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

2018-08-28潘建忠

中华建设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措施工程质量建筑工程

潘建忠

【摘 要】 本文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出发,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工程质量、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Taking from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as starting points, the paper put forwards some practical ways and measur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Construction quality;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1. 引言

就建筑业而言,其对质量的要求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与人民生命安全,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社会效益性。

2.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主要是体现以下五个原则:质最第一的原则、人为核心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质量标准原则以及职业道德规范。

(2)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各个岗位的人员都要遵守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监理人员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监督力量,要尊重事实、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以数据资料为依据,客观、公正的处理质量问题。

3. 建筑工程质量形成阶段的控制措施

3.1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1)提高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和质量,对项目做好充分的、全面的调查。对项目的规模、建设标准、工艺布局、产业规划、技术进步等方面应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

(2)严格资质审查。可行性研究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因此对承担可行性研究任务的单位,应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以达到技术上的保证。可行性报告涉及经济、技术、工程、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编写可行性报告的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抽,实事求是的进行编写,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保障。

(3)落实责任制,建立保证措施和保证体系。投资者应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与委托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咨询公司或设计院签订合同,建立保证措施和保证体系.并对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质量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看其是否满足合同的要求,以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真正实现对投资的控制。

3.2 项目决策阶段。

(1)采用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优选建设方案.项目决策要把握市场需求发展的趋势,在可靠的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各方案的经济效益,风险大小优选建设方案。

(2)多方参与,民主决策。尤其是公共建设项目,其决策表现出行政力量较强,公众力量较弱的形式,要加强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听取民众的意见,保障项目能顺利开展.发挥经济效益。

(3)建立后期评价体系。在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之后,从工程项目投资效果、技术措施、经济效果、使用效果等多方面進行综合评价,从而判断决旅的正确性。项目决策成功,可以给予决策者奖励;项目决策失误,要追究相关决策者的行政和法律资任。

3.3 勘察设计阶段。

(1) 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责任制度,开展勘察设计服务,优化设计方案。建设单位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聘请权威专家或委托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勘察设计、评估、方案优化和设计复核,是提高投资效益、保证质量的有效途径。

(2)建立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度。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审查,尽快建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逐步建立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保险制度。建立设计保险制度,可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有利于规范勘察设计市场,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3.4 施工阶段。

(1)严格审核施工承包单位资质,不同资质的施工单位必须在相应资质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不得超越经营范围。

(2)在招投标阶段,根据工程类型、规模和特点,确定参与招投标的资质等级,选择符合资质条件,企业质量管理不断向上发展的企业。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审查。

(3)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时,主要从施工组织设计的规范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技术方案的先进性,质量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的可行性。

(4)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控制。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是施工中事前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承包单位要对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通过抽检建筑方格网、水准点及标桩埋设位置等对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

(5)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是指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难度大,对质量影响大或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6)组织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图纸会审,首先由设计单位介绍设计意图和图纸,设计特点,对施工的要求。然后由施工单位指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对设计单位的要求,通过三方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写出会议纪要交给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对纪要中提出的问题,用书面形式进行解释或提交设计变更通知制.

(7)做好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清楚的了解技术交底中的要求和施工步骤,避免造成工程质量有隐患或工程返工等情况。每个施工企业应该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交底的相关制度和措施,让实际操作的工人明确他所负责的工序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会出现什么样的质量通病问题,切合实际的技术交底可以避免那些低级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8)合理进行施工现场劳动组织。劳动组织涉及到从事作业活动的操作人员和进行管理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要落实管理责任,明确管理要求,管理要到位;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施工单位是施工质量的直接实施者和责任者,工程实体质量与施工单位的一系列施工活动息息相关。在工程施工工程中,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做好质量自检工作。作业活动的活动者在作业结束后必须自检,不同工序交接、转换必须由相关人员交接检查,承包单位专职质检员进行专检。

(9)做好技术复核工作。凡涉及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基准和依据的技术工作,都应该严格进行技术复核工作,以免基准失误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的、难以补救的危害。

