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网信军民融合的思考
2018-08-28霍娜
霍娜
5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指导下,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共同举办“智能科技军民融合论坛”。论坛由中国信息化周报社、赛迪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心)、赛迪智库军民结合研究所、天津市滨海区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协办,主题是“智能驱动协同创新 加快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做了题为 “新时代推进网信军民融合的思考”的主题演讲,并从界定清网信军民融合的时代前提,谋划准网信军民融合的战略方位,制定对网信军民融合的技术路径,营造好网信军民融合的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界定清网信军民融合的时代前提
对于网信军民融合的时代前提,邬江兴介绍,一个战略判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开展网信军民融合工作的基点;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 网信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领域,也是军民融合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首次概括了网信军民融合的核心内涵。
邬江兴认为,智能科技的发展必然要以网信科技为基础。
谋划准网信军民融合的战略方位
对于网信军民融合的战略定位,邬江兴认为,要体现“军为重,军为先”,军事需求要走在全社会的前列,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提出 “无人区”概念,指出华为正在本行业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邬江兴认为,军事需求必须成为“无人区”的灯塔,军事领域决不能出现“无人区”的现象,必须给未来一个清晰的描述,唯有此才能引领科技创新不断发展。
同时,邬江兴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科技政策是跟踪模仿,我们很多武器装备的技战术性能都是以美国现役装备的性能指标作为参照系的。在需求论证的初期就落后导致我们从一开始就在别人设定的技术框架里打转,始终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进行跟踪模仿式的“被动创新”。这是造成科技领域“无人区”错觉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我们在设定军事需求时,必须瞄准并跑、领跑来设定,一定要从起点开始,走出跟踪模仿的老套路,敢于在思路、技术路线上谋求跨越式创新。
邬江兴强调,军事需求必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当前推进军民融合,需要有一些抓手级工程来作为支撑,军事需求必须突出非对称的导向。因为从科技创新的总体态势看,我国当前还是技术后进国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但是也要清醒认识到全面超越还不具備条件。我们一定要按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战术原则,选择一些有基础、最迫切的领域作为发力点,力争能形成一些局部优势,通过局部的压强突破,形成非对称的战略制衡和威慑能力(包括AI在内的新一代技术)。
制定对网信军民融合的技术路径
对于谋划准网信军民融合的战略方位,要正确解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战略。邬江兴强调,当今世界,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高新技术实际上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态势,尤其在信息技术领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实现“包打天下”。所谓“我中有你”,邬江兴认为是要开辟新领域、开拓新方向,是在坚持全球化和开放的条件下,以我为主,来主导新方向和新领域;而“你中有我”,则是在保持跟踪的总趋势下,在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需求压强突破,做成垄断性的世界第一,形成反遏制能力。同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并要依靠智力优势和技术突破实时非对称性战略抵消。高技术领域的对抗和角逐绝不是短期过程,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博弈。邬江兴认为,对于一些技术发展的必争领域,需要实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战略,要有特殊的投入、特殊的政策、特殊的环境,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能够长期、稳定地进行研究和工作。而科研人员要有“板凳要做十年冷”的心态,不能为了论文、奖项这些浮云遮望眼,工作要有重心不能“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不能希望全面开花。在核心技术一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就要充分发挥8000多万科研工作者的智力优势。一流的技术买不来,短期内也做不出来,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在技术抵消战略上下功夫,争取实现用二、三流或代差性的技术或工艺基础达成一流功能性能目标。而我国独创的网络空间拟态防御,同样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在器件、部件、工具等“安全可信”无法确保的前提下,通过构造技术搭建“安全可信”的系统,理论和工程实践证明该技术是“改变网络空间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
营造好网信军民融合的生态环境
在演讲的最后,邬江兴也表示,营造良的网信军民融合生态环境要从强动能、抓小微、减环节、配政策四个方面入手。
“强动能”是指网信军民融合需要劲吹供给侧改革之风,以前瞻性、战略性的新需求为动力、以重大专项工程为引领,尤其是需要能够创造性的培育实现领跑的标杆技术。
“抓小微”是指作为政府部门和军队机构,既需要提出需求,更需要创造需求,尤其是如何推动中小微企业进入国家和军队壁垒化比较严重的领域,进入一些以安全保密为理由而保护落后的特殊行业,把强大的社会创新力量和旺盛的军事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减环节”要减轻“民支军”中小微企业的负担,这些企业不仅要承担高昂的开发费,还要承担冗长的免费试验试用成本,在赋税、资质、融资、试用、示范等方面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扶持,让他们在与财大气粗的军工集团之非对称竞争中获得必要的活力和生存空间。这种繁琐低效的行政程序,大大降低了军民融合的效率,致使诸多领域出现了迟滞甚至是停滞的现象。为此,必须大做减法,减掉繁文缛节,减少中间环节,把很多地方“最多跑一次”、“当好店小二”的经验引进过来。第一要减掉在科技创新领域被念歪了的政策紧箍咒,一方面坚决落实军队停止有偿服务的一系列指示要求,但同时必须清晰界定有偿服务和军民融合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网络空间的军民融合就是一句空话。第二要减少“一般性采购流程”对网络空间创新产品的限制。许多创新成果、网络武器、新兴技术,都具有独创性。按照现在采购钢筋、食材、被装等普通招标程序实施,根本就是有意要把创新技术及产品拒之门外。第三要降低“民参军”的准入门槛,诸多民营企业欲进入军队市场,但受到保密资质、承研资质、集成资质、历史业绩等诸多资质的限制,大量先进的技术成果因此而被隔离在军事应用之外。
对于“配政策”而言,邬江兴认为,当前,要创新商业和金融配套运作模式,动员社会资本、金融保险业积极参与新兴技术与产业创新和市场推广。要用市场法则倒逼企业调结构,升级换代产品技术。目前,我国军民融合的领域大部分都比较“硬”,在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等方面推进得比较迅速,但是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比较“软”的领域却相对缓慢。为此,需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要打造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依托相对宽松的政策机制、多元灵活的进入退出机制,区域或城市群的支撑优势以及能够包容失败,甚至是有较大容错能力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