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寿星”范明枢

2018-08-29封彦君

百年潮 2018年8期
关键词:泰安入党抗日

封彦君

范明枢,原名范炳辰,山东省泰安城元宝街人,1866年1月生。清末秀才、增生,曾在日本留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先后任山东省教育厅干事、教司,省立第六中学(菏泽)、省立第一师范(济南)学监兼教员、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与鞠思敏、于月龄、王祝晨并称为齐鲁四大教育家。七七事变后,年逾古稀的范明枢积极参与抗战,先后担任泰安各界抗敌后援会主任、泰安民众抗敌总动员委员会主任、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鲁苏皖地区)常委等职。1938年10月,范明枢被中共山东省委(后改为分局)请到沂蒙山区,担任鲁南抗日救国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1940年7月,范明枢被选为山东省临时参议会议长。1946年6月17日,80岁高龄的范明枢经中共中央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2日病逝。范明枢为国为民、赤胆忠心,赢得了党和人民的深切爱戴,被解放區干部群众誉为“革命寿星”“泰山青松”。

爱国进步,积极抗日却身陷囹圄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略我国东三省,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早已对日本军国主义恨之入骨的范明枢,积极参加师生们掀起的反日斗争。乡师召开声讨大会,范明枢第一个上台讲话。他甩掉头上的瓜皮帽,抖动着花白的胡须,用冷峻的目光扫视着会场,说道:“民国这个招牌已经挂了20年了,我们没有看出民主,却一下失去了这样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我不老,你们更年轻,我们应当大家努力!”声讨大会后,济南的反日斗争进一步深入,中共山东省委指示各校党组织发动学生赴南京请愿,要求蒋介石抗日。鞠思敏和范明枢(鞠思敏任省立第一乡师校长,范明枢任该校图书馆主任)积极支持乡师学生南下请愿,当乡师学生代表出发之际,他俩到校门口送行。范明枢把带队者叫到一边郑重地叮嘱:“你们青年这次壮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凡事要多思,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我们在校等候你们胜利归来。”

当请愿学生在济南火车站受当局阻挠,夜宿车站卧轨等车时,范明枢又陪同鞠思敏去火车站慰问学生。他看到寒风中的学生十分心疼,含泪回去欲筹备御寒的毯子送给学生。当夜,请愿学生卧轨成功,当局派车把他们送往南京。山东请愿队伍在南京与蒋介石作斗争,后被当局用火车“押返”山东。乡师学生代表一进校,范明枢就把带队者叫到办公室,关切地询问斗争经过,对学生们的勇敢精神大加

赞赏。

1932年3月,韩复榘的国民党省政府在山东搞了一次大逮捕。20日夜,国民党军警冲进了济南乡师,范明枢和几位进步教师被逮捕。原来,他的爱国举动引起了反动政府的注意,被怀疑为“共党”。66岁的老人被戴上了手铐,遭受着牢狱阴暗潮湿之苦,几十人睡在一个斗大的小屋里,一个挨一个地排列起来,睡觉转身时常发出困难的呻吟。被一起抓进来的陶钝看到范明枢时说:“范先生这么大年纪也来受这样的苦,我觉得非常痛心!”范明枢立即回答道:“你别这样说,我能同这些青年们一起过一过这种生活,这是我的光荣!”同屋的青年听后,很受感动。

警察厅长两次过堂审讯范明枢,但每次都被他弄得无可奈何。面对威逼利诱,范明枢毫不畏惧,说:“人生百岁,终有一死,我已是白发老人了,还能活几年?只要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参加了共产党,死了也是光荣的!”警察厅长面对这个秉性耿直、不屈不挠的老夫子瞠目

结舌。

痴心救国,年逾古稀奔走疾呼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华北大片国土遭敌蹂躏。范明枢寝不成眠、食不甘味,他不顾70多岁高龄,投入到抗日救亡的伟大洪流。他大呼:“中华民族已到了危亡时候!”并痛心疾书,向南京国民党政府进行“信谏”,要求唤起民众,进行抗战。

1937年8月,范明枢和共产党员、泰安县民众教育馆馆长马馥塘等,发动群众成立了泰安各界抗敌后援会,并被推举为主任,马馥塘任秘书。后援会动员各界人士踊跃捐资支援抗日前线,组织抗战剧团在城乡进行抗日宣传,还配合以鲁宝琪为书记的中共泰安临时县委,组织了数百人的泰安县人民抗敌自卫团。这期间,范明枢奔波活动于城乡之间,多数时间他自雇车子下乡宣传,带着自己花钱拓印的抗日宣传画,走村串乡,宣传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东北的罪恶和东北人民当亡国奴的悲惨情景,鼓励大家起来抗日,讲到激动处,常常声泪俱下,在场群众无不激愤

