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商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8-08-28姜春实周启微

时代金融 2018年15期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

姜春实 周启微

【摘要】电子商务作为目前十分热门的行业,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特别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引得众多行业纷纷加入其中,同时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陡然猛增。但是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其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特别是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存在明显的不足,如何提高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素质,培养出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许多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经济 人才培养 高素质人才

一、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主要方向

企业向电子商务方向进军的第一步就是开发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除了软硬件条件的具备外,重要的是知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第一,企业电子商務管理人员,其主要负责本单位电子商务系统的管理运作他们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商贸知识、电子商务法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与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知识等。

第二,电子商务实际操作人员,负责本单位电子商务活动的实际操作。

他们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商贸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电子商务技能和操作规范、操作标准等。

二、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操作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学生既要掌握商务技能又要熟练操作现代化的网络工具。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设置有效的实训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初从事电子商务人员要不就只懂技术或只懂商务,而这种层次的人才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课程的设置上进行了改革,不仅增加了大量专门的实训课程,还在各门专业课中增加了实训技能的教学要求,这样的调整使得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理论脱离实际,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目前的电子商务教学内容很多时候还局限于理论的讲授,教学内容多来自于书本。对于一些操作性极强的内容,如网上购物流程,企业间电子商务合作模式、网络商店的开发、网络客服流程等没有进行实训演练,很多时候仅仅靠教师用一些文字、图片、幻灯片向学生讲授流程和步骤。其实在课程的教授中,教师也深知实践的重要性,但要在网络上真正实现买卖,进行支付需要学生有能在网上支付的银行卡,银行卡里还需要有资金才能实现购买,交易等实际操作,这些环节教师大多只能用自己的银行卡进行演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实训软件过于简单、脱离实际。现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很多时候都是靠一两套电子商务模拟软件来进行,想借此模拟软件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熟悉整个交易流程。但这些模拟软件设计都太过简单、呆板,只能让学生按照预定好的步骤进行操作,方法单一、内容简单,只要按照操作手册,任何人都可以完成,没有灵活多变的环境和自由多样的操作方法。凭借这样的实践环境培养不了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跟企业的实际运作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凭这样的模拟软件是无法实现的。

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课教师。很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教师。很多在任教师都是非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使得很多专业课教师只能穷于应付书本教学,无法更新知识和研究、讲授新技术。

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建议

融合形态的O2O等商业模式。它几乎可以用来概括所有线上线下相配合的模式,也可能出现在每一个传统细分行业中。融合形态的O2O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传统零售企业的自身优势(实体店更易营造好的购物体验)同时,“借鸡生蛋”—即通过自建平台和借助淘宝、天猫、京东等公共电子商务平台来开展网络零售业务,实现客户购物方式多元化。

零售业经过融合形态的o2o等改革,有利于建设无缝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如今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习惯在网上搜集产品信息,通过网络进行比价,通过网络进行支付。他们使用移动网络、出入门店,并且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交流信息。要想吸引这些消费者,零售商必须经历数字转型,积极开展线上服务,向消费者提供全渠道服务。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零售企业,必须改变业务经营模式,积极运营和拓展所有线上可能的分销平台,所有的运营流程也都需要无缝地整合,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

通过上述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要引导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必要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高职学生提升职业素质,应该结合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对电子商务课程进行合理、科学、系统、规范的安排,将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模块实训和综合实训合理调整,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共同开展,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甚至是自主创业,这将会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商务理念,突出专业特点,提高动手能力,提升电子商务学生就业质量和数量,开拓一条新的电子商务教学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俞立平.电子商务实验实训[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杨荣明.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过程[J].教育与职业,2005(1).

[3]刘秀荣.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8).

[4]张蕾.基于国际比较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4).

作者简介:姜春实,沈阳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通讯作者:周启微,女,汉族,单位:沈阳工学院,学位:硕士。

猜你喜欢

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
“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分析
旅游教育与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医学专科学校妇产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