(10)严格履行工程变更手续。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条件的变化、建设单位的要求或设计原因,均会涉及到工程变更(洽商)。工程变更(洽商)可能来自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凡是需要变更(洽商)的,必须履行工程变更(洽商)手续,提出变更申请,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有关方面的研究,确认其变更的必要性,通过审核后,由监理工程师发布变更指令方能生效予以实施。

(11)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检验工作。工程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因此,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整体的质量必须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工序施工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控制工序操作过程的质量即检查工序施工中操作程序、操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加强工序质量的检验评定。

(12)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验收工作。要保证工程的最终质量就要首先保证施工过程中中间产品的质量。施工过程中对其后续工作的质量影响较大的重点环节,要作为质最验收的重点。如基槽开挖验收要有勘察设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及主管质量监督部门参加。隐蔽工程必须验收合格才能覆盖,进入下一道工序。

(13)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要考虑设备性能及设备数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及保证。机械设备的形式要与施工对象的特点及施工工艺要求相适应;机械设备的数量要保证施工工作连续正常的开展,同时要防止因出现机械故障而造成工作中断的情况。

(14)做好半成品、成品保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半成品、成品的保护工作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避免因保护不当造成操作损坏或污染,影响工程整体质量。成品保护的一般措施包括:防护、包裹、覆盖、封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15)级配管理质量控制。建设工程中.由于不同原材料的级配,配合及拌制后的产品对从终工程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做好级配管理质量控制.使用的原材料质量要符合要求。本身的级配也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3.5 竣工验收及使用阶段。

(1)施工单位做好自检、自评工作,复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对于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对检验资料进行全面的复查,不得缺检漏项,对于补充进行的见证抽样检验报告也要复核。

(2)观感质量检查。验收人员根据质量标准对建筑物外观进行检查.常采用看、摸、敲、照等方法对检查对象进行检查。

(3)对质量缺陷的处理。在竣工验收过程中,质量不符合验收标准,达不到质量要求的部位,根据其质是问题,采取加固、补强、返修等一系列措施,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返修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不予验收。

(4)竣工验收备案。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及相关的工程资料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做好施上现场清理工作。

(5)规范用户行为。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要合理正确的进行使用。用户不得破坏原有承重结构,不能拆改原承重墙,不能在结构上随意剔凿、开洞;对非承重墙进行改动,须经过物业部门、设计部门同意批准。不得在公用部分乱搭乱盖,堆放杂物,保证外观整洁;不得超出设计范围增加楼地面及屋面荷载,不得拆卸水、电、气等公共设施。

4.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素的控制措施

(1)人的控制。

提高人的素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人的思想素质。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层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关键。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应满足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2)材料的控制。

严格控制材料构配件采购订货。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要从源头上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严格控制材料构配件采购订货,优选材料生产厂家,大宗器材、材料的采购应当实行招标采购的方式,承包单位负责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在采购订货前应向建设、监理工程师申报,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采购订货。对于某些材料.如瓷砖等装饰材料,订货时尽量一次性备足,避免出现分批采购出现色泽不一的质量问题。

(3)机械设备的控制。

从源头控制,严把采购关。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及配件采购工作,建立机械设备采购制度,优选供货厂家,购置的建筑机械设备应当具备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作用说明书。严禁购置和租赁国家明令淘汰、规定不准再使用的机械设备,严禁购置和租赁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机械设备。

(4)施工方法的控制。

遵守施工顺序。分部工程一般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體、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先土建、后设备”的原则。科学合理的施工顺序能够在时间上、空间上优化施工过程。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做到施工的连续性、紧凑性、均衡性。

(5)环境的控制。

施工作业环境的控制。对于精度密度要求高的施工,要求有良好的照明,保证操作条件满足操作要求:保持交通道路通畅,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减少干扰与延误。

5. 结论

综上所述,就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系统而言:从建筑工程质量形成阶段来看,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质最的形成阶段,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要做好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从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来看,人是整个建筑活动的主体,既是决策者、设计者又是管理者、操作者,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重点要控制人的素质,提高人的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琪.建筑工程质最控制的关键问题研究.建筑技术与应用,2006(6): 73.

[2] 连显跃.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与应用.郑州:大学,2007.

[文章编号] 1619-2737(2018)01-25-674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措施工程质量建筑工程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重点难点解析
浅析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浅议公路大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