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市部分地区中小学普法教育需求调查

2018-08-28何淳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1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中小学

何淳

摘 要 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中小学法治教育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快速推进而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对大连市部分中小学的法治教育科普需求的调查和分析,使中小学生的法治内容需求和形式需求都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反映,将对以后普法教育的开展和中小学生法律素质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小学 普法教育需求 法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体系,更需要公民懂法、遵法、守法、用法。为了解中小学生法律教育需求,我们以开展社会实践为目的,组成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法治校园行”普法宣传教育与需求调查团队,对大连市6所中小学的在校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与分析,以期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需求提供可以借鉴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并通过数据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大连市部分地区中小学普法教育需求调查

(一) 调查指标体系

问卷调查面向大连地区中小学展开。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内容需求和形式需求的调查。根据前期的调研结果和以往的普法经验,“教育法”相关问题及“治安”、“交通”、“消防”、“环保”、“国家安全”、“公共卫生”等生活相关法律问题被选定为问卷调查的部分内容。一级指标包含两个,即大连市部分地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内容需求和形式需求。在内容需求度的二级指标中,除上述法律问题外,还增加了专业性较强的宪法、刑法、民法等部门法问题以及权益的保障及维护等法律问题的调查。在形式需求度的二级指标中,包含以参与主体二分的活动形式调查(活动主体单一或活动主体多元)和以活动方式二分的活动形式调查(传统活动方式或新兴活动方式)。具体指标如表 1所示。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7年7月12日-7月20日,调查小组随机抽取6个中小学①10个年级各1-2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内容分为4个类别,共47个问题,重点对法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求,通过随机抽样方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为考虑到抽样学生的年龄影响回答问题的理解程度、学校所在地与不同问题需求程度的关联等,我们将调查对象所在学校位于主城区、市郊和县城;为使数据完整和多样,调查对象设定在从1年级到8年级及高一、高二,并结合性别等背景因素进行适当配额。同时,在填写问卷时,有专门人员进行问卷的统一讲解和答疑。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760份,回收问卷754份,问卷回收率 99.2%,其中有效问卷 522份,有效率为 69.2%。男生占44%,女生占56%;小学生占44.4%,初中生占34.8%,高中生占20.8%。

(三)主要调查结果

1.大连部分地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内容需求

调查问卷将大连地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需求分为 5个等级:“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一般需要”、“比较不需要”和“不需要” (所赋分值依次为 5 至 1)。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各个主题的需求等级略有不同,但中小学生对法治教育极度渴求。在内容的26个主题中,选择“非常需要”的人数均超过了一半,普遍可达到60%,这说明中小学生的对法律的求知欲和求学欲望普遍比较强烈。在几个类型中,大连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在劳动、教育和生活相关法律问题中选择“非常需要”的人数最多,接下来依次是劳动法问题、教育法问题、民事法律问题、宪法问题、刑事法律问题和权益的维护与保障问题。由此可见,大连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关注重点首先是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现阶段的教育和与父母、自己未来生活有关的劳动权益问题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6个主题中,“刑罚的种类”、“物权的概念”、“公共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犯罪行为的特征”、“依法处理纠纷(邻里纠纷、同学纠纷等)和维权的知识”5项选择“非常需要”的中小学生相较而言偏低(<50%)。一方面,刑罚的种类等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专业化程度较高,中小学生不需要过深的专业讲解,所以关注度较低;另一方面,中小学生对于公共卫生等法律法规关注程度不够说明虽然公共卫生的法律法规虽然与健康密切相关,但由于年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原因影响,公共卫生离中小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并未引起太大关注。

另外,不同法治教育内容需求率并不相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以前法治教育开展话题的不均衡性。总体来说,从学校和教师反映的情况来看,生活相关法律主题教育和刑事法律主题教育在校开展较多。

(1)宪法问题有关主题内容需求。在宪法问题中,“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两项主题选择“非常需要”的人数均超过60%,这说明大连部分地区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有所提高,对于“人权”话题的关注度高,对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强。相比较而言,宪法问题中的“国家基本制度”、“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国家机构(如人大、政府等)及其职权”选择“非常需要”的人数比前两项稍低,原因之一可能是这三项问题带有较强的科普性质,话题与公民生活并不直接相关;原因之二可能是大连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还未培养健全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所以对于三项国家层面的宪法问题关注度不够。从主题的选择趋势来说,公民社会的培养仍然任重道远。

