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8-08-29张竞文
【摘 要】 本文在对2014年流动人口福建省数据进行监测基础上,分别从个体特征、就业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出发重点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过程中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参保偏好,并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以改善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参保困境,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民工更好地实现市民化转变。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医疗保险 参保行为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涌现出一批从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农民工”进入人们的视野。学术界普遍以1980年为界限,将其分为传统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前者指1980年前出生并脱离对土地的依赖直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后者为“80后”和“90后”,他们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但在城镇务农的劳动者(郑功成,2002)。农民工因其非工非农相较于城市居民存在异质性,他们流动性强、收入低、长期处于城市与农村的夹缝中,其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有效保障。
据《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农民工总数达2.8亿,其中, 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仅为21.3%,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农民工主体。新生代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普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这些行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工时较长,因此患职业病的概率也更高,医疗服务对农民工群体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农民工的健康生活水平息息相关,而且能够促进劳动力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医保类型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公费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虽然我国医疗保险种类多样且涉及内容较为全面,但纵观目前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情况,其参保的积极性不高、参保行为滞后于参保意愿等问题层出不穷,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参保决策,考察农民工的参保行为十分重要。
国内关于农民工参加醫保的研究成果颇丰,汤兆云(2018)通过比较了传统农民工和新一代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选择,发现在选择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两代农民工还没有发生代际差异;刘珍玉(2013)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研究证实新生代农民工存在权利意识薄弱、认知水平低等问题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参保率低;苏晓芳等(2017)从流动人口个体特征作为出发,考察哪类流动人口参加医疗保险的意愿更为强烈,认为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工作特征及社会特征会显著影响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的参与意愿;祁翔(2011)具体分析哪些因素会对农民工医保选择产生影响,结论是农民工的经济条件、健康状况、对医保方案的期望等都对农民工选择医疗保险产生显著影响;据上所述学术界对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积极的讨论,本文着重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内容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国家卫计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基于研究目的,本文以福建省为例,样本容量为4126,监测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控制变量主要有:职业、就业身份、是否愿意接受职业病防治相关的健康教育以及是否有长期居住打算。
据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男女比例相对均衡,男生所占比例较大,比女生高出12.2个百分点,其中主要集中在20-29岁,占总样本的36.1%,从整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水平普遍偏低,其中取得初中和高中学历的农民工占总体的80.6%,有将近一半的农民工家庭每月总收入在4500元以下,收入普遍不高,他们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其比重占总体的39.6%,外出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务工经商,其流动的主体时间段为4年或者更短,整体呈现出流动的短期性。
(二)研究内容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在我国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农民工群体处于重要而关键的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农民工群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他们所从事工作的环境较差,劳动工时长,收入低,生活条件艰苦,面临较大的职业风险,更加容易收到疾病的侵扰,加之他们亦工亦农的特殊身份,长时间处于城乡的夹缝中,其正当权益常常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医疗保险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民工的职业风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有助于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那么,农民工参与医疗保险的现状如何?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哪种医疗保险?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选择?基于此本文定焦于福建省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建立多元logistic 模型,从个体特征、经济水平、就业情况等方面出发考察对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及工伤保险的影响。
三、新生代农民工医保参保行为及影响因素
(一)新生代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行为
本文将本地居住的社区“是否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作为衡量农民工是否参与医疗保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数据调查显示,仅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农民工建立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其中建立健康档案的农民工仅占总体比重的20.2%,绝大多数农民工对居民健康档案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
目前,农民工可选择的医疗保险有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公费医疗保险及商业医疗保险。其中农民工所参加的医疗保险项目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占据前三。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相比于其他群体他们面临着更高的职业风险,参加工伤保险使农民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职业风险。由于大部分的农民工都参加了新农合,故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影响因素。
(二)新生代農民工医保参保行为影响因素
通过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决策与自变量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P<0.05)。其中,年龄、婚姻状况以及接受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情况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选择上有显著影响,农民工选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性别、就业身份、长期居住情况及接受健康教育情况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年龄、家庭月收入和婚姻状况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和户口性质对农民工选择城职保之间没有相关性,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农民工的教育程度都较低,其户口大多数仍为农业户口,单纯依靠这些自身因素,很难有不同的选择能力。相较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工伤医疗保险的影响因素中,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存在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和年龄与农民工选择工伤医疗保险之间存在负相关。
四、结论和讨论
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数据,本文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性不高,文中将本地居住的社区“是否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作为衡量农民工是否参与医疗保险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显示,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农民工建立了健康档案,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不清楚是否建立了健康档案,或者没有建立健康档案,由此可以看出,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依旧普遍偏低。在不同种类医疗保险选择中,排在前三位的新生代农民工医疗保险分别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中,农民工主要参加涉“农”医疗保险,其他不论哪类医疗保险的参保率都较低。
对于影响农民工医疗保险种类选择的影响因素方面,本文重点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农民工医疗保险决策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个人因素、就业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其选择医保的行为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年龄、家庭月收入对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都有显著的影响,年龄越大越倾向于选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选择工伤保险的可能性则会降低,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民工越倾向于选择职业风险低的工作,反而会降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意愿,婚姻状况与参加工伤保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婚姻状况会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参保情况,这有可能是因为已婚者更向往稳定的生活,希望通过参加工伤保险能更好的降低职业风险,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显著的影响,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整体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职业风险较低的工作,因此相比于工伤保险他们更愿意选择其他种类的医疗保险,此外在本地居住时间越长的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参加医疗保险。
据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可考虑将多种医疗保险相结合的模式,并充分考虑农民工个体的多样化特征,此外,工伤保险和其他保险相互补充,譬如可以尝试引入商业保险,提高工伤保险对农民工的保障水平,将患工伤的农民工受到的损害尽可能降到最低;重点关注转移接续问题,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流入地乡村和流出地城镇间的医疗保障制度的转移接续,在目前情况下,针对不同情况的农民工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险,让农民工群体的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是实现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 符定莹等.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医疗保险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成都市的调查数据[N].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63-68
[2] 李培林.流动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北京:社学研究,1996 (04):42
作者简介:张竞文(1992-),女,甘肃定西,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