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烟草制丝加工工艺的分析

2018-08-29杜牧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5期

杜牧

摘 要:目前卷烟工艺的发展趋势已由过去的注重提高产能、降低消耗,逐步向稳定和提升产品内在品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转变。国内多家烟厂现已着手研究对所采用的制丝工艺进行改进的可行性方案,力求探索出符合自身需要的新型烟草制丝加工工艺。“精细加工”的理念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细化加工也正是新型烟草制丝加工工艺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配方打叶;叶片及叶丝的分类加工;叶丝配方

中图分类号:TS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5-0246-02

1 配方打叶

打叶复烤时进行配方打叶,减少了制丝线上叶组配方的调整频率,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所形成的成品烟包到制丝线上也适合运用同一工艺技术、加工方式进行处理。根据制丝工艺烟叶原料二次配方的要求,红河卷烟厂把十余个等级的具有相近或相似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的把烟烟叶进行配方混合贮存加工。红河卷烟厂一条打叶复烤线设有4组烟叶混料柜,可进行最大批次配方量为480吨的烟叶预配,满足两条打叶复烤线每天20h的生产[1]。混料柜进料方式为条播式布料,各等级的烟叶在混料柜中分层布料、出料时按截面出料,从而实现物料的均匀掺混。大贮量烟叶混料柜的应用,消除了同一批次的烟叶原料中由于产地、收购时间不同所带来的均匀性差异,确保最终成品卷烟内在品质的稳定。

2 分类加工

传统制丝工艺是目前行业内通用的加工模式。卷烟原料配方在投料时即已确定,通过片烟投料、分切、松散回潮,对整个配方的叶片按顺序进行加料、贮存、烘丝、加香处理。传统制丝工艺用相同的设备及工艺参数加工同一批次中不同等级的烟叶,忽视了烟叶的个性化差异,无法实现对一个叶组配方中不同等级的配方原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这样可能造成有的配方成份被过度加工,或者有的配方成份达不到理想的加工要求。原料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红河烟厂新型制丝线采用了分类加工方式,实现制丝精细化。个性相近或相似的把烟烟叶进行配方打叶后,形成几个加工类别在配方库中贮存。生产需要时,从配方库输出的烟包按类别投入制丝生产线(一条制丝线的叶片可能有三个类别),然后根据各类别中片烟原料的共性,有针对性地分类进行加料、贮存、烘丝处理。制成的成品叶丝,按类别在各自相应的贮丝柜中贮存,等待按比例掺配,最后才形成某一牌号的卷烟成品烟丝。具体的制丝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在新的制丝工艺中,不但运用了片烟在线真空回潮、高温管式膨胀干燥等新技术,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滚筒式薄板烘丝模式。在叶丝的膨胀、干燥段,不同类别的烟丝根据烟叶个性化特点,可采用高温管式干燥,有效祛除青杂气,提高烟丝填充能力;或可采用滚筒式烘丝,保留和提升烟丝的香气;或可采用回潮后叶丝先经高温管式干燥处理、然后再进滚筒式烘丝机的组合模式,以采纳这两种加工方法的优势,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3 叶丝配方

分类加工处理的成品叶丝,按类别以寻堆布料的方式进到相应的贮叶丝柜(两条制丝线共6组贮叶丝柜),然后根据卷烟品牌对叶丝组份的配方要求,各类叶丝按设定比例出柜掺配,经烟丝松散装置松散,与成品梗丝、膨胀烟丝混合后进行加香处理,最终形成成品烟丝进贮丝柜贮存待用[2]。

叶丝配方工艺可在贮叶丝环节单独进行生产管理。各分类贮叶丝柜上均设有先进的物料监测装置,实时监控各柜内叶丝存量情况,当存量低于设定值,相应的叶丝加工线及时给予补充,确保后续叶丝配方的需要,实现制丝生产过程柔性化。

运用叶丝配方技术,不同类别的叶丝,按不同的比例掺配、加香后,即可形成不同的卷烟品牌的烟丝,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反应,既能满足规模化批量生产的需要,也能适应个性化小批量生产的要求。

