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莽时期的币制改革

2018-08-28张梦蝶

时代金融 2018年15期
关键词:王莽

张梦蝶

【摘要】王莽自居摄到“新莽”王朝破灭,其间不足20年,却四改币制。缺乏科学性的币制改革,让百姓不堪其忧,使得国民经济和市场的运行被严重扰乱,遂促使其早亡。但王莽的币制改革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独创了我国的虚值货币,而且,王莽造币艺术的美学成就也是独具一格,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现如今都可以称得上为货币一绝,成为我国自古以来货币界最有影响力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王莽 新朝 币制改革

一、前言

新莽是介于两汉之间的一个短命王朝,其不到20年即覆灭。公元9年,王莽篡位,改国号日新,改元始建国元年。至地皇四年,即公元23年,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新莽王朝遂覆亡。王莽“新朝”亡后,其一切建树皆灭,但王莽当时的措施,却非常值得后人审视。

王莽自居摄政到篡位称帝,其间不足20年,改革币制凡四次。据大多数史学家认可的资料得知,王莽的币制改革自篡位前就已经开始了,共实行了四次,不过,每次币制改革的成效都不理想,往往是仓促推行,有始无终。王莽虽志在民生,但慕效古昔近乎迂执,又想要一蹴而就,在施行改制前没有进行精心思考,在施行制度之时又不考虑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再加上不切实际的实践和构想,使其政权很快解散。

二、王莽进行币改的货币历史背景

秦时,秦始皇通令废除各国行钱,全国统一使用方孔圆形的半两钱。汉初,币制沿袭秦朝制度,而后几经改革,仅汉武帝就有六次币改,最终形成五铢钱制,而五铢钱制的推出也的确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汉武帝之后直至王莽摄政,西汉王朝的货币制度再无变更。据史料记载,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到平帝元始中期大约一百二十年间,流通天下的一直都是青铜五铢。至汉武帝时期,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已经基本成熟,金钱并行二元币种体系建构完成,出现青铜货币,且其制造成本和标称价值彼此对等。青铜货币主要作为交易媒介、支付手段被投入流通领域,而由于黄金具有更高的价值含量,所以等重的黄金主要承担价值贮藏职能。至西汉末年,中国古代的货币已发展成称量计价的黄金和统一形制的青铜货币相结合的二元币制体系。

三、王莽四改币制的具体情况

王莽在位20十年间四改币制,改革速度之快,货币品种之多,使得王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以及货币史上少有的钱币改革家。

(一)第一次币制改革

第一次币制改革,是在居摄二年(公元7年)五月。据《汉书·王莽传》以及《汉书·食货志》上记载的内容来看,王莽的这第一次货币改革,发生在王莽正是篡位之前,可以说,这次币制改革是其在为自己的篡位做经济基础上的准备。王莽以“假皇帝”的名义推行制造了径寸二分,重十二铢的大钱(即大泉),大钱值五十个五铢钱。此外,他还制造了契刀和错刀。契刀值五百个五铢钱。错刀上面用黄金镶刻文字,值五千个五铢钱。这四种货币和五铢钱一同在市场上运行。但这些新发行的虚价大钱一经流入市场,即刻引起市场混乱,人们不敢使用货币进行交换,而代之以实物交换,给实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二)第二次币制改革

第二次币制改革,发生在建国元年(公元9年)。据《汉书·王莽传》记载,这次王莽下诏,明确了自己想要“废刘而兴王”的意图。这是王莽刚刚篡位的时候,这一次进行币改的原因有些荒唐,因五铢钱为汉制,刘字内含“卯、金、刀”三字,故去“刚卯”(用金、玉等物制成的装饰品),废除了错刀、契刀和五铢钱,并发行了径文分,重一株的小钱作为替换,这些小钱值一个五铢钱,和之前发行的值五十个五铢钱的大钱一同在市场上流通。此外,为了防止民间私自铸币,王莽下令禁止百姓私自拥有和携带铜炭。王莽此次币改目的之一,是为了消除刘姓汉室在百姓臣民中间的巨大政治影响。但是此次币改,严重破坏了自汉武帝以来专由上林三官铸钱的制度,造成空前“钱荒”,其结果更为严重,以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币制更加混乱。

