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花 把歌声留在人民心中

2018-08-28高旭天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老队员乌兰牧骑汇演

高旭天

活跃在内蒙古大地60余年的乌兰牧骑,留下很多精彩的故事,像草原上的花朵一样遍地开放。被誉为“草原上的百灵鸟”的蒙古族歌唱家金花,就是这个光辉团体中的优秀代表。“乌兰牧骑”这四个字,在他们这些老队员心中,早已不仅是基层文艺团体的名称,更是一种珍贵的“为民记忆”。

金花出生在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后旗一个偏僻的小村落,从小就喜欢唱歌,整天唱唱跳跳的像只快乐的小鸟,童年时她就立下志愿:长大后我要成为歌唱家!为了这个梦想,她付出了一生的努力。

“在乌兰牧骑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美好、最值得回忆的时光。”金花说。1960年夏天,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牧骑成立了,时年17岁的金花成为第一批队员。从此,金花开始了长年累月到农村牧区为农牧民献歌献舞的演出生涯。那时乌兰牧骑的节目大多是歌颂毛主席、歌颂党的恩情、歌颂草原人民的新生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民族团结、宣传家乡的好人好事。队员们每年有8個月以上的时间花在为牧民演出的路上,他们背着简单的行李、乐器、服装,夏日里顶着酷暑,冬日里迎着寒风,年复一年,足迹踏遍了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

那时候,只要听说乌兰牧骑要来,牧民们都会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提前赶到演出现场,如同参加盛大的节庆活动。“演出结束后,牧民茶余饭后还会继续谈论演员们穿了什么衣服、唱了什么歌……这可能会是他们接下来一年的话题。”金花说:“当地牧民的热情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日复一日深入基层的演出锻炼,让金花迅速地成长起来。在1964年的全区专业团体文艺汇演中,金花演唱了一曲专为她量身打造的歌曲《礼物》,她以宽广的音域、洪亮的声音、纯净的音质、富有激情的演唱感染了听众,从此成为内蒙古地区家喻户晓、备受喜爱的歌唱家。也是在这一年,她被选入内蒙古乌兰牧骑代表队,在全国进行示范巡回演出。1965年2月20日,金花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当时她就坐在周总理的身旁,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出了令金花一生都无法忘怀的话:“别忘了你们是生在蒙古包,长在马背上,巡回演出完了以后,你们还是应该回去,不要留在大城市,还要回去继续为你们的农牧民服务……”巡回演出结束后,金花带着总理的嘱托,又一次投入到乌兰牧骑的演出活动中。

在全区乌兰牧骑工作会议暨乌兰牧骑建立60周年表彰大会上,金花作为乌兰牧骑老队员代表发言,讲起自己的乌兰牧骑演艺生涯,她几度哽咽:“我热切地期望,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高举乌兰牧骑旗帜,让乌兰牧骑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如今,已经歌唱了50多年的金花,依旧在各类舞台上演出。1980年,金花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荣获“优秀表演奖”。1983年,金花参加匈牙利世界民歌艺术节,演唱歌曲《乳香飘》,荣获特等奖。1988年,金花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歌唱法女歌唱家声乐比赛,获得“十大女歌唱家”称号。在从艺生涯的各个时期,她演绎的《礼物》《敖包相会》《剪毛机来到草原上》《乳香飘》《黑缎子坎肩》《诺门达来》等,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曲目。一位乌审旗乌兰牧骑老队员这样评价她:“金花是牧民们从歌声中认识的歌者……她的歌声在人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老队员乌兰牧骑汇演
全省审计机关第四届运动会及文艺汇演取得圆满成功
徐闻县举行庆“六一”少儿才艺汇演活动
乌兰牧骑进校园
玛奈乌兰牧骑
光荣的乌兰牧骑
国胖队的日常
冬训纪念
精彩的“六一”文艺汇演
“乌兰牧骑”式的宣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