红河卷烟厂新型制丝的加工模式非常适应该厂单品牌卷烟的生产。通過配方打叶、分类加料、分类烘丝、叶丝配方,既提升和稳定了产品质量,又能适应规模化、定制化的生产需要。

长沙卷烟厂制丝工艺较红河卷烟厂又有很大的不同。长沙卷烟厂新型制丝线的特点是:传统工艺与创新工艺并存;两次加料;叶片及叶丝的分类加工。

4 传统工艺与创新工艺

长沙卷烟厂新型制丝线工艺设备布局为叶片、叶丝处理线两头、两尾双线设置,既能够按传统工艺生产,也能够确保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产品品质的条件下,实施针对原料进行精细化加工的创新工艺,可实现柔性生产组织。能够满足多品牌、多系列产品生产以及规模化、定制化生产的需要。传统工艺与创新工艺并存的生产方式实现使新、老工艺逐步过渡,保证产品风格连贯、稳定。在此,主要阐述创新工艺。

根据牌号配方的要求,从配方库输出的烟包按等级、类别顺序进入制丝生产线。分切后的烟块经松散、回潮、按等级分别加入第一次料后(子配方加料),再按类别进行第二次加料。个性相近或相似的等级的烟叶分类预混(一条制丝线的叶片可能分成四个类别)、分类贮存、分类烘丝处理。制成的成品叶丝以条播布料的方式进入同一个叶丝预混柜中,进行初步混合,再与成品梗丝、回用烟丝混合后进行加香处理,最终形成成品烟丝进贮丝柜贮存待用。具体的制丝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创新工艺比较传统工艺而言,因其对制丝生产已由传统的结果控制转为过程控制而有针对性地加工原料,因此产品质量高。创新工艺设计工艺路径多样,设备工艺参数可调范围广,生产组织灵活,能满足卷烟品牌创新研究的要求。但由于原料等级、类别较多,生产组织的难度较大。

5 两次加料

第一次滚筒式松散回潮加料,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弥补原料的缺陷而对配方中的每一个等级(即子配方)进行加特殊料处理,使料液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比如,某一子配方糖份偏低,需通过加料补充糖份;某一子配方烟碱偏高,需配置料液降低烟碱;某一子配方化学成分协调,不需要通过加料来补充糖份和降低烟碱。按传统工艺生产,这三个等级的烟叶在一个配方中加同一种料液,无法达到有针对性地处理的目的,通过子配方加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子配方加料后,根据分类需要再进行第二次加基料处理,提高了叶组配方的功能。加料后的叶片按类别进入预混柜使一类中的子配方混合均匀,再按类别进入相应的贮叶柜贮存。

采用子配方加料后再分类加料的工艺,已从单纯的烟叶等级搭配深化到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各项品质因素的科学组合,提高了配方设计的技术含量[3]。采用此工艺,既能有针对性地对叶片配方的组成成分进行糖、碱等平衡处理,又能提高叶片加料的均匀性,有利于料液的充分吸收。但子配方加料同时也增加了生产组织的难度,降低了设备的有效作业率。

6 分类加工

两次加料后某一牌号卷煙的叶片被分成了几个类别,根据烟叶的特性,可用同样的设备用不同参数加工;也可分别进行高温管式膨胀干燥或滚筒式烘丝处理。对低档类烟丝采用高温管式膨胀干燥,有效祛除青杂气,提高烟丝填充能力;对高档类烟丝采用滚筒式烘丝,保留和提升烟丝的香气。

长沙卷烟厂新型制丝的加工模式,通过子配方加料、分类加料、分类烘丝、柔性生产的方式,提高了原材料的使用价值,改善、提高了产品的内在质量,适应该厂多品牌卷烟的生产要求。

7 结语

制丝作为卷烟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加工水平直接关系到卷烟产品的内在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制丝工艺的技术创新研究。红河卷烟厂和长沙卷烟厂作为各自拥有“红河”和“白沙”这样一个中式卷烟的初步代表性品牌的烟草加工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多年的实践,经长期的考察、实验、多次的技术交流而确定的的新型加工工艺,体现了精细化加工和柔性化生产的特点,在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同时显示了中式卷烟的产品风格,增强了自己的卷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国内多家烟厂现正根据自己的原料及产品结构特点积极进行着深层次的卷烟工艺研究。只有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特色制丝工艺,提升中式卷烟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淑梅.关于卷烟制丝工艺质量控制的要点分析[J].财经界,2013,(09):69-70.

[2]李莹.浅谈烟草制丝工艺质量控制要点[J].门窗,2013,(09):95.

[3]宁红雁,张延荣.烟草加工工艺质量管理措施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