(三)第三次币制改革

第三次币制改革,发生在建国二年(公元10年)。这次改革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宝物制”,新出的币种总共有五种材质,六个大类、二十八面值,即“五物六名二十八品”。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可知,这“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具体为:钱货六品、银货二品、龟宝四品、贝货五品以及布货十品。这次改革后的币制混乱庞杂,令人眼花缭乱,既不利于百姓日用,也不利于政府的管理,更无益于生产和经济建设,结果导致社会动乱,而且,百姓在民间私自依旧使用大小钱和五铢钱来进行交易。

(四)第四次币制改革

第四次币制改革,是在天风元年(公元14年)。第三次币制改革的失败促使第四次改革的发生,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这一次王莽再一次下令取消金银货贝等钱币,又对其价值进行了增减。此外,废除了大小钱,该作为货布。但又因为大钱流通的时间很久了,一时间将其废除,民间可能还会私自持有,于是下令允许民间再持有大钱六年。但这次改革依然存在着问题,“货布”是虚值币,实重不能抵二十五枚“货泉”,这造成民间的私自铸币,币值更加混乱。

(五)王莽四改币制的结果

王莽的币制改革,以失败告终,使得百姓的经济生活受到了极大的损害。王莽慕效古昔近乎迂执,他一味的托古改制,不考虑实际情况,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規律,以及货币的基本原理和价值尺度规律,盲目地推行各种新币制,罔顾百姓的实际需要,使得货币的流通和信用受到损伤,并因此扰乱了市场秩序。此外,复杂混乱的币制,导致民间交易不顺畅,多次滥发新币使得物价飙升、货币贬值、平民破产、盗铸风行,致使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最终导致百姓揭竿而起,新莽王朝被刘姓宗氏和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联合绞杀。

四、结论

王莽的四改币制,可以说都以失败而告终,罔顾市场运行规律,违背货币发展规律,致使货币市场混乱,经济秩序混乱,民不聊生。复古改制的思想,急躁冒进的币制改革,急功近利的政策实施,损害了诸多百姓的利益,使得王莽丧失民心民意,人心向背,进行改革所需要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受到损害,这也是造成“新莽”王朝被推翻的重要原因。

尽管现今有很多史学研究者认为,王莽的币制改革和一系列新政措施,其内在心理是为了民生,但是这也不能磨灭王莽在某种程度上,利用多次币制改革来为自己敛财。为了巩固其新朝统治,王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而又不得不依靠剥削百姓来达到目的。总之,无论王莽的初衷如何,各项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致使其改革失败,新朝覆灭。

但客观地说,尽管王莽的币制改革具有严重的制度缺陷,对当时的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是王莽的币制改革,也并非一无是处。他开创了虚值货币的发端,此外,其造币艺术的美学成就也非常独特,风格和技艺也别具一格,值得后人欣赏和珍藏。王莽推行制造的货币具有的书法艺术,及其精美的图案和制造技术水平,为后人称赞和喜爱,这些制作精良的货币,成为我国货币史上的重要标志之一。

參考文献

[1]胡海燕,何佳欢.王莽币制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当代启示[J].人民论坛,2016(11):71-73.

[2]陈亚妮.论王莽新政及其币制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2):18-20.

[3]李建雄.王莽改制的币政举措研究[D].甘肃兰州:兰州大学,2016.

[4]赵鸿飞.刍议王莽新政及其币制改革[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4,15(01):91-96.

[5]曹婉丰.略论王莽的币制改革[J].学理论,2013(36):133-134.

[6]贺祥.从“大泉五十”铜钱范看王莽币制改革[J].收藏,2013(17):102.

[7]周泰宇.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10期)[C].:,2011:3.

[8]杨兵.浅谈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5(03):46+50.

[9]宋玲,尹长舒.西汉王莽的币制立法改革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7(01):55-57+64.

[10]肖茂盛,杨明.王莽币制改革及历史特点[J].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5(06):63-64.

[11]李伟.王莽的币制改革[J].中州今古,2001(04):54-55.

[12]孟聚.王莽币制改革简论[J].许昌学院学报,1989(01):53-58.

[13]班固.《汉书·食货志》[M].

[14]班固.《汉书·王莽传》[M].

猜你喜欢

王莽
王莽:皇帝家“可怕”的亲戚
王莽:为争帝位四个儿子杀了三个
王莽:谁都别想忽悠
王莽:一句话引发血案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王莽岭抒怀
王莽:儿子是我的垫脚石
也谈王莽改地名
影帝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