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交叉并网供电模式的探讨
2018-08-29张帝
张帝
摘 要:城轨车辆的运行,需借助电力资系统而实现。建立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交叉并网供电模式,有助于提高供电的连续性及稳定性。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类型,并对系统的负载及供电需求进行了分析。重点从并网模式的设备配置、控制方式、参数设计、整流器与逆变器的控制四方面,对该模式的实现方案进行了总结,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關键词: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交叉并网供电模式
中图分类号:U2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5-0051-0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不断加大,交通领域对车辆可靠性的要求逐渐提升。电力能源,是城市轨道车辆运行所需的主要能源。根据供电系统及供电模式的不同,电力能源的供应效果同样不同。实践发现,将辅助电路AC 380V以及DC 110V,应用到城轨车辆辅助供电交叉并网供电模式中,可有效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对上述模式的实现方式加以研究。
1 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供电模式
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供电模式,包括交叉供电、扩展供电,以及并网供电三种[1]。不同模式的特点及实现方式如下:(1)交叉供电:该供电模式下,车辆中,每个辅助变流器,均需单独对某一负载进行供电。此时,如变流器出现故障,负载的功能将无法实现,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同样会有所下降。(2)扩展供电:该供电模式下,车辆每个辅助变流器,均需对相应单元的中压负载进行供电。采用上述方式供电,如变流器出现故障,隔离故障逆变器,会立即将供电接触器进行扩展。进而确保故障范围内的负载,能够继续稳定的运行。(3)并网供电:该供电模式下,城轨车辆中,辅助变流器均需由母线供电。当变流器出现故障后,将其自供电系统中断开,负载则仍能够稳定的运行。通过对三种供电模式的对比及分析发现,将交叉并网供电模式,应用到城轨车辆的辅助供电系统中,将能够更大程度的满足车辆的运行需求。
2 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负载与供电需求
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对负载容量、电源容量,以及负载类别的需求如下:
2.1 负载容量需求
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对负载容量的需求,与其电机容量需求存在一定的联系[2]。在系统无故障的前提下,电机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P=P1×Q×K/(102×3600×9.8)/φ/φ
上述公式中,P代表电机的容量,P1代表全压(通常为2000Pa),φ代表全压效率(通常为0.7),K代表容量系数(可取值为1.2),Q代表风量。车辆运行过程中,如逆变器同时运行,电机的供电,将产生一定的损耗。计算系统的负载需求时,应充分考虑到上述问题。本课题所选的车辆,空压机排气量,为1.5m3/min,压缩指数为1.4,排气量转换,为1.667kPa/s。结合上述参数及公式,既可计算出辅助供电系统的负载容量需求。
2.2 电源容量计算
本课题所选车辆为火车,负载供电电压,以三相电压为主。车辆的负载类型较多,电机、逆变器、油泵、通风机等,均属于重要负载。以主逆变器为例,该元件的功率为8kW,负载系数为1。通过对该元件有功功率的观察发现,根据季节的不同,元件的功率参数无显著差异,功率因数均为9.4。但如考虑到所有元件的负载及容量,冬季与夏季,辅助供电系统的电源容量需求,则有所差异。假设逆变器的效率,为0.96。则系统冬季的电源需求,为80.6kVA,夏季,系统的电源需求,为82.7kVA。按照上述需求,确定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负载既可。
2.3 负载类别设置
不同车辆的安全等级不同,因此,车辆的负载,同样应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如DC 110V、蓄电池的供电不允许停电,则可将车辆的负载,划分为“控制系统”、“故障系统”两种。如在同样的条件下,供电允许暂停。则可将车辆的负载,分为“照明灯具”、“游客信息系统”等部分。部分乘客出行,常携带小功率的电器(如:手机、平板电脑)。此时,供电系统应与AC 220V/50Hz为主,以满足乘客的需求。辅助供电系统交叉并网供电模式设计过程中,应借助上述分类设置模式,对负载进行分类,以针对性的满足不同负载的不同需求。
3 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交叉并网供电模式的实现
为提高城轨车辆供电系统供电的稳定性,有关领域应采取以下措施,使交叉并网供电模式得以实现:
3.1 交叉并网供电模式设备配置
为满足交叉并网模式下,车辆各负载的运行需求。本课题将该模式下的设备,分为了负载、辅助变流器、高压电气箱三种。
本系统所设计的供电模式设备配置方式下,共包括负载4个、辅助变流器4个,高压电气箱1个[3]。其中,2个负载,需直接与4个辅助变流器相互连接。而另外2个负载,则需与中压母线接触器相互连接。经中压母线,实现与辅助变流器的连接。辅助变流器,需经辅助母线,与各个负载相互连接。上述设备配置方案,充分整合了交叉供电模式,与并网供电模式。使得两者的优势,得到了共同的体现。当辅助变流器出现故障后,中压母线接触器,可代替其发挥作用,确保负载仍能够得到供电,确保其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
3.2 交叉并网供电模式控制方式
3.2.1 正常运行时的控制方式
