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法*在早期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8-29吕伟扬宋运娜黄春鑫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8期
关键词:肝炎病毒性定量

吕伟扬 宋运娜 李 醒 黄春鑫

目前,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慢性病毒性肝炎常起病隐匿,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逐步发展为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根据文献显示,慢性病毒性肝炎从发病开始会经历急性感染期、慢性感染期、肝纤维化期以及肝硬化期,其中以肝纤维化期为最主要的发展阶段[1]。以往对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诊断基本依靠肝组织活检,但是由于是一种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分析法可以明显提高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准确性。本研究运用多普勒超声半定量分析法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间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18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将其依据穿刺活检结果分为非硬化组(63例)及早期硬化组(55例)。非硬化组中男性38例,女性25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3.37±16.43)岁。早期硬化组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51.42±14.3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穿刺活检证实为乙型病毒性肝炎;②无其他肾脏、肝脏等脏器功能损伤者;③无精神疾病伴发,依从性良好者;④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进行对应入组扫描方式;⑤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入组观察者。

(2)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及心脏功能不全;②合并感染、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③既往存在药物过敏史;④伴发精神疾病,依从性较差者;⑤患者本人或家属不知情或知情后不同意入组观察者。

1.3 仪器设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仪选用阿洛卡Prosound a6超声检查仪(日本日立公司),ClearVue 850型系列超声(荷兰飞利浦医疗器械公司),超声探头频率设定为2.5~4.5 MHz。

1.4 检查方法

患者于检查前10~14 h内需禁食水,并保证充足的休息。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于检查中分别以肝脏表面的被膜情况、肝脏整体形态、肝实质回声情况、肝内静脉显示情况、肝内韧带显示情况、胆囊壁形态以及脾脏体积为标准进行半定量评分[2]。

1.5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观察肝脏形态变化,统计肝脏超声半定量评分情况。

(2)半定量评分标准:①肝脏表面被膜情况,平整、光滑记1分,稍有增厚或略有不平记2分,增厚且出现不连续记3分,出现显著增厚并伴有结节状不连续记4分;②肝脏整体形态,肝脏形态正常记1分,肝尖出现变钝记2分,变钝明显且左叶失去正常状态记3分;③肝实质回声情况,回声细密且分布均匀记1分,回声较为粗糙且分布不均匀记2分,回声明显增强且出现条索状回声记3分;④肝内静脉显示情况,十分清楚记1分,略有模糊记2分,走行迂曲或出现狭窄记3分;⑤肝内韧带显示情况,韧带细且规整,厚度<2 mm记1分,韧带出现增粗且厚度>2 mm记2分;⑥胆囊壁形态,胆囊壁正常记1分,胆囊壁出现一些毛糙记2分,胆囊壁出现明显增厚或双边症记3分;⑦脾脏面积<22 cm2记1分,脾脏面积为22~28 cm2记2分,脾脏面积>28 cm2记3分[3]。

(3)肝脏超声检查时,对各项实际检查结果进行相加求和,多普勒超声半定量参数总分若≥10分则记为早期肝硬化;总分<10分记为非肝硬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半定量评分比较

硬化组患者肝脏表面的被膜情况、肝脏整体形态、肝实质回声情况、肝内静脉显示情况、肝内韧带显示情况、胆囊壁形态及脾脏体积的7项半定量评分明显高于非硬化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3,t=6.892,t=6.135,t=7.233,t=5.754,t=6.652,t=6.781;P<0.05),见表1。

其中,1例患者从肝弥漫性改变一直到肝硬化的演化过程,肝脏回声逐渐增高(如图1所示)。

图1 肝硬化演化过程超声声像图

2.2 超声多普勒半定量诊断价值评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于诊断早期肝硬化的灵敏度为98.18 %(54/55),特异度为96.83%(61/63);阳性预测值为96.43%(54/56),阴性预测值为98.38%(61/62),其结果表明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评价早期肝硬化中效果良好,见表2。

表1 两组半定量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半定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被膜情况 肝脏形态 肝实质回声 静脉显示 韧带显示 胆囊壁 脾脏体积早期硬化组 55 3.79±1.02 2.42±0.78 2.46±0.45 2.57±0.78 1.56±0.31 2.73±0.34 2.54±0.88非硬化组 63 1.53±0.42 1.13±0.46 1.38±0.37 1.19±0.46 1.08±0.28 1.68±0.41 1.41±0.46 t值 7.543 6.892 6.135 7.233 5.754 6.652 6.78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超声多普勒半定量诊断价值评定[分(%)]

3 讨论

目前,肝硬化已经成为我国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导致的弥漫性肝损害[4-5]。通常病理会显示广泛的肝细胞损伤、肝细胞结节再生,肝硬化多以门脉高压以及实质性肝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多可出现诸多并发症[6]。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肝实质会变得粗糙、质地变硬、脾脏最大径线>2 cm且质地变硬;失代偿期门脉高压常可因血管破裂出血导致消化道大出血、腹水及感染,最终出现肝性脑病等不可逆的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会直接出现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的病因有许多种,由于各地域的生活习惯不同,导致肝硬化的病因也不尽相同,而我国肝硬化的病因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多见[7]。肝硬化在早期并不会出现过于明显的临床体征,然而实际肝组织已经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由于肝脏的代偿能力极强,患者常不能感觉出明显异常,因此一种早期有效的临床检查手段就显得十分重要[8]。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一直以来均以肝脏穿刺活检作为其检验的金标准,然而经皮穿刺毕竟属于有创检查,并不是所有的疑诊患者均能采用此种检查方法。目前血清学标志物检查的方法也较为常用,但是由于一些早期肝硬化,血清学指标并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变化,也会对诊断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9]。

常规的B超检查可以对肝实质的形态变化及内部回声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早期肝硬化作出初步诊断[10]。但由于B超常常受限于仪器设备情况、脂肪变性程度以及医生操作手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给出十分明确的诊断结果[11]。目前,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肝脏形态及肝内实质回声情况对于诊断早期肝硬化有了初步的进展,同样是由于肝脏极强的代偿能力,早期肝脏形态未发生十分明显的变化,除了具有十分丰富超声诊断经验的医生,对于早期肝硬化给出十分肯定的诊断结果也并不是十分容易[12]。鉴于此,目前临床中逐渐摸索出一套新的诊断方法,即对肝脏表面的被膜情况、肝脏整体形态、肝实质回声情况、肝内静脉显示情况、肝内韧带显示情况、胆囊壁形态以及脾脏最长线径等情况进行半定量评分综合评价,用于诊断早期肝硬化,指导临床合理治疗[13]。

本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硬化组患者肝脏表面的被膜情况、肝脏整体形态、肝实质回声情况、肝内静脉显示情况、肝内韧带显示情况、胆囊壁形态以及脾脏体积半定量评分明显高于非硬化组,且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早期硬化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非硬化组。

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的变化与肝脏硬化的相关性很高,对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且能较准确的诊断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肝炎病毒性定量
《世界肝炎日》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