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和防控管理研究

2018-08-28张国标

时代金融 2018年15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事业单位措施

张国标

【摘要】国家为了便于为人民提供服务,设置了相关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业单位不同,它不涉及盈利性质。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进步,事业单位涉及的工作内容也日渐复杂,工作范围也逐渐扩大,这就给事业单位的管理加大了难度,进而增加了管理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所以事业单位应重点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这就要求企业具备财务风险意识,及时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最后控制风险的能力。本文根据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希望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防控管理 措施

财务风险是事业单位最容易产生的风险之一。财务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因其涉及范围较广,综合了各方面的收支,无论哪方面出现计算失误或者管理失误都会造成财务风险。尤其在当前时代,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事业单位的工作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趋向复杂化。所以事业单位要想穩固发展,就应在财务管理方面加大管理力度,预防和控制好财务风险,避免给事业单位造成财务损失。

一、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和严格的监督制度

财务工作对任何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管理部分。单位的所有收支工作都是由财务部门完成的,这就导致了财务部门具有特殊的工作性质[1]。要想有效管理财务部门,使其稳步运行,首先就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监管力度,保证涉及财务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行。但是实际上,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重视这一点,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对财务部门也没有实行有效监督,对财务人员没有严格管理,这就加大了财务部门的风险。

(二)缺乏财务风险防控意识

部分事业单位对于自身的风险防控缺乏管理意识,没有指定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这也是造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事业单位经营性质与其他企业不同,它跟利益没有直接联系,并且其运营资金也是通过国家进行财政拨款而来,这就导致其不用考虑单位是否盈利,所以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工作没有足够重视。也正因为如此,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以及财务工作人员便会疏于对财务风险控制的管理,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另外,还有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片面的认为事业单位不存在财务风险,只要做好日常的财务收支即可。所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对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风险发生的概率,最终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三)缺乏财务风险防控人才

就目前来看,我国事业单位普遍缺乏能够胜任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人才,这就使得财务风险防控工作无法落到实处,管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2]。事业单位却乏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人才主要体现在管理岗位存在空缺、管理人员素养不高、管理水平有限三个方面,这就直接降低了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工作质量,进而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一旦事业单位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就会严重阻碍财务工作的进展,不能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也就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有效防控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根据自身实际经营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内部管控制度,并落实管理。首先,将与财务部门无关的职务进行分开管理;其次,定期对财务收支进行统计,并做好记录;最后,成立内部审核小组,加强对会计部门的监督,促使其做好财务工作。另外,还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让他们在工作当中互相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将工作能力、态度与职位、奖金挂钩,这样既给员工施加了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动力,进而推进内部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培养财务人员风险防控意识

财务人员是控制财务风险的主要人员。在新时期下,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如果财务人员缺乏风险防控意识,便会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困境[3]。所以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培养财务人员风险防控的意识,进而降低风险发生率。首先,事业单位应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让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财务管理技术,充分认识财务工作存在的潜在风险,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风险防控意识,在平时工作中才能及时预测风险,掌控风险。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培养财务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对控制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三)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使复杂的账目变得精准、细致,减轻了会计的工作负担。所以事业单位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现会计电算化[4]。但是有些会计还没有适应时代的变革,这就要求单位对其加强培养,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可以通过开设培训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人品素养;根据财务工作性质和实际岗位需求,制定内部考核标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对国家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的学习,提倡廉洁从业,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财务部门自身也要制定工作目标,与时俱进,学习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财务管理知识。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切实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体制还在不断改革,事业单位面临的风险也多种多样。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风险不可避免,因为财务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广,只要与收支有关的活动都可能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事业单位要想有效控制风险就应该加大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促使他们具备预测风险、分析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所以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财务现状的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人格素养,进而提高他们防控风险的意识,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促使单位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薇.探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及防控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5):152-152.

[2]张蔚然.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和防控管理[J].当代经济, 2016(21):94-95.

[3]付永利,魏刑丽.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其防控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7(4):84-85.

[4]李国雯.试论事业单位如何提高财务风险防控能力[J].财会学习,2016(23):45-45.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事业单位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