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节水减排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2018-08-29陈子平黄永奇王小军吴名栈

水利技术监督 2018年4期
关键词:灌溉面积节水广东省

吕 曼,陈子平,黄永奇,王小军,吴名栈

(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35;2.广东省防汛抢险技术保障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5)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田水利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助力。在我国南方地区推进节水减排建设,有利于提高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面源污染,改善水环境。针对广东省节水减排工作中面临的形势,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能够为南方各地开展节水减排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概况

1.1 自然条件

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最南部,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境内山川纵横交错,地形地貌变化复杂,平原、盆地、山地、丘陵、台地、谷地相互交错。处于低纬度,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省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8~24℃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450~2300h。高温、多雨、日照多、霜冻期短,极宜作物生长,但雨量在时间上和地区上分配不平衡,广东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771mm,各地平均年降水量变化范围为1200~2800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多年平均4~9月降雨占全年的75%~90%,10月~翌年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25%,因此部分区域常见春旱、冬旱和夏涝。2016年,全省用水消耗总量164.2万m3,其中农业用水111.66万m3,占全省用水的68.0%;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118.1万t,入河废污水量89.7万t;在监测评价的456个水功能区中,达标242个,53.1%,超标项目主要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总磷等[1]。

1.2 灌溉面积时空变化

广东省农田灌溉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方式,近年来随着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水利示范县、高效节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各项工程的建设,全省的灌溉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亦有了较大发展。

根据2016年统计数据[2],广东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77.17万hm2,设计灌溉面积在3.33万hm2(50万亩)以上灌区有2宗,有效灌溉面积15.86万hm2;设计灌溉面积在1万~2万hm2(15万~30万亩)灌区9宗,有效灌溉面积13.38万hm2,设计灌溉面积在0.33万~1万hm2(5万~15万亩)灌区有72宗,有效灌溉面积24.45万hm2;设计灌溉面积在0.07~0.33万hm2(1万~5万亩)灌区有404宗,有效灌溉面积35.70万hm2;设计灌溉面积在0.07万hm2(1万亩)以下的小型灌区中有30504宗(按50亩以上统计),有效灌溉面积85.66hm2;井灌区总个数共有1897宗,有效灌溉面积2.13万hm2。

2012~2016年广东省有效灌溉面积变化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尤其自2013年以来增速较快。

图1 2012~2016年广东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变化图

广东省农田灌溉用水量较大,用水总量约占全省用水总量的50%左右。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受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及行业用水挤压,全省灌溉用水量受到挑战,亟需实施节水灌溉。近些年来,广东省大力推广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主要采用渠道衬砌防渗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包括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等。

如图2所示,截至2016年底,全省节水灌溉工程总面积30.15万hm2,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17.02%,分布在全省各地市。其中渠道防渗面积25.72万hm2,喷灌1.35万hm2,微灌0.68万hm2,低压管灌2.39万hm2,分别占节水灌溉面积的85.32%、4.49%、2.26%、7.94%。

图2 2012~2016年广东省节水灌溉面积变化图

目前,广东省正在积极研究水稻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和南方坡地作物滴灌节水技术等,并在湛江、肇庆、韶关等地市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一定的节水减排效果。

2 节水减排面临的形势

随着国家和地方财政大力支持农村水利建设,广东省近年来农田灌溉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省内依然存在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农业面源污染、水环境恶化等问题。

2.1 现状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标准不高

广东省虽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限于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全,运行数十年来,管理粗放,工程设施老化严重,灌区后期投入严重不足,工程维护、设备更新经费没保证,致使工程失修,有的干渠淤积厚度达0.5~0.7m,支渠淤积厚度达0.3~0.5m,严重影响了渠道的输水能力,而且多数渠道沿线跑水、漏水严重,上游渠道渠里渠外都是水,下游渠道干涸不见水现象非常普遍,水量浪费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在0.45左右,灌溉效益不高[3- 4]。

2.2 干旱、洪涝对农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广东省地处低纬度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台风暴潮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对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特别是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自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有了极大的提高,基本解决了全市受洪、涝、旱灾害严重的局面,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安全。但由于建后管护跟不上,有“最后一公里”现象存在[5]。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要求,如防洪排涝标准偏低需要提高,农村河道和排水沟渠淤积萎缩,排涝能力大大降低;山塘淤积严重,蓄水量下降,无法满足灌溉要求。

2.3 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农业在广东省经济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但随着人口增加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不仅直接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质量,而且严重制约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并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威胁[6- 8]。2016年全省入河废污水量89.7万t,占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4.6%,其中55.7%的入河废污水量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入河废污水量大于5万t的有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市,其余各市在1.0万~5.0万t之间[1]。2016年广东省农田化肥施用量1262kg/hm2,农药年施用量55kg/hm2[2]。据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07年农业源占广东总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排放的比例分别为40.4%、41.5%和56.0%。

2.4 农业用水管理体制仍不健全

由于水价管理长期不到位,目前大部分未收取水费或实际收取的水费未达到成本价,收入少支出多,用于工程维修的资金十分缺乏,严重影响灌溉工程正常运行。渠道测流设备配置少,测量仪器欠缺,许多设备已经老化,精度低;基层管理队伍薄弱,服务能力不强,工程管理水平低,且工程管理体制未理顺,经费不落实,灌区工程无法正常运行管理,不能发挥应有效益。灌区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不适应现代农村水利发展要求。

3 对策

3.1 因地制宜、分区发展

根据《广东省节水减排实施方案》[9],其总体思路及治理方向为分区重点发展。经综合考虑水文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状况、农业生产布局、作物种类、灌溉方式[10]、水生态保护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围绕重要水库、河流(网)水污染防治和水源地保护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要求,合理划分。广东省划分为港澳深、雷州半岛水源地保护区和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区两大分区。对位于平原区的县市,其主要发展方向是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大力开展田间渠系工程配套改造和管道输水灌溉;而对于丘陵区则以高效节水灌溉为主要发展方向。

3.2 工程措施

根据广东省实际情况,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包括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改造和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包括塘坝、引水堰闸、小型灌溉泵站等;进行渠系工程配套改造,包括大中型灌区的末级渠系工程及渠系建筑物配套改造、5万亩以下灌区的渠系工程及建筑物配套改造,开展农村河塘与排水沟整治工程,包括排水沟道清淤整治及配套建筑物、承担灌溉、排涝功能的农村河道的清淤整治、塘坝的清淤整治等;建设配套工程:包括机耕路、生产桥以及节水减排监测监控、基层服务体系等配套工程。

3.3 非工程措施

结合广东省农业发展现状,积极推广适宜本省的节水灌溉制度与技术。加大农田水利科研投资,开展不同水肥处理田间的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水肥处理的效果,提出适合广东省水稻种植的最优水肥综合调控模式,以此减少水稻灌水量、稻田总氮、总磷、COD排放量,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氮肥利用率。

广东省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主线,建立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等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体系和监控体系。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责任制,逐步建立符合广东省实际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用水总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纳入对各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配套农业措施主要有制定促进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政策,多方筹集资金,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建立工程建设申报审批和检查验收制度;树立典型区,推广其先进经验,带动灌区节水工程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实施节水减排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广东省在节水减排工作中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便为下一步各地开展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灌溉面积节水广东省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
灌溉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