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下全生命周期财税解析

2018-08-28孙训

时代金融 2018年15期
关键词:PPP模式财务管理

孙训

【摘要】由于PPP模式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国内供给侧结构的改革进程,是国家财政部以及发改委大力支持的模式之一,因此社会各界一直在对该模式进行着研究与分析,并加大了对该模式实施中财务以及税务管理的探究力度。本文也将通过对 PPP模式相关内容的介绍,对该模式下的全生命周期财税展开全面分析,期望能够对国内财税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启示。

【关键词】模式特征 PPP模式 税务分析 财务管理

PPP模式会通过社会资本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合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会以特许经营授权为前提,共同进行风险承担以及利益共享,并会通过对激励约束以及市场竞争机制的运用,对双方优势进行充分发挥,以对服务以及产品供给效率与质量进行保障。为对该模式下的财务与税务展开全面分析,我们首先应对该模式特征以及发展历程等内容进行明确。

一、PPP模式相关内容概述

(一)1PPP模式特征

该模式特征主要体现为两点:第一,政企合作。政府会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确立伙伴关系,并会确定共同目标,政府会利用该目标为公共进行服务,而企业也会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获得相应利益;第二,利益分享。政府可以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对企业利益获取进行监控与调节,防止出现不正当利益获取的状况,确保可以向社会进行公共产品分享的同时,为企业投资回报稳定性进行保证[1]。

(二)模式发展历程

以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为例。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PPP模式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其是在2014年由财务部首次提出的[2]。财务部副部长在PPP模式培训班中,就该模式推广原因、任务以及途径进行了全面分析,由此PPP模式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以及层面开始得到广泛运用。

二、PPP模式下全生命周期财税解析

(一)财务管理方面

由于PPP项目相对较为复杂,因此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需要进行不断更新与加强,以对项目经营管理以及经济效益水平进行保证。

1.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做好项目成本控制以及投资前期准备。财务人员需要对项目所需费用、收入以及税金等内容进行全方面考量,并要以此为依据展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对项目建设运营活动控制以及组织效果进行保证。财务人员需要将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之中,并要通過对目标成本法的运用,实现对目标成本的有效分解,以做好成本落实控制工作,确保整体项目财务管理质量可以达到预期目标。

2.构建风险分担机制。虽然PPP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实施仍然伴随着一定的财政风险,其中以风险分担机制制定不当最为突出。所以需要对分担机制进行改进与完善,以实现对财政风险的有效管控。在具体完善过程中:首先,政府要对自身在PPP模式中的定位进行调整,要从公共产品提供者逐渐转变为项目监督者以及合作者,并要严格按照合同契约内容,与企业一起共同对风险进行承担;其次,企业也要对自身合作者意识进行提升,要减少自身对于政府的依赖,积极对各项责任进行承担,并与政府做好公司利益边界划分,以对双方所需承担的风险责任进行合理规划与明确,建立起科学的协商制度,从而为项目运作持续性提供可靠保障;最后要按照风险化解效率进行风险分担机制制定,并要对项目所属权进行合理分配,要通过此种方式对合作双方机制遵循质量进行保证,以做好财政风险管控工作[3]。

(二)税务分析方面

在PPP模式全生命周期,税务成本会在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会对项目投资回报、盈利性以及运作方式等,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因为PPP模式所涉及的税种相对较为复杂,且在营改增制度落实之后出现了税务分析变得更加复杂的情况,所以对税务成本进行分析与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此,将重点对项目建设与运营两部分税务成本展开深度探讨。

在项目成立阶段,项目公司可以按照自身实际需求,对新设以及沿用原有经营项目公司股权方式进行选择,要会按照股权方式对税务成本进行计算。例如在对非货币资产进行投资时,投资方可以按照资产作价出资数额对增值税缴纳数额进行计算,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作价出现过高的情况,则要将高出部分归入到企业所得税之中,以做好税务成本计算。

在项目建设阶段,由于PPP项目建设与其他建筑行业所涉税务基本相同,所以该项目建设的支出,也应通过对相应法律法规的合理运用,要通过对进项税额的利用,完成相应税款抵扣。但需要注意的是,贷款直接相关的手续费等,均不属于可以抵扣的内容,需要分别进行计算与核对,以制定出最佳的抵扣与纳税方案。在营改增制度实施之后,建筑行业增值税被调整为11%,企业如果没有得到一定数量的进项税,就会直接增加自身税负,所以在进行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进项税拓展,要通过选择有开具专用增值税发票供应商或者其他方式,对企业进项税数额进行增加,以对企业纳税压力进行有效缓解。

在项目运营阶段,首先要对运营收入纳税问题进行处理,要按照收入类型及其具体收入金额,对合同各方需要担负的税款进行分配,要尽量减少使用财政资金对税款进行补贴,要在获得使用者付费之后,按照服务使用以及销售货物等因素,完成对具体税款税额的计算;其次处理好项目分红纳税问题,要按照项目公司内部章程,科学对利润进行分配,确保可以在获得利润之后,直接向有关部门进行股息派发,而此部分都属于免税内容,所以不需要进行纳税;最后要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运用。该项目中所涉及的优惠政策,主要有三种:第一,与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相符的项目;第二,满足节能节水以及环境保护等条件的项目;第三,符合安全生产专用以及节能节水条件的固定资产,这些项目均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优惠。同时,在进行项目移交时,要在完成金融资产以及无形资产摊销之后,根据资产清单完成相应的项目移交任务。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PPP模式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该模式以及模式全生命周期中的财税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政府与企业要认识到该模式实施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财务管理以及税务分析方式进行总结,要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构建分担机制以及解决项目分红纳税问题等手段,切实提升各项财税工作开展质量,确保PPP模式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政府与合作企业的共赢,确保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宇娜.PPP模式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的财税政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7(23).

[2]周立柱.我国PPP模式下的财政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7(7):20-25.

[3]苏志浩,张帆,陈亚娟.在PPP模式中推行财政补贴的探索[J].宏观经济管理,2016(6):77-80.

猜你喜欢

PPP模式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