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原因分析与套利运用

2018-08-28周京

时代金融 2018年15期

【摘要】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世界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在英国初现雏形,当时被称为投资信托。此后,封闭式基金逐渐发展起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在美国达到顶峰。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之后,其出现衰退势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新兴封闭式基金的产生,封闭式基金又开始赢得市场关注。此外,封闭式基金的历史发展过程也反映出了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程度,本文就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原因以及套利运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封闭式基金 折价分析 套利运用

虽然我国的封闭式基金市场的发展较为短暂,但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在我国仍然存在,而且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折价现象更为严重。因此,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我国证券市场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相比具有规模的不变性、价格的可变性、投资的长期性。投资者在封闭式基金的存续期内,不得进行新的投资,日后必须在二级市场上进行竞价交易。再者,基金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并继而产生所谓的溢价和折价交易现象,如若处于折价状态时,折价率越高,则利于买入,折价率越低,则利于卖出,从而产生差价,同时也为套利运用提供了机会。因此,封闭式基金折价与套利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普遍化的现阶段,套利机会潜在性的挖掘也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因而,对封闭式基金折价原因的分析和套利机会的探讨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

一、封闭式基金折价原因分析

(一)流动性

根据有关数据,封闭式基金折价的程度与基金的流动性具有显著关系。由于在基金投资组合中会存在流动性较差的股票,并且这部分股票的市场价格会因时间的模糊性而很难确定。投资者极有可能高估其价值,从而产生股票定价错误的现象,造成基金折价。另一方面,尽管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交易也属于正常交易范围之内,基金也可以随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但是由于社会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基金资产组合中仍有欠缺流动性的资产。从而使基金的市场价格与其净值存在一定的偏差,造成封闭式基金折价。据有关资料表明,由于我国股本结构的特殊性即国家股和法人股所占比例较大,因此也造成了基金流动性的缺乏。从而加大资产流动的风险性,这样就导致了基金的折价。

(二)潜在代理成本

封闭式基金同其他市场证券一样,也需要基金管理公司对其资产进行打理,也就产生了一些潜在性的成本费用。如基金管理费用、托管费用、付给管理人员的报酬费以及因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而造成的损失费。一些学者认为基金的管理费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基金的折价。他们认为折价幅度是对未来管理费和托管费现金流的贴现。因此管理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折价的大小。对于一些基金成本所占比例较大的投资,且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程度较为明显,管理费和托管费在基金成本中的比重同样较大。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即管理业绩对基金折价也有较大的影响,如果管理者对于未来基金价值的预期低于市场价格,则造成基金折价。因此,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或管理能力也是基金是否折价的关键一环。

(三)投资者情绪

基金折价还受到投资者主观情绪的影响,因此,投资者主观情绪对基金折价仅仅是阶段性的影响而非持续性,当投资者对于未来基金价格的预期值较高时,则会使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反之则会呈下降趋势。因此,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不仅使投资者面临客观性的风险,还要面临主观情绪上的风险,其实,这也是一些盲目的、不理性的投资者对于基金市场信息的误判,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最终折射于基金市场之中。依目前我国基金市场的情况来看,尽管我国并非完全性的个人投资,但国内基金价格走势的原因也渐趋情绪化。这也对封闭式基金折价造成了影响。

二、套利机会运用

(一)封闭式基金向开放式基金的转变

从基金业的历史发展上来看,基金的持有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封闭式基金,另一种是开放式基金,但二者之间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关联。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封闭式基金的持有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其便会转为开放式基金。另外,对于封闭式基金的开放来说,不仅使基金价值得到提高而且也让基金持有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当投资者以低于基金净值的价格买入封闭式基金,而在转为开放式基金时却以高于净值的市价售出,因此也就产生了封转开的套利机会。但是一般情况下,在封转开时,市场自然会对这一信息做出反應,使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下跌,从而缩小中间差价,同时也降低投资者的利益。另外,就目前我国封闭式基金的运作情况而言,封转开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套利运用的时机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封闭式基金的分红

基金的分红套利本质上也是赚取其中的差价。封闭式基金本身就压抑着大规模的分红,换句话说,分红会为投资者提供较大的套利空间。其次,封闭式基金折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分红少。如果市场对封闭式基金的分红预期值较高的话,那么相应的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进入,从而降低基金折价率。当然分红之前就进场的投资者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使封闭式基金的流动性得到提高。据有关资料表明,封闭式基金的分红不仅为投资者增加套利机会而且也对基金市场起到催化作用。正所谓,牛市助涨,熊市助跌。分红之前会促进基金价格上涨,分红之后会使得基金价格回落。因此,这中间时期的套利机会会大大增加。

三、总结

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其都已经普遍存在于基金市场之中。不管是国外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还是我国处于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都对此现象难以做出精准定论。我国基金市场结合本国国情在不断地完善已有制度和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另外,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来说,虽然起步稍晚,但我国也不愿放弃这一机会,并且我国也对封闭式基金市场所存在的套利也进行了相关理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晔.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的行为金融学实证研究.科技信息&金融之窗.2009年第23期.

[2]赵龙凯,彭传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与管理绩效的实证研究. 金融研究.2008年第4期.

[3]陈风.封闭式基金折价因素分析[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4]田瑛.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和投资者情绪关系分析[期刊论文]-金融与经济,2010(7).

[5]申璐娟.张晓峰.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探析[期刊论文]-东方企业文化,2010(16).

[6]宋春明.监管资本套利和国际金融危机[J].金融研究,2009,(12).

作者简介:周京(1997-),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