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邱华栋的都市书写

2018-08-28康睿

北方文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欲望消费

康睿

摘要:徘徊于都市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之间,邱华栋以独有的观察视角描写了一系列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状态,揭示都市生活中人们的挣扎与困惑。本文从邱华栋的都市小说入手,分析消费语境下都市生活中人的生存状态,探究都市主体的人在都市生存环境中的精神演变。

关键词:邱华栋;都市小说;消费;欲望

邱华栋是90年代文坛一位新晋小说家,被评论界认定为“新都市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大多以现代都市为创作背景,表现了在物质诱惑和消费欲望的影响下,都市人的挫折、忧虑、挣扎与毁灭。邱华栋尝试通过他们的生存表象来揭示出人性的本真状态,在人与都市既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关系中体悟生命存在的本质。

一、都市与消费语境对人的影响

邱华栋都市创作的语境是1990年代当代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型,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率先开始了国际化、现代化的步伐。全球化成为一种新的替代了现代化的话语与想象。

“有时候我们驱车从长安街向建国门外方向飞驰,那一座座雄伟的大厦,国际饭店、海关大厦、凯莱大酒店、国际大厦、长富宫饭店、贵友商城、赛特购物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中国大饭店,一一闪过眼帘……”北京都市繁华的现代建筑群在作者笔下以光鲜的形象震撼、刺激着故事中的人物。雄伟壮丽、华丽高贵的都市环境使人们对奢侈的物质生活充满想象,也激励着人们为这个浮华的想象付出奋斗与冒险。

与全球化伴随而来的就是消费主义浪潮。在这种环境下,消费水平成为衡量成功人生的唯一标志,物的价值取向成为社会主导性的文化选择,北京的社会阶层也得以迅速分化。这种以贫富、强弱、成败为核心的分化方式使这座都市的生存方式、矛盾斗争和价值形态都变得复杂起来。

二、都市生活下人的渴望和无奈

为实现欲望而奋斗是这座都市的生活基调。正如《闯入者》中表述的那样:“整座城市只是一个祭坛,在这个祭坛上,物是唯一被崇拜的宗教,人们为了物而将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这个祭坛。”都市人虔敬地把“物”奉若神明,并且顶礼膜拜,都市也渐趋失去了原本的纯真无邪,变得布满竞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薄情。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人们纷纷选择去不择手段地交换梦想,买卖机会。

作者笔下的人物都是背负着自己的梦想,并对前程充满自信的文化人。他们对都市的追求与热爱是因为“这里的机会就像退潮后留在沙滩上的漂亮小鱼儿一样多”《手上的星光》中乔可表白自己的都市追求是“名利、地位,还有爱情和对意义的寻求”,这实质上也是大多数都市人的生存渴望,而当他们趟过城市的欲望“浑水”后才渐渐发现,这是一条污浊的河流,这里盛放不了新鲜的爱情,只有欲望才能在这里长久的生长。都市,又给了他们失望与落魄,于是他们选择无奈又独特的方式——出走,去寻找自己的心灵家园,尽管他们永远也不会找到心中的理想家园。正如《手上的星光》中林薇的名片:在路上,没有家。

三、都市生活中人的都市审美

邱华栋对都市的构写是浓墨重彩的。他一反传统的手法,以“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吧、歌舞厅和别墅”向读者铺排都市的华丽,从而体现出都市对人们而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邱华栋小说着眼于平常人的日常生活,他们没有英雄般的壯举,只想改变自己的卑微命运,真正融入到都市生活中,享受物质生活是他们都市欲望的全部内容。《手上的星光》中的流浪画家廖静茹,立身有限,缺乏名气,作品也鲜为人知,后来由于画廊柳老板的举荐和乔可的新闻造势而名声大噪,虽然社会上对她评头论足,但还是得到了作品大卖的商业性成功。商业的强势登场,让艺术丧失了纯粹和神圣,反而成了晋身的阶梯,审美也变成一种庸常的消费。

四、结语

在消费时代的今天,中国都市依旧是奢华与贫穷两极并存的现状,现代化在给都市社会带来繁华与富足的同时,也给都市中人的生活带来了异化了的生存环境,人究竟是什么?人为何在行走?邱华栋笔下的都市人可谓是给当下的人们提供了思考自身生存状态的范例,任何发生都应该以人性为底线,不能为了所谓的发展去牺牲“人”的存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高锐.穿越都市风景线——试论邱华的都市观[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1).

[2]袁功勇.迷茫的都市流浪者——邱华栋小说中的术形象[J].写作,2005(23).

猜你喜欢

欲望消费
国内消费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
消费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