道在周恩来的旅欧通讯中出现频率比较高。为了使读者清楚了解这一地区,周恩来也是与我国相联系,指出上西里西亚地区形势,有如我国湖南省分西、南、中三部:西部纵断上西里西亚,与德国本土接壤,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这部分居民多为德国人,波兰人甚少。南部偏于上西里西亚东南,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多,这部分居民多为波兰人,地势邻近波土。中部在上西里西亚的东北方向,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整个上西里西亚地区的大工业、大矿产多聚集于此,居民德、波两国人均甚多,很难认定这部分领土归谁所有。这样使读者较易理解上西里西亚地区问题的复杂性。
周恩来撰写的长篇通讯,善于运用各种新闻写作技巧和方法,敘述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情节跌宕起伏,紧紧吸引读者的眼球,吊足读者的胃口,使其欲罢不能,因而广受读者好评。
三、分析事实科学,预测事件结果敏锐准确
周恩来撰写的旅欧通讯,在对事实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地预测事件的结果,以新闻人特有的敏锐性,觉察到世界潮流和趋势,显示出新闻素养水平之高。
周恩来通过实地考察西欧各国认识到,在战后欧洲秩序的重新洗牌中,游戏规则一如从前,还是强权压倒一切。一战后,酷爱和平的人士,莫不欢欣鼓舞,以为从此战祸或将幸免。和平论调,一变为舆论中坚;报章所载,集会所谈,无不以维持和平为根据。但在周恩来看来以上均为假象:“表面观察,似足征欧洲人士有深刻觉悟者。然细按内情,则各国政治界黑暗如故,国际外交,犹如数世纪传来之秘密操纵,强弱相欺,大小相吓,殆无公开平等之足云。”“国际联盟虚设一会,内幕指使,仍不出诸强之手。报复侵略,仍为国际中重要条件,肆行无忌。”周恩来列举了一战后欧洲的种种黑幕:俄国因为实行共产主义,招致列强之惧。临近俄国的小国,乃不得不受诸列强的指使,供其牺牲。德以新败之邦,英法思重惩之,以防其再起,于是严限军备,重索赔款,致德人无发展之余地。然而,英法并不以此为满足,在处理有关德国领土问题上,列强实行双重标准,毫无公平可言。
战后,俄、德问题成为“西欧政治家所最焦心凝神者”,协约国对德采取“强压”,对俄实行“固拒”。然而,成效适得其反,“强压”的结果是“已遗德人仇视之心理。”;“固拒”使协约国的步调已失一致。周恩来据此预测道:“故俄祸在目前,德祸在将来。”“今后之趋势,俄与西欧思想之冲突,德与西欧实质上之冲突,非易平之事也。”况且祸乱问题,并非仅限于俄、德两国。战后,英、法成为西欧的代言人。“今之西欧,一英法争雄之地也。两国同以为是者,他人不得以为非;两国同以为非者,他人不得以为是。两国果异其趋者,则拥其他各国赞同之意见以为抗,或折中而定之,或竟屈一方以从之,常不易得其平也。”在英法的主宰、操控下,争城夺地的大小战争在欧洲不断上演,导致欧洲各国纷争不已。周恩来所设想的战后欧洲“和平之望,终难期诸长久”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周恩来通过考察西欧各国的工人运动,敏锐地意识到劳动阶级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正在崛起。他在报道1921年春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的开篇写道:“二十世纪开幕以来,世界之劳动问题,几成为社会上最切要之事项。劳动界一举一动,其关系于社会上之安宁进步,几有举足轻重之势。”周恩来列举道:俄以劳农阶级当政,西欧各国劳动界列席议会,与闻政治,管理生产事务,亦日见进步。而巴黎和约签订后,世界劳动问题且特开国际会议,图解决焉。重视劳动问题,成为世界潮流。同时周恩来指出我国也将不能置身于潮流之外:“故我国既不能无劳动之人,则今后之影响与变化,吾决不能自外。”
为了使中国工人觉醒和团结起来,周恩来以英国资本家对我国工人施虐待、役牛马,而对本国工人则有所忌惮为例,分析其原因是“劳动界有组织与无组织之分也”。劳动界之组织起,工人权力乃得反制资本家之死命。他呼吁我国有思想有能力者起来帮助工人成立劳动者的组织:“国内达人,果视劳动问题不甚切要则已,否则组织之引导,智识之诱进,是终不可以袖手旁观,听其自生自灭,使顽钝之民众,与今日不可遏止之世界新潮流接触,伏将来无穷之隐忧也。”周恩来已预测到中国工人阶级终将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吸引了列强的目光。华盛顿会议的主角为英、美、日、法、意五大强国,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为太平洋事务,此与我国关系甚重。但中国在会上的角色则显得尴尬,在似主似仆之间。周恩来分析,按道理来说,以关系太平洋问题,我实为主;但列强对我国态度,又是一回事:美国预示我国将参与太平洋议事日程,日本、英国目中无人,视我国为其仆,欲使中国俯首听命,屡次声言必须先行解决好我国的内乱问题。周恩来感慨道:夫等一国际会议耳,而国际间之地位与关系,已差别不同如是,是开会后其表现于世之状况,亦未必能与吾人以若何满足之感。差别不除,而欲其能公开讨论,平等解决,是尤为难于上天之想。周恩来预测:“吾为此言,吾非好作杞忧,以吾近日居欧之观察,颇觉此次会议不但去吾国之希望之甚远,且将有与吾人意见极反之结果出现于世。”
会议的结果不幸被周恩来言中。华盛顿会议上,五大列强在商讨有关中国的问题上互不相让,周恩来写道:“观之昔日之巴黎和会,一列强分赃之会议也。今日之华盛顿会议,一斗角钩心之会议也。”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最终列强达成妥协,侵略中国的方式从以前划分势力范围转变为共管中国、利益均沾,从此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四、结语
周恩来登载在天津《益世报》上的旅欧通讯,给国人打开了一扇窗口,使国人了解战后欧洲真相,知道中国所处的危险局势,以及世界的大势所趋。这些振聋发聩的通讯报道,促使国人猛醒,彰显了周恩来新闻素养之高超。既有客观冷静的分析力,也有前瞻敏锐的洞察力,还有语言使用的把控力,值得当下新闻工作者向其学习。
[责任编辑:马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