动容。

一天,范明枢让车工拉着来到泰安城东南50里以外的东良庄小学,青年教师赵一川等接待了他。范明枢坐下喝了口茶,便面色严肃地说:“我来贵村,就是联络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组织抗敌后援会,一旦日本打起来,咱好支援抗日军。”他停顿了一下,气色阴沉起来:“日本侵略军已经侵占了华北大片土地,下一步就是咱们山东了。南京政府不抵抗,咱们能等着当亡国奴吗?”赵一川告诉范明枢,村中许多青年已准备了大刀、红缨枪等武器,一旦鬼子来犯,就要同鬼子拼。听到这些话,范明枢顿时高兴起来,立即让赵一川把那些青年人从村中请来。范明枢激动地向他们作了动员宣讲,指出:“后援会的宗旨是发动群众,起来抵抗日本侵略军,不当亡国奴!”号召大家加入后援会,参加抗日救亡。范明枢情真意切的言辞,博得了大家的赞同,当即就有60余人报名登记。范明枢看到这动人的场面,高兴地说:“看来中国不会亡,老百姓大都愿意抗日。”

1938年1月1日,即日军侵占泰安城的第二天,中共山东省委在泰城东南20公里的徂徕山誓师起义,成立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泰安县委成员率领发动的武装人员加入了起义队伍。范明枢在教学的同时,以动委会主任的身份,联络进步人士积极开展抗日工作,并不断向四支队推荐革命青年。

同年7月7日上午,中共泰安县委、县动委会组织各界代表在泰安以东的山口村召开抗日周年纪念大会,以坚定人们抗日救国的决心。范明枢前往参加这次会议。恰在这时,驻泰安城的日军出动数百人东去范镇,袭击驻范镇一带的国民党军石友三部,中途与泰安县独立营遭遇。战斗中,县独立营副营长马子刚壮烈牺牲,情况骤然紧张。开会人员和独立营迅速转移到郭家庄西的麻塔村,准备继续开会,一并追悼阵亡烈士,会场气氛悲怆而激昂。

大会开始后,范明枢情绪激动地发表演讲。他愤怒控诉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宣讲团结抗日、保家卫国,驱逐日本侵略者的道理。他讲得声音颤抖,嗓子嘶哑,口干舌燥,便叫人端来凉水,滋润一下喉咙继续讲。为了表示誓死抗倭的决心,他扑通跪在乱石裸露的场地上,带领大家进行抗日宣誓。此时,正是盛夏季节,范明枢干瘦的身上穿着单衣,大家见72岁的范老如此痴心救国,无不肃然起敬,纷纷跪倒在乱石滩上,跟随范老宣誓。

范明枢用嘶哑的嗓子,一句句高声宣读,大家引吭高呼,正义之声回荡山间。正宣誓之际,邻近树林起火,人声鼎沸,疑是日军来袭,会场人群有些骚动,有人开始撤离。朱玉干、姚新府等劝他赶快转移。范明枢坚定地说:“你们带群众转移吧!我老头子不走了!日本鬼子来了由我对付他们!”正说着,那边查明是窝棚失火,原来是一场虚惊。参加会议的干部群众无不为范老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所感动。

当选议长,致力坚持山东抗战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斗争,山东军民抗战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了克服危险,坚持抗战,中共山东分局决定在沂蒙山区青驼寺(今沂南县),举行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联合大会。中共山东分局秘书长霍士廉宣布大会开幕,代表们一致推举范明枢和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山东分局委员兼山东纵队政委黎玉、鲁南总动委会主任兼国民抗敌自卫军政委李澄之等17人组成大会主席团,范明枢被推选为参议长。范明枢发表讲话时说:“吾人应代表3800万军民之意志,坚决反对分裂磨擦、反共反八路、反一切进步力量之任何企图,团结各党各派,使山东走上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坦途。”范明枢率全体参议员肃立,高举右手,大声宣誓,表示接受全山东民众之付托,代表山东民众意志,彻底实行抗战建国纲领。同日,选举产生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省级政权机关——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省战工会)。

在联合大会召开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开会超过八小时,范明枢从来没有一次缺席。在会场上,他总是正襟危坐,倾听各位代表的发言,有时还要亲自主持会议,发表演讲。大家劝他多休息一会儿,他却婉言谢绝。《大众日报》据此报道:范议长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词意恳切生动,博得全體代表的热烈掌声。

