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现状与发展

2018-08-29韩金伯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5期
关键词:移动机器人规划

韩金伯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机器人技术应运而生,针对这项技术研究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路径规划技术。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路径规划概念,然后分析路径规划方法,并对其进行技术展望,希望本文探究能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思路,优化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合理性。

关键词: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5-0040-02

近年来,移动规划技术在先进科技的辅助下不断升级,渗透这项技术于移动机器人设备,优选适合的路径规划方案,这对路径规划技术良好发展有重要意义,能够扩大这一技术应用空间。由此可见,本文针对这一论题具体分析是极为必要的,论题探究的现实意义十分显著。

1 路径规划概念

所谓路径规划,指的是机器人自起点到终点顺利、安全运行的路径,路径规划期间路径规划技术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期间,应全面掌握已知环境和未知环境,按照一定步骤进行路径规划,概括来讲,了解机器人对周边信息识别情况,借此完成障碍物分类,据经验可知,常见规划路径有四类,第一类即熟知环境中,参照障碍物动态运行情况进行路径规划;第二类即熟知环境中,参照障碍物静置位置进行路径规划;第三类即非熟知环境中,参照障碍物动态运行情况进行路径规划;第四类即非熟知环境中,参照障碍物静置位置进行路径规划。前两类路径规划技术又有全局路径之称,后两类路径规划技术又有局部路径之称,下文针对这两种路径规划方法具体分析[1]。

2 国内外移动机器人发展现状

2.1 国外移动机器人发展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较高,并且在移动机器人方面的研究时间较早,并总结了丰富的研究经验。随着生产、生活中移动机器人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多,进而国外这类产品的销量逐年增加,再加上,购买者对移动机器人在性能方面、功能方面提出了较高标准,这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丰富研究人员在路径规划方面的研究经验。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美国、韩国等国主动加入移动机器人结构研究、外观设计、路径规划等行列,并成立科研小组,以此解决软硬件实践问题,坚持每年推出新型产品。除此之外,外国研究人员注重移动机器人在细节方面的设计,并且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应用先进技术扩大移动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这能有效缓解人力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会大大提高。应用移动机器人的行业能够掌握丰富的应用技巧,并且移动机器人规划路径方面的经验能够不断积累,最终能为路径合理规划提供引导。

2.2 国内移动机器人发展现状

相对于国外来讲,我国在移动机器人方面的研究时间较短,并且现有研究成果不能更好的指导研究实践,但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速度较快,总结了较多的研究经验。我国研究学者通过调查移动机器人市场销售情况、实际服务效果,以及操控灵敏度等内容为路径规划提供建议,确保路径规划方案能够更好的满足应用实践。我国将移动机器人分为不同类别,根据应用领域差异,将其分为医疗服务机器人、健康福利机器人、公共机器人、娱乐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家庭机器人,无论移动机器人应用于哪个领域,均需要进行路径规划,这不仅能够迎合应用需要,而且还能缩短移动机器人应用时间,这对机器人性能完善,寿命延长有促进作用。为了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移动机器人发展、路径规划方面的差距,我国应主动向发达国家借鉴路径规划经验,结合我国移动机器人应用实际,探索最佳的路径规划方案,这对我国移动机器人大范围应用有重要意义。下文针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现状以及路径规划技术展望具体分析。

3 路径规划方法及技术展望

3.1 路径规划方法

3.1.1 全局路径

可视图法:所谓可视图法,即通过点设置、点连接的方式观察直线可视效果,如果点之间连接的直线未能穿过障碍物,则证明可视效果良好。可视图法能够短时间内找到最优路径,能够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最短路径搜寻效率。这种方法具体操作时,一旦近距离接触障碍物,则最短路径搜索时间会相应延长,但这种现象无法避免,必要时应用切线图进行方法补充,在此期间,应注意位置设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免路径距离过长,同时,还能大大降低障碍物触碰几率。

拓扑法:所谓拓扑法,即对规划空间按照需要有序分割,将划分完成的子空间通过网络构建的方式探索最优路径。这种方法以降维法为依托,并且操作简单,能够提高拓扑空间连接效率,同时,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拓扑特点利用效率,尽可能的缩小搜索范围。但这一方法受障碍物数量影响较大,如果障碍物数量过多,那么应及时修复拓扑网络,以此降低算法复杂度[2]。

栅格法:所谓栅格法,指的是有序划分机器人运行环境,并将运行环境合理分配成不同的网络单元,在这一过程中,固定障碍物位置以及大小。由于栅格大小等同,借助这一方法完成机器人的空间定位,根据栅格障碍物情况对其命名,其中,无障碍物栅格、有障碍物栅格分别称为自由栅格和障碍栅格,有选择的应用序号法或者直角坐标法对其标记。最后应用优化算法完成最短路径搜索任务,并及时记录,通过观察栅格粒度掌握路径规划准确性与否。

