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吸烟状况调查分析

2018-08-30熊丽娜林鑫蔡黎刘翔李树菁童叶青林金国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吸烟率吸烟者公共场所

熊丽娜, 林鑫, 蔡黎, 刘翔, 李树菁, 童叶青, 林金国

2013年WHO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指出,烟草是导致全球可预防死亡的首要死因;同时,全世界影响健康的前10大危险因素中,吸烟排在第4位[1]。有研究显示,被动吸烟与癌症、心脏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有关[2-3],并且被动吸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首要原因[4]。中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生产和消费均占全球1/3以上。为及时掌握武汉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吸烟状况及对控烟知识的知晓程度、对吸烟行为和控烟措施的态度,本研究对武汉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开展了相关调查,以期为公共场所控烟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2016年9月在武汉市及部分区疾控中心预防性体检门诊办理健康证明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入选标准:调查对象思维清晰,能够如实回答问题,且知情同意。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 248份,回收1 248份,应答率100.00%。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合格问卷1 200份,有效率为96.15%。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且经专家审核通过的调查问卷《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吸烟情况调查问卷》,在各体检中心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研究对象,由经统一培训后的调查员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

1.3 调查内容

①人口学信息:包括调查对象性别、年龄、工作类型、民族、学历、婚姻状况、月收入等;②吸烟相关行为:包括尝试吸烟、吸烟、现在吸烟以及戒烟情况,对吸烟者调查其吸烟支数和尼古丁依赖情况;③吸烟和控烟有关的知识;④对吸烟行为和控烟措施的相关态度。

1.4 相关定义

吸烟者:为调查时曾吸100支烟者,无论现在是否吸烟;现在吸烟者:指已吸够100支烟,而且过去30天内正在吸烟的人,无论是否每天都吸;戒烟者:到目前为止吸够了100支烟,但过去30天不再吸烟者;被动吸烟:指不吸烟者或已戒烟者吸入别人产生的烟雾每周≥1天、每天超过15分钟者。

1.5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建立数据库。调查数据经校对并经逻辑查错证实无误后,采用SPSS 13.0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对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户籍、月收入与调查者吸烟情况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及吸烟率

本次调查的1 200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其中男性509人,女性691人;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33.43±11.90岁。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总吸烟率为28.75%,除婚姻状况、居住属性外,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户籍、收入的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n,%

2.2 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量

2.2.1开始吸烟的年龄调查结果显示,吸烟者中,女性开始吸烟的最小年龄是15岁,男性为10岁;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是18.92±4.38岁,其中男性是18.49±3.82岁,女性为21.59±6.38岁;男性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低于女性(t=9.75,P<0.05)。

2.2.2吸烟量吸烟人群中,平均每天吸烟最多为40支,最少为1支,平均为13.51±7.62支。其中男性吸烟者的日平均吸烟量为13.82±7.43岁,女性为9.20±5.33岁;男性每日平均吸烟量高于女性(t=2.97,P<0.05)。

2.3 被动吸烟情况及周围环境吸烟情况

2.3.1被动吸烟情况在855名不吸烟人群中,507人(59.30%)处于被动吸烟状态,190人(22.20%)明确表示自己没有接触二手烟;被调查的1 200人中,433人(36.10%)表示每天家里都有人吸烟。

2.3.2周围环境吸烟情况本次调查涉及了被调查者周围环境室内吸烟状况,包括家庭禁烟情况、工作场所室内吸烟状况及公共场所吸烟情况。调查显示,有573人(47.80%)有家庭禁烟的规定,但家庭全面禁烟率仅18.90%(127人);过去1个月内,在工作场所看到有室内吸烟情况的有591人(49.25%),看到公共场所室内有人吸烟的有908人(75.67%)。

2.4 戒烟情况

在273名正在吸烟的人群中,有128人(46.90%)过去戒过烟;有129人(47.30%)表示会戒烟,有56人(20.50%)明确表示不想戒烟;过去12个月内看过病的121人正在吸烟人群中,有68人(56.20%)表示医护人员曾建议戒烟;已经戒烟者中,戒烟时间最长的19年,最短的为5天。

2.5 控烟态度及与吸烟有关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对象对吸烟可以导致卒中、心脏病发作及阳痿的知晓率不高,对被动吸烟可以导致儿童肺部疾病和成人肺癌的知晓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7.0%和79.7%;通过提高烟税来控制烟草消费的赞同率为51.0%,提高烟税增加的税收用于社会医疗保险或烟草控制研究活动的赞同率为79.7%。不同吸烟状态人群对被动吸烟会导致儿童肺部疾病、被动吸烟会导致成人肺癌等健康知识及控烟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控烟态度及吸烟有关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

