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智能时代 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变革
2018-08-28张欢
张欢
6月14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简称“软交会”)在大连圆满闭幕。据悉,本届软交会的主题是“软件定义智能新时代”,重点关注新IT技术构建的新产业形态,数据经济的共创共享共赢,云+网+端的企业业态跨界整合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生态圈构建等。
6月12日的开幕式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指出,当前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二位,2017年达到了4.7万亿元,我们要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继续大力推动。国务院刚刚批复了17个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着力打造服务业开放发展的新高地。要用好服务贸易发展引导基金,在全国推广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同时采取措施,扩大先进技术进口,主动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软件技术外包是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是服务贸易重要领域。2017年软件服务外包金额达到了3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一方面我们要推动服务外包延伸,拓展服务外包业务领域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另一方面要 积极承接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提高国际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规模突破1000億元,保持全球第二位置,年均增速10%以上,要推动全国3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提高聚居效应,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高峰论坛的演讲环节,工信部原副部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学山对我国软件产业业态和技术变革局势进行了分析。杨学山表示,移动和平台在改变着软件对象的边界,改变着软件服务业务的模式,同时也改变着软件自身构成的技术因素和软件发展的商业模式。感知和物联使软件对象系统的边界在不断扩展,软件对象系统边界的扩展导致软件必须把感知和物联作为软件技术的对象要素。变革是客观的、历史的、全面的,软件行业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这样的变革。现今,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不断融合,数据运动和机械运动、力的运动不断融合,这也将成为今后软件产业面临的重大变革。
希捷科技全球副总裁黄俊向现场的观众介绍了全球数据圈,即任何一年里全球所有被采集、创建和复制新的数据,它涵盖了51种内容创建和内容采集的设备,包括汽车、自动售货机等各种嵌入式设备,同时也包括这些设备进行复制的计算所产生的中间数据。根据IDC的预测,在未来十年间全球数据圈将达到163个ZY(一个ZY相当于一台10T的硬盘),它是2010年数据的十倍。当今世界我们使用集中化的存储,叫云存储;将来更多的数据将存储在边缘设备。拿无人驾驶汽车举例,通过机器视觉识别,可将采样所有的数据马上进行计算并做出决策,如果数据集中到云的话需要网络传输跟时间,现实中不太可能实现。所以更多的数据会转向边缘设备这样的一个存储。
当数据被理解后,就成为了信息;信息可以推动人类的决策和认识,也叫认知。人类通过认知进行决策,人工智能通过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智能等有了决策和行动的能力。人类学习通常使用归纳法,比如人类看到一只天鹅是白的,第二只又是白的,第三只又是白的,会得到天鹅是白的结论;但是归纳法有一个很致命的缺陷,它只能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当有人看到天鹅是黑的时候,之前的结论会被推翻。人工智能尽可能用大样本的操作,取代人类没法完成的、需要大量重复的工作。因此人工智能有了这些数据后就可以有智慧。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楼齐良在演讲中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的时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扑面而来,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且已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数字经济已经与全球22%的GDP值紧密相连,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占比更是超过了45%。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体量为26.7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17.24%,数字经济也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力量。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中国中车将以主动融入世界数字经济的姿态,拥抱新的时代,开启新的征程,为数字中国贡献中车的智慧、中车的力量,用创新的中车拥抱新的时代。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斯图亚特·罗素教授表示,自己理解的人工智能就是机器能做一些人类想让他做的事。假设说,有一天人工智能可以做出比人类更好的决策,比人类获得更多的信息,那么人类社会可能将进入黄金发展的时期,人类的文明是基于人类的智慧,人工智能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假设,未来有一个人工智能比人类还智慧的话,势必会推动社会发展出现非常大的进步,势必会使得每个人类成员的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高文强调,现在人工智能发展起点较低,微软、亚马逊、百度等大公司提供了很多开源系统,可以很好地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人解决问题。但是,企业一旦用了某个系统后,再次面临迁移的时候会发现不同系统之间会出现算法孤岛,面临着协同方面的问题。同时,人工智能通常需要一个大的训练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自己搭建也可以利用大公司的开源系统。一旦在某个开源系统上搭建,训练出来的模型针对平台推荐的硬件效率将非常高,但也面临着硬件之间适配性的问题,这些都将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瓶颈。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在演讲中称,软件不仅在定义新的社会形态,也正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每个人的掌上拥有一个可以运行强大软件的终端,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最近十几年,传统医疗产业一直在改革,但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现在是一个融合的时代,技术和商业模式充分融合,行业间界限越来越模糊,未来数字社会的医疗改革一定是基于强大技术和医疗体系的结合。未来的医疗一定是科技驱动的医疗、数据驱动的医疗、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
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软件交易会,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15年,到今年举办第16届,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的平台。本届软交会期间举办了一场高峰论坛、十五场主题论坛、二十余场行业技术论坛,以及十余场中外企业对接洽谈会和IT文化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区块链、信息安全、IT人才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态势。展览区设有国际合作展区、省市团组展区、数字技术展区、智慧生活体验区、智能产品体验区、创新电商展区、VR(虚拟现实)互动体验区、智慧供热展区、智慧城市SaaS(软件即服务)场景化应用系统体验区、智慧阅读区等十余个展区。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团组以及来自国内近20个产业发达的省市团组参展。近200家海外参展企业以及500多家国内领军企业,集中呈现了最前沿的能源、金融、交通、医疗、教育、制造、电信等行业解决方案,云应用、大数据存储分析及管理、网络安全、5G等平台项目,以及数字化转型、信息服务生态建设、商业智能等咨询和运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