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质量研究综述

2018-08-28李玉杰

时代金融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特征

【摘要】隨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加剧,财务舞弊现象时有发生,资本市场需要严格监管。目前关于财务数据质量特征、评价内容与方法、评价指标的研究存在不足之处。研究内容标准化、研究对象地区行业化、完善的指标体系,能有效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财务数据质量 特征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与方法

一、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于财务报表质量的要求以及公司未来发展的压力等原因,财务数据造假问题时有发生,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对会计信息质量披露的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财务数据是上市公司在过去的时间段内经营状况的反映,也是投资者、管理者以及竞争对手了解公司的途径之一。目前关于财务数据质量研究的内容、特征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对财务数据质量进行研究尤为重要。

二、财务数据质量特征

财务数据质量评价建立在对财务数据分析基础之上,是通过对财务数据质量特征的判断实现的,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0年发布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即《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首次表达信息质量特征“层级”的概念。指出会计信息质量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决策有用的重要质量特征,其次是可比性、可理解性,效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是两个约束条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1989年发布的《编制财务报表的结构》,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存在分歧之处,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归纳为四项首要信息质量特征: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

2010年IASB和FASB发布的联合概念框架将财务信息质量分为两个层次,基本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与如实反映,强化信息质量特征: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可理解性。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起步较晚,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一般性原则的形式,提出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三、财务数据质量评价内容与方法

国外学者较多利用盈余质量来评价会计信息质量,此外,也有学者用舞弊报表的分析来判断利润的真实。国外的研究大都基于严格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Jones et a1提出Jones模型计算估计的操控性应计利润。Dechow,Slonan和Sweeney对Jones模型进行修正,增加应收账款的变动变量,消除赊销对销货收入的影响。Barton,Way mire通过考查是否详细披露收入、成本、折旧等信息来评价财务报表的披露情况。Barth通过研究发现历史现金流可以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Ghois研究发现公司董事会的规模与盈余质量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Trang Cam Hoang采用回归模型研究董事会多样化对收益质量的影响。Sasan Mehrani采用多维度方法来衡量收益质量的各个方面。Juan Carlos研究出泡沫经济会影响财务报告质量,进而使收益质量下降。

在财务数据质量研究内容方面,国内学者在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时,经常选择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完整性、可靠性指标,盈余质量作为代理变量。崔学刚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披露的数量和信息披露指数作为代理变量来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识别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王艳艳、陈汉文、周中胜等学者以会计信息中的收益指标——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来衡量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王晶论证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李雪通过对内部控制披露质量的研究来评价会计信息质量;闻莺在2014年首次将Benford法则与面板模型引入到财务数据质量研究中,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质量特征进行综合评价;李响运用Fisher判别法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质量进行实证评价研究。

四、财务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国外学者对财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或要素的选取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全面性,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及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学者们常采用一些权威机构的评价指标来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1998年标准普尔的透明度和披露评价体系(T&D;),2001年普华永道发布的“不透明指数”,国际财务分析和研究中心(CIFAR)的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等都是学者们常用的指标体系。

在国内,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1年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2003年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推出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即南开治理指数CCGINK。学者们在研究时常根据研究的主题对指标进行筛选,较少采取统一的指标体系。王玉翠、肖楠等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选取8个指标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李响在其研究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与筛选。

在运用Benford法则对财务数据质量进行评价时,我国学者主要采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张苏彤、康智慧选取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资本公积、主营业务收人、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作为实证检验数据指标。张佑辉、狄为、候晶等学者在其研究中同样选择财务报表指标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质量、财务数据真实性进行实证检验。

五、评述与展望

(一)财务数据质量研究现状

首先,学者对财务数据质量研究时,尚未对财务数据质量、财务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等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和区分,容易导致学者研究方向的偏离。其次,在财务数据质量评价内容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学者们主要针对研究的范围选取资产质量、盈余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再者,在评价主体上多是选取我国上市公司整体数据进行研究或者分地区研究,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局限性较大,未将其扩展到中小企业或地区行业。最后,在财务数据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学者较多针对研究的主题或对象,参考前人研究的结果,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二)研究展望

1.内容标准化。关于财务数据质量研究的内容应从全局出发,在理论上丰富研究的内容,使财务数据质量研究内容与方法不断完善。

2.指标体系具体化。根据地区行业的发展特点,考虑财务质量的持续性、协调性、增值性内在特征,及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外在特征,建立具有一定合理性、可操作性、层次性的适合地区行业的财务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使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3.研究对象地区行业化。地区行业数据具有统一性,有利于财务指标的分类与处理,运用模型对数据进行检验时,能有效地降低数据差别较大带来的误差,提高模型的切合度,使财务数据质量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

作者简介:李玉杰(1993-),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就读于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