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图书馆中的传播和弘扬
2018-08-29王秋菊
王秋菊
摘 要:图书馆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承担着保存、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本文结合传统文化在我县的阅读推广现状,分析图书馆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担当和使命。
关键词:传统文化 图书馆 传播 弘扬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8-00-01
《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能够让古代经典诗词深深的印在国民大众的脑海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而由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节目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从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可以看出,这档节目唤醒了很多人的记忆,激发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可以上溯到5000—7000年以前,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创新、继承、弘扬。在封建时代的全盛时期,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当然,在近代,我们的传统文化业遭遇到了质疑,“五四运动”开辟了全面彻底地否定儒家文化的进程,对传统的否定由政治层面进入文化层面。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激进的反传统主义逐渐退潮,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得到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复兴的过程。
一、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播的现状
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沉浸在西方文化中的人们感到了空虚、迷茫和焦虑,道德价值观和理想信仰的缺失,使得传统优秀文化的回归成为了时代的急切召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展、演化的历史,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呈日益多元化趋势,不同文化的冲突、价值观的碰撞、道德选择的困惑日益激烈,一些优秀的、传统的美德逐渐被淡忘,人们的思想道德观所发生的变化令人堪忧,文化传承面临着严峻考验。现在很多人明显地表现出对本土文化严重的“营养不良”,与之相关的是大家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取向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
二、图书馆担当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
图书馆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文明的传承者和教育的实践者,在继承、发扬、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全省公共图书馆在传承文明、教育群众、引领风尚中的重要作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古老书院在现代图书馆中焕发青春,让藏在图书馆的文献典籍利用书院走进百姓,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能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山东省文化厅决定,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各级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茌平县图书馆认真贯彻落实省文化厅的《决定》,建设尼山书院,布置国学讲堂、道德展室、国学阅览室、文化体验室和文化活动中心,各文化室都配备了相应的多媒体等电子设备,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传统文化在茌平生根发芽。
几年来,图书馆开展公益讲座,选择的题材往往是百姓喜闻乐见的选题,与县文联联合举办的《道德大学堂》、《读书会》在开展公益讲座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讲座之中,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地植入到百姓脑海,进而铸造心灵、启迪心智、提升品位。茌平县图书馆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办各类读者活动,如每周一期的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讲堂,书香茌平全民阅读等。全县广大中小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打开传统文化的华美殿堂大门,守住民族的精神和文化。
三、弘扬传统文化新举措
1.立足图书馆优势,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社会上形成的功利主义思潮一味重视应试教育,使家庭和学校教育出现了重科学而轻传统、趋功利而淡人文、偏智育而轻德育、唯成绩而轻品行等误区,使中小学生很少接触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图书馆作为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共同承担了素质教育之重任。正如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说:“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教育机构,第一是图书馆。”图书馆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面对未成年人传统文化严重缺失的状况,图书馆应当承擔起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缺位的重任,大力发掘、提炼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采用“寓教于乐”的教育引导模式、用“润物无声”的教化方式,在宣传、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引领成长、塑造未来,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贡献。
2.以人为本,采取精耕细作型的导读模式
图书馆是群众的大书房,在书目选择方面,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注重一些优秀的传统书目的推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广泛征询他们的意见,采集既有教育意义而又生动有趣、深受少儿读者喜爱的文献资料。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的不同心理特征与不同阅读兴趣,采用精耕细作型的导读模式,循循善诱,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从盲目热衷外国漫画到国产漫画,再从漫画到名著的回归。
3.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以活动促进教育
我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图书馆应努力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努力使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项教育内容、一种活动载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同时,山东省文化厅在全省实施“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结合免费开放、专家讲坛、古籍保护、阅读朗诵大赛等业务,先后开办了“道德大讲堂”“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传承文明、教育群众、引领风尚中的重要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五千多年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民族在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图书馆作为保存、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有责任和义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凌波.立足基本馆藏 突出特色馆藏――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之我见.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1)
[2]孙风玲.图书馆文化构建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