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金融衍生品了解程度调查报告

2018-08-28李亚楠

时代金融 2018年15期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风险大学生

李亚楠

【摘要】文章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进行了大学生对金融衍生品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主要是顺应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入战略发展期的需要,也为了让我们学习经济金融的学生对了解金融衍生品市场及相关知识引起重视,努力提升金融衍生品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 大学生 风险 了解程度

一、调查目的

金融衍生品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它为我们规避风险的同时也让我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它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杠杆性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要在认真总结国内及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不断健全和完善风险防范和监控体系,加强对正确使用金融衍生品工具的教育和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和宣传普及工作。近年来,中国期货业协会也在普及金融衍生品知识和风险提示,无论是投资者、从事金融工作的相关人员,还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学习金融及相关知识的大学生,都应该了解金融衍生品的相关知识。其实,作这次社会调查报告,一方面是了解大学生对金融衍生品的了解程度及金融衍生品知识的普及程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当代大学生敲响警钟,让他们在学习金融衍生品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潜在的巨大的风险。

二、调查对象

山西财经大学在校本科生

三、调查过程

鉴于各种情况的需要,本人于2017年5月16日至2017年5月30日在山西财经大学校园内对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金融衍生品了解程度的调查。并于调查前对国际及国内衍生品市场的情况搜集了相关的数据,进行了基本的了解。随后,根据了解的相关衍生品的情况及它对我国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并结合当今大学生专业及相关方面的现状,制定了本次社会调查报告的相关问题。这次社会调查报告以问卷形式为主,采用了选择题、主观问答题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在调查问卷设计方面采用了计算机技术来设计本次的调查问卷,其在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上都可以使用并且可以分享,在提高调查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受众面。在具体实施方面,本人先在山西财经大学三大校级组织之间展开,并借助这三大校级组织的影响力将本次调查问卷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山西财经大学。考虑到高校大四学生即将毕业,这次调查问卷主要的调查对象为山西财经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四、调查内容及结果

人数:本次共调查人数为542人

(一)金融类专业与非金融类专业对比

由于金融衍生品仍然属于金融学的研究领域,是为金融相关产品如股票、股指等及普通商品如大豆、石油、黄金等提供规避风险的工具,因此本次调查对金融类专业及非金融类专业进行了分类统计,以此来了解大学生对衍生品市场的了解程度。虽然非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并未系统学习过相关知识,但是了解一些基础的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本次調查共542人,其中金融类(包括本校设有的金融类专业及选修的双学位也为本专业的学生)专业有107人,占本次总调查人数的19.74%;非金融类专业为435,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80.26%。而金融类专业中基本了解衍生品市场的有43个人,占比40.19%;仅听说过衍生品市场的有50人,占比46.73%;完全不知道有衍生品市场存在的为14人,占比13.08%。非金融类专业中基本了解衍生品市场的有52人,占比11.95%;仅听说过衍生品市场的有66人,占比15.17%;完全不知道有衍生品市场存在的为317人,占比72.88%。具体结果如图1。

(二)大学生衍生品了解程度年级分布

就大学生对衍生品市场了解程度的年级分布而言,年级越高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了解程度越高,且知道衍生品市场的人占比也越大。在我们刚步入大学的时候,一般最开始学习的都是基础课,并未接触过相关的专业课程,即使是金融学的学生也未必对金融市场了解,更何况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知识的宽度、广度逐渐增加,对各自的专业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知道的也越多,知识的扩展程度当然也越大。然而,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知识的了解分布情况也不例外。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在了解金融衍生品市场的221人中,其中大三了解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人最多,在总人数中占比64.25%;大二中了解衍生品市场的人数居中,占比28.96%;大一中了解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人数最少,占比6.89%。相关分布如图2。

(三)场内场外衍生品了解程度对比

就像我国场内场外衍生品的发展程度一样,大学生对场内衍生品市场的了解程度要强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了解程度。据统计,在本次大学生金融衍生品了解情况调查中,建立在知道衍生品市场的221人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其中仅了解场内衍生品市场的有130人,占比58.82%;同时了解场内和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有77人,占比34.84%;仅了解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仅有14人,占比6.34%。相关分布如图3。