3.1.2 局部路径

遗传算法:这一算法应用时,其应用条件设置为:适应度函数为正。全局搜索中应用该方法,通过利用隐并行性来选择最优算法,因此,遗传算法又有并行算法之称。该方法进行单点搜索时,能够高效、及时获取最优解。遗传算法应用步骤主要为:合理设计编码,并掌握编码方法,针对性处理目标问题;合理制定适应度函数、目标函数;根据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需要确定群体大小,妥善设置遗传参数;形成初始群种;针对群种基因解码处理,并计算相应的适应度函数数值;检验遗传策略,優选群种个体,以便为下代群种生成奠定良好基础;参照预定标准观察种群平均适应度,获取最优解。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遗传算法特点主要有:通过参数编码、编码操作顺利完成空间限制这一方面分析;遗传算法应用范围相对广泛,它适用于解析表达,同时,还能满足映射矩阵需要;遗传算法个体操作期间支持多领域搜索,这也是遗传算法支持并行设备计算的基本表现;遗传算法适用于多样化空间,并且搜索方法呈现随机性特点;遗传算法形式简化,在问题处理方面、系统模拟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人工势场法:所谓人工势场法,指的是以人工受力场运动状态完成机器人运动情况的模拟,这种方法又被称为虚拟力法。实际运动时,机器人同障碍物、目标分别产生排斥力和吸引力,力周围形成势后,抽象力会间接移动机器人运行轨迹,最终会绕开障碍物顺利行走。这一方法内部结构单一,在障碍物躲避中较为常用,并且能够合理控制低层,在此期间,应合理完善算法,以此顺利消除局部极值[3]。

神经网络法:所谓神经网络法,即在空间感知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空间行为,由于映射关系较复杂,应用数学方程会增加关系呈现难度,但神经网络法能够大大降低处理难度,将映射关系直观呈现。神经网络法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网络输出以传感器为依托,能够按照人期望方面有效运动。此外,利用数据表示样本集,并完成样本的及时处理,样本处理后得到最新样本集[4]。

3.2 技术展望

即利用计算机设备、控制技术,以及传感器设备来进行路径规划。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路径规划技术越来越健全,要想大大优化性能指标,应对路径规划技术深入研究,全面满足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目标,与此同时,尽可能多的融入传感器信息,研制多样化路径规划方法,这对路径规划技术完善有重要意义。由于移动机器人工作环境具有多变性特点,再加上,工作环境复杂度大大增加,要想实现安全性、及时性规划任务,应做好移动机器人以及独立机器人的协调配合操作,针对二者路径合理规划。需要注意的是,多传感器信息及时传递,应全面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这也是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最新研究方向,需要研究人员集中精力,在这一方面积累丰富研究经验[5]。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对此,应在局限弥补的基础上,探究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首先,注重移动机器人与先进技术的良好结合,因为先进技术及时应用能够克服传统技术的不足,大大优化路径规划效果。其次,做好路径规划算法与机器人底层控制相结合的基本工作,主要通过实践路径规划算法来总结实际经验,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为当前路径规划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利于提高路径规划技术的实用性。然后,深入研究任务分配以及通信协作等内容,例如,移动机器人参与足球赛、合作搜救等任务,这类任务对协作配合能力要求较高,并且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如果能够高效处理多任务分配问题,那么路径规划合理性会相应增强,并且路径规划问题能够顺利解决。最后,研究空中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因为当前移動机器人研究活动主要集中于陆地,例如,收割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等,针对恶劣外界环境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受限于试验活动,进而会加大路径规划难度,因此,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探究。除此之外,研究三维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这能大大满足移动机器人的应用需要,同时,有利于明确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向和目标,这对路径规划技术大范围推广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机器人是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对其进行路径规划时,应考虑所选方法的适用性,同时,掌握全局规划方法、局部规划方法的应用技巧,这不仅能够提高扩大路径规划技术应用范围,而且还能为相关研究人员在路径规划方面拓展思路。除此之外,我国还应主动向发达国家借鉴先进经验,结合移动机器人在我国的应用实际,探索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合理方法,这对路径规划技术发展前景拓展有重要意义,能够大大拓展路径规划技术应用范围,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兆辉.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3):43.

[2]苏坤.未知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

[3]潘杰.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41(1):108-113.

[4]高申勇,许方镇,郭鸿杰.基于弹簧模型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6, 37(4):796-803.

[5]张毅,代恩灿,罗元.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 24(1):313-316.

猜你喜欢

移动机器人规划
移动机器人自主动态避障方法
移动机器人VSLAM和VISLAM技术综述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基于Twincat的移动机器人制孔系统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室内环境下移动机器人三维视觉SLAM
极坐标系下移动机器人的点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