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点思考

2018-08-29公丕明公丕宏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改革

公丕明 公丕宏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以“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推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消费、投融资、财税、金融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能够发挥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确保人们创造并公平地分享财富,集中力量办成关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愿景的大事,另一方面又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激发经济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大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因此,只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把握重大历史机遇,化解诸多风险挑战,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制度基础。

一、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活力,不断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都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方面,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继续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化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艰巨,离不开改革保驾护航,着力于推动制度创新,优化制度供给,从根本上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需构建经济体制的目标,即“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同时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以促进创新创业大繁荣大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2.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不断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离不开改革开发以来社会生产力取得极大发展的推动,也离不开生产关系不断变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促进。

改革与发展是四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主题,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两项重大任务,两者紧密相连,互相促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本质上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经济体制,随着经济发展总是会出现落后陈旧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而需要不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因此,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阶段安排”的目标,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社会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发展提供重要制度支撑。

3.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本保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推动经济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变革,放宽市场准入,转变政府职能,“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投融资、价格、国企国资、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新兴业态保持快速增长,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逐漸形成。因此,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深化各重点领域的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论述,“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进一步坚定。

1.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要求,抓住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一是市场机制有效。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整个市场经济活动实现效益最优和效率最大。二是微观主体有活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市场竞争。扩大市场准入,打破垄断,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三是宏观调控有度。在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明确宏观调控实施范围,减少政府对市场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改革永无止境,改革重在精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的关键抓手在于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大发挥产权的有效激励作用,更加高效地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市场竞争更公平充分。

2. 完善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产权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是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完整的产权制度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交易、产权保护四个方面。有恒产者有恒心,完善产权制度,对于调动各类经济主体创新创业动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人们财产财富安全感,增强社会积极预期和信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清晰明确界定产权,合理有效配置产权,促进产权公平交易,推进产权保护法制化,对产权予以严格保护,才能稳定各类投资者的预期,规范并保障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此外,还要在产权有效激励上实现突破,健全科研人员以知识价值参与分红或配股的分配机制,以知识产权激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3.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我国现代化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是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要素市场建设相对缓慢,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的结构性问题突出,根源在于体制机制阻碍导致要素错位配置,与要素未实现市场化配置有关。因此,需要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更大程度上推动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等领域改革。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就业法律制度,推进劳动力在城乡区域间自由流动。促进土地市场改革,对农村土地用地科学规划严格管制,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有效化解经济运行中出现结构性矛盾,促进经济高质量地发展。

三、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推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消费、投融资、财税、金融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只有抓好以上几方面重点任务,才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1. 推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优化国有資本布局和结构,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体调整与重组,实现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和法制化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增强国有业的活力和效益。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产权制度和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交叉持股,一方面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产权主体多样化和企业治理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实现相互补充和共同发展。优化产权结构,创新参股或持股的方式方法,强化监督监管体制,依法保护合法权益,调动各方积极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2.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公正、诚信开放的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支持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需要构建公平竞争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和水平,破除垄断,在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实现平等,完善产权制度,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和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降低企业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增强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能力,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3. 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职能的错位、越位和缺位,必然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活力。因此,需要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引导调节社会活动,发挥好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经济职能。

实行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缺陷,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相机调控,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前瞻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 深化消费与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消费体制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供给质量,着力实施互联网+,促进消费业态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消费能力加速提升,优化市场环境,形成有力的消费安全保障。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人们预期,消除和降低城乡居民不安全感,促使其对消费做出长期选择。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完善消费信贷政策,发展信用消费,提高消费并积极培育消费能力,促使消费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合理界定政府投资的范围和力度,也要激发民间投资的潜力和活力,发挥政府与市场合力作用。一方面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将投资管理工作的立足点放到为企业投资活动做好服务上,创新服务方式,简化服务流程,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更多的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效缓解投资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5.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全面绩效管理。中央和地方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不同区域间财政均衡协调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特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统筹调配财政资金,科学配置各级政府财力,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收体系,构建结构优化、公平公正的税收制度,提高地方政府财力支配能力。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制度,明确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职能范围,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升转移支付效率。

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和科学绩效管理在增强预算约束力,提高预算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加强财政资金整合力度,提升预算统筹协调能力,保障基本支出和重点支出,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断提高预算公开透明度,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构建和完善跨期预算平衡机制,加强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

6.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资金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金融市场是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需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拓展投融资渠道。在间接融资层面上,构建适合不同需求的多层次银行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在直接融资层面上,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优化社会资本融资结构。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协调,推进监管信息共享,落实金融监管责任,引导规范金融创新,健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整治和打击扰乱金融市场的非法金融活动。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增强金融调控的前瞻性,提高统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利率调控体系,构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培育基准收益率曲线。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参考文献: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7-12-21(001).

[2] 高粱.贯彻新时代战略布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J].经济导刊,2017,(11):34-36.

[3] 中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17-11-01(005).

[4] 宁吉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N].经济日报,2017-11-30(005).

[5] 危旭芳.新时代、新变革、新内涵、新要求——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J].岭南学刊,2017,(6):1-4.

[6] 李清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96-98.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 周新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改革与战略,2017,(10):66-76.

作者简介:公丕明(1987-),男,汉族,山东省蒙阴县人,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公丕宏(1982-),男,汉族,山东省蒙阴县人,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猜你喜欢

党的十九大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助力青春梦
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美丽”力量
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创新
一个“新”字贯始终
准确把握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