范明枢当选省临参会议长后,不负众望,为推进山东民主政治,坚持团结抗战而辛勤工作。联合大会结束第三天,省临参会即发表《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宣言》,向全省人民庄严宣告了省临参会团结全省各界人士,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巩固山东根据地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省临参会本着民主、进步、团结、抗战的宗旨,积极有效地团结各党派、各阶层人士参加抗战,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议长的范明枢,积极团结众多士绅名流,使党的统战政策发挥了巨大威力。之后,省临参会同省级各机关曾在莒县大店召开士绅名流座谈会,正确贯彻减租减息政策,解决主雇双方出现的新问题,将一大批中间力量争取到人民一边。

省参议会和范明枢出色的工作,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和赞誉。范明枢被根据地军民誉为“抗战老英雄”“抗战老寿星”“革命老人”“泰山青松”等。自省临参会成立到省临参会改省参议会,他被代表们一致拥戴,一直连任议长。1943年9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给山东省临参会一届二次议员大会复电中称赞:“贵会坚持敌后,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为民族伸正气,为全国作榜样,凡属国人,莫不钦佩……”

八旬入党,毕生夙愿得以实现

范明枢较早地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加入共产党的想法产生日久。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他阅读过介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进步书籍,在日记中曾写下了“志在共产”的词句,但思想尚在朦胧状态。在济南乡师,他学习了部分马列著作,并受到学生中共产党员的影响,对共产主义有了一定的认识。抗战以来,范明枢在与共产党员们的共同战斗中,从追随共产党坚持抗战中,特别是学习了毛泽东主席的一系列著作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了解了共产党的先进性质。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天下为公”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的,是真正能领导建设新中国的党。后来,他在向别人谈到入党问题时说:“参加中共是我几十余年来追求的理想,我觉得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更好地服务,是我毕生最大的光荣。”他多次向党组织提出入党要求,组织上考虑当时抗日工作的需要,让他暂时留在党外,发挥更大的作用。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巨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在望。在此大好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于4月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七大的召开,对范明枢的思想是一个很大的触动。他非常赞成和拥护党所制定的正确而富有远见的政治路线。79岁的范明枢再也按捺不住久藏心中的迫切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范明枢郑重地向党组织写了要求入党申请书,表达了渴望入党的迫切心情,他这样写道:“余个性素懦弱,以受家训。有自知之明,而力矫之。故对于认识上所不可者,决不游移。又富于同情心。加以前几年的党派甲乙互相倾陷,而心非之。及得到共产党的读物,内注重自我批评与反省,与素心相符,故要求入党,虽未得允许,然未遭拒绝。及读毛主席的一切理论,而倾向愈切。虽自愧老迈,不能有所贡献,故终愿达到此目的。最近读毛主席人民路线的政治报告,更感到中国成为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非此不可。乞求入党之心更坚。请审查我之素行,如有入党之资格,我愿贡献一切,成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员。”

他按照组织手续将自传和报告书交给山东分局。分局认为范明枢已具备入党条件,马上转报中共中央。这时,党的七大刚闭幕不久,党中央接到报告后,于1946年6月17日正式批准范明枢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山东分局及时将此消息转告范明枢,并致函赞扬了他的革命功绩:“你的生活与共产主义事业早已密切结合,你曾为这个伟大的人类解放事业,遭受过反革命的摧残压迫,可是你不屈不挠地为真理而排除万难,坚持不懈,表现了崇高的品质。”分局领导勉励范明枢:“从今天起,我们共同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为新民主主义、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范明枢接到中央批准他入党的消息和中共山东分局的来函后,心情极为高兴。他两手颤抖着,郑重地反复朗诵了七八遍。他说:“我能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乃完成了毕生夙愿,实无限荣幸,愉快、兴奋之心情,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唯衷心深念对党及人民贡献殊少,实感惭愧。余现因年迈力衰,唯一息尚存必当奋斗到底,愿党和人民诸先进多予帮助教育,追随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前进。”

范明枢入党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解放日报》为此在头版以《我党和人民的光荣》为标题,作了热情洋溢的长篇报道。范明枢更加辛勤地为民主事业奔走,毕竟已是耄耋之年,行动艰难,但他仍四处奔忙。同年6月底,范明枢等八人被选为山东参加在延安成立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委会的准备委员。1947年10月2日,范明枢不幸病逝。

范明枢作为山东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忠实地用一生履行了自己的誓言,与全国人民一起欣喜地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他不懈斗争,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是山东人民的骄傲,是泰山的骄傲,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编辑 叶松)

作者:中共泰安市委党史征集研究办公室

工作人员

猜你喜欢

泰安入党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泰安杂记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Transform Yourself into a Butterfly
爷爷的抗日
泰安无性系引种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初步研究
简谈泰安铁通计费数据采集机的使用及维护
入党志(外一首)
我要入党:献给建党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