(四)大学生获取衍生品知识途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是越来越多样化了,有的人从报纸杂志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有的人则通过互联网络获取相关信息,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渠道,而大学生了解金融衍生品市场又是通过哪些渠道呢?我们主要从互联网络、大学生竞赛、新闻、课堂、周边的人告知等方面对大学生了解金融衍生品的途径展开了调查。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本次调查的542人中,从互联网络获取金融衍生品市场信息及相关知识的人最多,一共有121人,占比22.32%;从大学生衍生品相关竞赛获取金融衍生品信息及知识的人最少为9人,占比1.66%;从新闻中了解到衍生品信息知识的为15人,占比2.77%;从课堂了解到衍生品信息及知识的人为37人,占比6.83%;从周边的人那里听说到衍生品信息及知识的人为25人,占比4.61%;从其他渠道获取衍生品信息及知识的为14人,占比2.58%;完全不知道衍生品市场存在的为321人,占比59.23%。具体如图4。

(五)大学生关于衍生品市场未来就业意向

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发展已达二十年之久,总体来看,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对我国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因此发展衍生品市场确有其必要性。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不完善,有许多衍生品种类还未推出,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人才缺口相对较大,而大学生近几年来就业也面对巨大的压力,以此来看,衍生品市场可以说是大学生未来就业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本次就大学生对衍生品市场的看法及未来在衍生品市场就业意向也展开了询问。

在这次调查中,对金融衍生品市场比较了解的同学表示他们未来有向金融衍生品相关方面发展的打算,他们认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目前在我国体系还不健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未来衍生品市场规模会扩大,因此会需要更多这方面的人才,以后向这方面发展不仅比较好就业,而且掌握好的话以后会有比较大的发展;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虽正在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杆、高风险等特性,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不怎么可靠,稍有错误便会给自己带来比较大的损失,因此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对自己的效用不是很大;还有大部分的同学对未来比较迷茫,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知道以后自己要从事什么工作;这次调查中也有不少同学根本就没有听说过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存在,也就无从谈起是否未来有在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意向了。

(六)大学生对衍生品市场的看法

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利弊的结合体,它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弊端,总的来说衍生品市场的存在还是利大于弊的。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比如我们可以用期货、期权、利率互换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工具实现套期保值,当然也可以用这些工具来套利和投机,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它在为我们在现货交易上规避风险的同时,它自身也带有一定的风险。而就大学生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了解而言,不同的人对金融衍生品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大学生认为,金融衍生品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理由,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因此,他们认为在大学期间学习一些金融衍生品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就算以后不从事这个行业,也可用此为自己在股票市场上规避风险,实现套期保值的目的;也有一些学生认为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它在为我们规避风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風险。衍生品交易由于其杠杆性而具有高风险性和信用风险的相对集中性,衍生品的虚拟性和定价复杂性使得其交易策略远复杂于现货交易,如果不恰当使用或管理不当则导致巨大的风险。正所谓“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因此,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比较专业的知识以及一定的经验还是不要进入衍生品市场为好;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对金融衍生品的利弊持中性态度,他们认为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有利于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也有利于规避国家政治、经济、金融等风险,且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出现为社会游资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渠道,不仅使一部分预防性货币需求转化为投资性货币需求,而且产生了新的投资性货币需求,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以小博大的特点,价格稍有小幅波动,便会引起投资价值的大幅增减,甚至招致巨额亏损,可见金融衍生品交易实际上是一种风险交易。所以,总的来说它是利弊各占一半,入不入市由投资者自己决定。

五、调查总结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其中,期货市场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体系逐渐形成,功能发挥显著,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股指期货的上市,改变了期货市场以商品期货为主的市场结构,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开始进入期货市场,股指期货交易额占全部期货市场的比重不断上升。国债、外汇等金融期货品种也陆续上市,以金融期货、期权为主要品种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将有更大发展。相信未来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将会更具有活力。但是,作为一个理智的投资者我们在看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好处的同时也应注意它潜在的风险。据统计,截至2008年10月底,央企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合约市值为1250.0亿元,形成了114.0亿元的浮动亏损。很多央企想利用金融衍生品来规避风险,锁定利润空间,但是由于把握不了大起大落的市场,容易出现浮亏,一不小心可能会出现巨额亏损。因此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是很有必要的。总的来说,借用一本书的名字来说就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是坏孩子”,但是这个孩子也需要我们好好引导。

本次通过对大学生金融衍生品市场了解程度的调查,本文建议加大大学生对衍生品市场的了解,加大场外衍生品市场知识的宣传,让大学生对此有基本的认识。当然,最后还是得回到这句话上,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大学生在学习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意识到它所具有的巨大的风险,这是我们进入衍生品市场之前的一个必备课题,也是不能忽略的问题。

猜你喜欢

金融衍生品风险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