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2018-08-28聂蓉

时代金融 2018年15期
关键词:影子银行中小企业融资

【摘要】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三十多年中,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支柱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受到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基于以上背景,不受或较少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子银行作用越来越突现出来,在弥补了更多的资金缺口的同时,也完善和丰富了当前的金融体系。本文以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和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国式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关键词】影子银行 中小企业 融资

一、中国式影子银行概述

保罗麦卡利最早提出影子银行概念,他认为影子银行体系是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不受或较少受到传统监管的一种新体系。从与传统银行的内外关系的角度来对当前国内影子银行的种类进行分类的话,有以下三种:

(一)银行内部影子银行部门及业务

银行内部的影子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内部某些部门从事的,利用技术开发金融创新工具,将银行的信贷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从而按通行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会影响银行当期损益,其中主要包括理财产品、信用证、票据类产品。

(二)银行体系外部的影子银行系统

银行体系外部的影子银行主要是在传统金融体系外以某种特殊方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资金,具有融资功能的的特殊金融机构以及民间借貸,往往以自有资本和相关业务收入作为资金来源,其中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和民间借贷。

(三)商业银行内外部结合的影子银行

在这一类影子银行中,商业银行作为中间人,并且在影子银行的运行过程中发挥桥梁作用,连接借贷双方,资金的流动途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两类委托贷款和银信合作。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概述

(一)我国中小企业定义

2011年颁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对各行业中小企业如何划分规模进行了规定,中小企业是在营业收入,生产规模和从业人员等方面都比较少的经济主体。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首先,中小企业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融资受到限制。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来源主要由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构成,大多数是通过间接融资渠道传统银行进行借贷活动,而很少的中小企业会选择通过如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这种现状主要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和缺乏理性投资者,直接融资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因此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间接融资。

其次,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自我融资获得的资金接近于所有融资方式中的90%,而外部融资只占到剩余的10%左右。这种融资结构与我国长期以来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歧视政策紧密相关,许多外部融资机构不愿借款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外部获得资金。改革开放以后,各级政府将发展国有大型企业作为重中之重,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则往往没有受到重视。

三、中国式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提供资金支持。影子银行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非银行信用中介,通过期限转换、信用转换和流动性转换等特殊方式吸收资金并应用资金。传统商业银行把资金投向社会各部门的信用创造职能受到监管部门的制约,资金规模以及流向的限制使得其无法满足社会上所有的资金需求者,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通过传统银行渠道很难获得足够贷款,资金短缺会严重束缚中小企业的长久发展,甚至引起破产问题,从而影响资金安全和经济的稳健运营。

数据来源: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

从图1可以看出,41.8%的企业认为自己对于资金的需求是十分显著的,51.5%的中小企业认为自己迫切需要资金,而资金需求少的企业仅占6.7%,该图揭露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有着急切显著的资金需求,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然而,商业银行大多不会接受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不公开,容易引起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2016年,对浙江省内中小企业开展融资来源渠道的问卷调查,总共发出去500份问卷收回436份有效问卷,根据图2调查结果,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银行仍是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除此之外,股权融资、民间借贷、内部集资、财政投入及其它方式也为中小企业弥补了部分资金缺口。

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

2.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投资结构。影子银行可以自发设计种类丰富的投资产品以及投资组合来吸引投资者,使得影子银行聚集闲散资金的同时,还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特别是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说,影子银行使其可以更加灵活的选择多种多样的投资产品,以顺应中小企业不同投资的方向。此外,我国影子银行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的大量投放,不仅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机会,还极大的丰富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投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中国式影子银行对于中小企业拥有信息成本优势,可以避免传统金融机构高昂的信贷监控成本,有效减少了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与常规借贷相比,我国影子银行借贷普遍在商业伙伴之间进行,借贷双方生活的地域往往相对较近,贷方可以事先对借方的资金状况进行考察,在放贷后可以随时监管其经营活动以及偿债能力,可以获得比传统银行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确保借款人的还贷资金可以如期偿还。

