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容生的两支笔

2018-08-29

老年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文笔设色工笔画

画家林容生给我的印象是温文儒雅,气质沉静,话语无多。但他的文章却思若泉涌,敏锐深刻,颇有创见。他有两支笔,一支是文笔,一支是画笔。两支笔在他手中都能驾驭自如,灵妙多姿。

我分不清他是文笔胜于画笔还是画笔优于文笔,因为他是国家画院的专业画家,所以当然的以为他画笔第一。其实,他的文笔也绝不逊色于画笔,难分伯仲。文笔在他的文思驱动之下,如行云流水,自然成章。他长于抒情,散文如诗,委婉而有风致。由于他善于巧妙组合、结构文字,而能化平易为新奇。他还长于在探幽发微中显露性灵、展示其对自然的体悟与妙想。在探讨画理、表达对自然的形而上的思考时,又每每透露出睿智与哲思。

他的论文、画案文记、题画文字,是他绘画思想、创作主张、艺术追求与体悟的表述和诠释。文笔和画笔相得益彰,互补互生,而且有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这在当今画坛是鲜见的。

《秋红》林容生

中国艺术有追求“清”“静”的文化传统,甚至视“清”“静”之境为高境层的艺术境界。林容生的山水画面目新颖,一洗陈陈相因习气,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时代艺术的品性。“清新”成为他艺术创作取得成就的第一标志。他的画,内中似有清气流动,往往给人以清气袭人之感。特别是他的工笔重彩山水画,创意立体,新颖悦目,画境清而丽、清而幽、清而新,有镜花水月的美质。

林容生不但善于理性思辨,而且在创作实践中也很富有革新的锐气和方法。“呼唤工笔重彩的水墨精神”的提出,可以看作是他革新现代工笔重彩的突破口和实施创新的路径。林容生的设色不是“随类赋彩”,而是“心象色彩”,因而他很重视色彩的心理感应、心理信息。他从写意画笔墨的水晕墨章、元气淋漓、妙手偶得中,也就是从随机性、生命感、自然天成中获取灵感,灵活化用工笔重彩的积、撞、染、堆、冲、洗、擦等方法,使理性的程序化制作变为随机妙化的、有意味的情感创造。

林容生的工笔重彩山水画,构图不取全景式的高峰大岭,山峰水势也不以险峻引人,但求惬意、会心、传情。山村多是依山傍水,显现出一种朴野的、原生态的、诗意的栖居意象。他用笔讲究笔性、笔感、笔趣,既求锋颖之美,又重心灵融会之法。

他认为“色只是物象客观存在的外在色相及颜料的色相,‘彩’则是色与色之间相互辉映所产生的气韵与神采”,“它同水墨画的墨色一样,具有精神意味的心象之色。随心、随情、随境赋彩,让色彩走出随类的局限而展现出更多的主观性和意象性”。他在设色时,突破了勾勒填彩的程式化技法,也不讲究固有色、条件色,而是会于意的意象色,在赋彩中也有分染、晕染、罩染,撞水撞粉,但他力求设色的灵动性、情感性、绘画性,讲色彩的情调、味道、意境,力求把青绿法活化、诗化。色彩绘画意象生成的要旨,是构成富有生命感的浑然整体、在氤氲苍茫中把握山水内在的生气与脉动。

林容生在运墨设色中,色墨虚灵,不滞于物,工笔画中能见水墨精神的灵动。他力求画面空间意蕴丰厚,元气氤氲,流光逸影,有一种雾中赏花的恍惚。家园情结,烟霞之思,生命体验,铸就了林容生工笔重彩山水画的灵魂。

研读林容生的多种出版物,可以看到他学生时代、青年时代,以及新近的创作,看出他的才华和不断奋斗的艰苦过程。他也经由过青涩、稚嫩、一般化、记述化和缺乏艺术个性的阶段。可是,由于他善于学习、酷爱思考,又别具天赋,使他获得了自己的美学见解,独立的创作理念,这强有力地推进了他的创作,并产生质的飞跃。他不但能不从众、不随波逐流,而且更能独立不羁、独创自家的艺术风格,为民族艺术的现代化,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可喜可贺。

《坊巷情怀》林容生

《二月春风散如怀》林容生

林容生,1958年生。福建福州人。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专职画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水画艺委员会主任,福建省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水墨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出版个人画集30余种。

猜你喜欢

文笔设色工笔画
国画纸本设色《荷》
流年似水
《岩高千尺虎》
工笔画
《独白系列之三》
小学工笔画
郑庆余艺术作品
于诺工笔画作品选
《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
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