当车辆辅助供电系统无故障,且能够正常运行时,辅助变流器对负载的控制方式如下:(1)将车辆激活,启动网络,对变流器进行检测。如发现某变流器的网压信号,在DC 900V一上。则表明该变流器,处于待运行状态。此时,将中压母线接触器闭合既可。(2)当车辆激活后,辅助供电系统,需在收到“辅逆正常”的信号后,方可启动网络。反之,辅助变流器则无法启动。(3)当TCMS收到系统所提供的反馈信号后,可立即停止运行[4]。此时,其余变流器,则可相互沟通,形成一个网络,确保供电的过程能够连续进行。需注意的是,当闭合指令发出后,继电器的线圈,会随之作出动作。进而作用于开关,使其开启或闭合。因此,为确保辅助变流器能够对负载进行控制,确保开关性能无异常是关键。
3.2.2 故障运行时的控制方式
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类型较多。其中,通讯故障、网络故障、短路,均为较为严重的故障。以通信故障为例,当该故障发生后,辅助变流器的运行,必然会受到阻碍。此时,为确保供电能够连续进行。系统网络,应默认辅助变流器损失。在此基础上,将其负载减少。以确保负载能够被分配给其余辅助变流器,使负载能够正常运行。再如网络故障,车辆网络故障发生后,运行将无法进行。此时,需通过紧急牵引的方式,作好故障准备。紧急牵引期间,车辆会经中压母线,将信号传递给接触器箱。进而使辅助变流器,能够被隔离在供电系统之外,使其能够在隔离状态下运行。
3.3 供电系统的参数设计
为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确保电压能够连续供应,保证整流装置能够灵活使用是关键。当网压为25kV时,将额定电压,设置为AC 400V较为适宜。当网压为19kV-29kV時,将额定电压,设置为AC 304V-AC 464V较为适宜。上述设置方式,能够有效满足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运行,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整流装置,为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装置的输出功率,一般为逆变器以及负载的容量之和。考虑到供电系统的供电容量,受季节的影响较大。因此,参数计算过程中,应计算出不同季节负载,以及绕组的容量,方可得出供电系统整流装置的最终容量。
3.4 系统整流器及逆变器
3.4.1 整流器控制方案
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中应用的整流器,以PWM整流器为主。为确保整流器能够稳定运行,对其电压、PWM波以及电流进行控制是关键。以电流的控制为例,电流控制的关键,在于对相位以及幅值进行控制。对此,有关人员可将PWM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及其标准电压进行对比。如两者之间存在差值,则需将差值,输入至PI调节器当中。并根据PI调节器所显示的正弦波以及余弦波信号,对电流进行优化控制,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4.2 逆变器控制方案
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中,逆变器所使用的PWM技术,与整流器技术恰恰相反。对于逆变器而言,其元件的开通与关闭,均需在交流电的控制下实现。为避免谐波的存在,对逆变器的性能造成影响。建议采用滤波器,将谐波去除,以增强逆变器的性能。电压反馈控制,为逆变器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对此,有关人员可将反馈电压,与正弦调制信号进行对比。进而对电压波形进行控制,提高系统电压的稳定性。
3.5 系统设计效果
为判断上述设计方式,是否能够达到提高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供电稳定性的目的。本课题采用仿真实验的方式,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观察。本文所用仿真软件,以multisim软件为主。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观察发现,将交叉并网供电模式,应用到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中后,系统供电的连续性明显提升。当某辅助变流器出现故障后,负载仍可继续运行。表明,交叉并网供电模式的应用,在提高城轨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稳定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城市轨道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交叉并网供电模式的研究,能够为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指标。进而使车辆的供电系统得以完善,使其供电稳定性得以增强。对此,我国交通领域,应视自身的需求,选择辅助系统类型。在此基础上,从“正常”与“故障”两方面入手,建立供电模式控制方式。并积极优化系统参数,合理选择整流器及逆变器,提高城轨车辆供电水平。
参考文献
[1]宋永森.地铁车辆高压供电电路过流故障诊断分析及改进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7,24(08):41-42.
[2]黄海.关于地铁车辆空压机控制供电和MVB网络模块供电串电故障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03):52+54.
[3]朱峰,仇媛媛,李勇序.轨道车辆客室照明集中供电与分散供电方案对比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0(27):38-39.
[4]李海新,胡禹峰,屈海洋.深圳地铁11号线车辆辅助交流供电系统控制研究与设计[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5,38(0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