(二)消极影响

1.融资成本较高,加重中小企业的还款压力。根据2016年中国财富报告,我国民间借贷平均年利率远远超过银行基准的贷款利率,达到36.2%。与此同时,通过调查,有39%的企业能够接受的贷款利率水平在5%~10%,而且大多数企业只可以接受15%以下的利率。并且在影子银行的运行过程中,资产抵押或担保手续的手续费费率又很高,这使得在较高的贷款利率以外又再次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双重压力下的融资成本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还款难度。在这种时候将导致以下风险:第一,高风险项目往往带来高回报,中小企业为了更快的获得足够的资金以偿还贷款,会选择投资于该项目,但这可能会加剧企业的经营风险。第二,中小企业在无法偿还贷款时,可能会举借新贷偿还旧贷,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极具风险。

2.我国影子银行缺乏监管,隐藏巨大风险。影子银行体系具有银行信贷职能,但对于贷款对象和條件的规定不会受到与正规银行同样的监管约束,在这种情况下会存在套利机会。例如,大型国有企业将从商业银行处取得的资金通过委托贷款融入中小企业,大企业可以从中获取中间业务收入。另一方面,据调查,在中小型企业较多的江苏、浙江等省份,多达80%的中小企业会通过民间借贷融资,因此民间借贷危机频繁发生,比如山西柳林高利贷事件、温州企业主跑路事件以及鄂尔多斯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事件。从民间借贷方面来说,其面向的群体庞大且复杂,资金链条过长,资金使用者和供给者越来越分离,增加了违约风险。中小企业因为民间借贷的成本高昂承担着极大的压力,随时可能会破产,影响金融系统的正常秩序,严重时甚至能够导致经济动荡。

3.加剧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主业偏离。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是从事规模很小的小本生意,利润微薄,常常仅够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但是影子银行可以凭借高杠杆率带来巨大的财富效应,甚至是中小企业本身主业都难以达到的,所以以追逐高额利润为目的的中小企业会选择偏离原有实体经济的主业转而逐步投向影子银行领域。根据调查,浙江、江苏、广东三省的中小企业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每年的主业偏离度的增长率均在7%~8%之间,这一比率已经反映出当前中小企业主业偏离的严重程度,并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发展。

四、增进中国式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

(一)健全影子银行法律法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国务院107号文件对于影子银行的规定只是从监管政策方面提出的一份文件,表明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影子银行问题,但107号文件仅仅只是一份纲领性文件,其作用显然没有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影子银行范围更具说服力,并且该文件也没有明确各个影子银行的具体业务分别由谁如何监管。因此,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健全影子银行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范围和监管部门提出更具有规范性的要求,使得影子银行体系内的一切经济活动均要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

(二)各监管机构明确职责、加强沟通

由于我国混业经营,影子银行所经营的各项业务活动之间没有划分明确的界限,也没有明文规定进行分类。“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容易导致处于中间地带的影子银行无人监管,并且各监管机构之间往往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可能会出现相互推让的现象。因此,应该建立各监管机构间的相互协调机制,既需要明确各监管机构的职能范围,又需要建立起全面的沟通机制,在有效监管影子银行的同时,引导其未来健康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繁荣。

(三)协调金融监管和金融产品创新

由金融创新引发影子银行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金融发展的多种需求,促进我国的金融深化和金融制度改革,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同时,也加大了由金融创新引发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风险,通过杠杆作用使得风险不断地在各经济主体间积累和传染。因此,应当协调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进行合理安排。既不能过度的进行金融监管使得金融市场封闭金融创新能力受到压制,也不能为了取得竞争优势而忽视由金融创新所带来的影子银行风险。

参考文献

[1]陈振荣,李隽,谢朝阳.中国影子银行文献评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2):100-105.

[2]李若愚.中国式影子银行规模测算与风险评估[J].金融与经济,2013(09):32-36.

[3]巴曙松.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估影子银行[J].经济纵横,2013(40):27-30.

[4]高瑾.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

作者简介:聂蓉(1995-),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天津工业大学金融学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影子银行中小企业融资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