2.6 影响吸烟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将可能影响被调查者吸烟情况(1=吸烟者,0=非吸烟者)的性别(1=男,0=女)、年龄(岁)、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婚/丧偶,4=其他)、文化程度(0=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职高/中专,3=大专,4=本科及以上)、居住地(1=中心城区,2=远城区城镇,3=远城区农村)、户籍(1=城镇,2=农村)、月收入(0=<2000元/月,1=2000~3000元/月,3=3000~5000元/月,4=5000及以上)纳入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α入=0.10,α出=0.15),对无序多分类变量设哑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大、中心城区、文化程度低是影响吸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吸烟情况与各因素之间关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吸烟率为28.80%,其中男性为54.00%,女性吸烟率为10.10%;总吸烟率均低于2002年全国公共场所人群吸烟率(35.50%)[5]、2007年青海省(38.70%)[6]及2009年北京市(42.20%)[7],但高于2008年南京市(28.30%)[8]、2012年安徽省庐阳区(27.70%)[9]及上海市金山区[10]的吸烟率;但女性吸烟率却高于2002年全国女性吸烟率(3.60%)水平[5]和南京市女性吸烟率(4.20%)水平[8]。这说明武汉市公共场所吸烟率仍然较高,尤其是女性吸烟率居高的情况不容乐观。不同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之间,各人群的吸烟率也存在差异(P<0.05),调查结果提示,教育程度越高,吸烟率越低;而收入水平高的人群吸烟率也较高,这在某程度上表明,收入水平高的人群,可能更有经济能力去用于烟草消费。多因素分析提示,男性、高年龄组、中心城区、文化程度低是影响吸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明武汉市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应更有效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来针对上述特征的人群,全面推行控烟活动。

不吸烟的人群中,有59.30%的人处于被动吸烟情况,这高于2002年全国调查水平(51.90%)[5]。家庭全面禁烟率低下,工作场所室内、尤其是公共场所室内看到的吸烟率很高,由此可见,公共场所禁烟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被动吸烟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应加大公共场所的控烟力度。

正在吸烟的人群中,只有20.50%的人明确表示不想戒烟,有46.90%的人过去戒过烟,表明有将近半数的烟民有戒烟意愿,却因为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戒烟失败。因此,在控烟过程中,应同时帮助戒烟者戒烟,健全戒烟服务体系。鼓励、指导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立规范的戒烟门诊,提供临床戒烟服务。加强戒烟服务公共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戒烟门诊协作网络,加强合作交流,推动资源共享。通过微博、短信、12320卫生公益热线等载体,免费提供简便可行的戒烟建议和各种戒烟服务信息。通过采取一定的干预行为,为戒烟者创造的良好戒烟环境,从而提高戒烟的成功率。

调查对象对吸烟可以导致卒中、心脏病发作、阳痿等疾病的知晓率较低,但对于被动吸烟可以导致儿童肺部疾病和成人肺癌的认知率较高,表明调查对象对吸烟引起的疾病认知大多数局限于呼吸系统疾病,而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认知多低于60.00%,这与现有结果研究一致[11]。表明多数人对吸烟危害的理解较为片面,导致控烟的觉悟与动力不足。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应强调吸烟危害的多样性,加强控烟健康知识的传播,促进烟民对烟草危害的认知转变,从而改变吸烟行为。

本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市从业人员的控烟工作依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武汉市控烟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困难。《武汉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不够完善。《武汉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166号令)是2005年颁布实施的,其禁烟场所的范围、禁烟标准等方面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政府令难以满足公共场所的控烟要求;同时,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目前,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仅200余人,相对分布于各行业单位的广大“烟民”而言,监督执法队伍可谓是“势单力薄”,因而仅靠卫生监督部门进行控烟执法是十分艰难的;有些公共场所禁烟的阻力很大。由于酒店、餐厅、网吧等场所的经营者担心禁烟会影响其经济效益,常放任从业人员及消费者在此吸烟,因而在这些场所开展禁烟的阻力很大;公众对控烟认识严重不足。大多数人通常只是将吸烟当做一种“自愿选择的不良习惯”,而不理解烟草的高度成瘾性以及吸烟危害的多样性和严重程度。

根据这些现状,建议尽快启动并出台《武汉市控制吸烟条例》,规范公共场所吸烟行为。大力开展公共场所控烟宣传和健康教育,加大烟草危害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构筑戒烟健康行为,创建无烟环境。完善戒烟服务体系,提高戒烟服务。在全市综合医院建设规范化的戒烟干预门诊,提供戒烟咨询服务。在全市开展城市与农村居民烟草流行状况与吸烟行为监测。同时,针对武汉市女性吸烟率居高的情况,应更进一步了解其吸烟率偏高的社会因素和可控的个人原因,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干预。公共场所控烟活动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措并举,才能为创建武汉市无烟城市提供基础,为公众健康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吸烟率吸烟者公共场所
神数据
韩国吸烟率大降,多亏烟涨价
公共场所隐私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吸烟者更易腰腹肥胖
吸烟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HIV感染者吸烟率高
No Smoking请勿吸烟
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应对
广东:免费WiFi 3年内全省都有
每天1根烟,心脏病风险增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