(2)民事法律問题有关主题内容需求。在民事法律问题中,“校园伤害事故等民事侵权行为的法律规范和处理原则”与“合同与违约责任”选择“非常需要”的人数均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其中,校园民事伤害主题比例高达65%,这说明大连部分地区中小学生高度关注自身权益维护,重视校园伤害等民事侵权的处理,自我保护意识强。另外,在民事法律中,合同法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合同法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规范合同法律关系。它更是现代社会平等主体契约精神的重要表现,所以,“合同与违约责任”选择“非常需要”人数比例大首先体现了样本主体的契约精神、保护私权与平等责任的意识,其次说明了私权保护法治教育的需求高。但在民事法律问题的五项主题中,选择“物权的概念”非常需要的人数最低。笔者认为,其原因是物权的概念过于专业化,对物权进行名词解释与社会生活的法律适用相关度不大。

(3)劳动法法律问题有关主题内容需求。劳动法问题下设一个主题,即“劳动权利及其相关法律原则”。从表4和26个内容需求项目看出,该问题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最高,说明在对大连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劳动法问题的优先程度最高。大连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对劳动权利的法律保障的关注调查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分配是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劳动是实现人自我生存与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相契合,其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

(4)教育法问题有关主题内容需求。教育法相关问题有两个主题,二者看似相同,但仍有一定的区别。“法律规定”法律规则是指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比规则更具有强制性和条文化。由于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育比重大,故教育有关规范受到中小学生的重视。

(5)生活相关法律问题有关主题内容需求。从整体需求比例来看,生活相关法律问题的需求普遍高于其他法律问题。由此可见,目前大连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对法治教育内容需求的关注重点首先集中在与生活密切关联的法律领域中,侧面反映了大连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对于自身和家人的生活的重视程度和焦虑心理。

具体分析生活相关法律问题中的具体主题,其需求按高到低依次为“社会保险相关法律规定”、“社会治安方面的法律原则”、“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则”、“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则”、“消防方面的法律规则”、“道路交通方面的法律规则”(前者选择“非常需要”的有效样本数均超过60%)、“税收方面的法律规则”、“公共卫生方面的法律规则”。当前在我国,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社会成员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之一,有着重要的地位和重大意义,理所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社会治安则是一种安定、有秩序的生活状态,调查样本重视该问题正是对自身安全问题的一种担忧,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消防、道路交通、公共卫生都有关安全,均应当引起重视。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大连市部分地区中小学生高度关注与此有关的法律问题说明同学们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初步具备公民意识。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受到重视,正反映了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和中小学生环保意识加强的趋势,迎合了“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循环发展”的倡导。

(6)生活相关法律问题有关主题内容需求。刑事法律问题的三项主题均在56个主题中需求排行较低,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大连地区社会治安较好,大多数大连地区中小学生与犯罪行为关联不大;原因之二在于现代媒体(如电视)的普法宣传因为追求收视率等多种原因,播放恶性案件(多为刑事案件)时间多,使观众群体之一的中小学生对此已了解较多;原因之三在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对此教育时间、次数多,受重视程度高,不再特别需要法律相关人员对此作专门解读和过多强调。原因之四在于问卷中的“犯罪行为的特征”和“刑罚的种类”对于大连部分地区中小学生现实生活帮助性不大,现实性不强。针对“校园暴力的防范和应对”,与其他主题相比,选择“非常需要”的样本人数略低,反映了大连部分地区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还需加强。

(7)权益的维护与保障问题有关主题内容需求。在内容需求最后的模块,如表可见,属于基础法律知识的“司法制度基本原则”稍高于“依法处理纠纷和维权”。这说明大连市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对法律的热情比较高,但保护自身的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在中小学生法治教育满足中小学生的法律知识入门后,即应当掌握基本的司法制度基本原则,仍然需要关注依法处理纠纷和维权知识,防止和避免中小学生出现纠纷或维权的问题和困难后不知如何是好的困惑和无奈局面,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大连部分地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形式需求

调查问卷将大连地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形式需求分为 5个等级:“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一般需要”“比较不需要”和“不需要” (所赋分值依次为 5 至 1)。

调查结果显示,在二维划分之下,大连地区中小学生对于形式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以“非常需要”为筛选条件,在提供的16个主题中,选择游戏(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方式的样本人数最多,将近60%;情景模拟(如模拟法庭等)角色扮演与法律主题影视剧展演的样本人数最少,小于45%。这说明大连市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偏好形式生动、开展较为简单、平时学习生活中不常参与的形式。二维划分后的形式需求主题见表9。

由内容需求的分析可知,大连市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浓厚,但法治教育的开展方式急需拓展。在法治教育开展形式上分析,从主题辩论会、实地参观访问、案例讨论、知识竞赛、游戏等方式受到欢迎的趋势来看,大部分大连市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都对于较为新鲜的、生动有趣的形式喜闻乐见。所以,在课余生活中,可以多多开展此类活动。但另一方面,由于大连市部分地区中小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较多数的同学不喜欢形式复杂的普法活动,如情景模拟(如模拟法庭等)角色扮演与法律主题影视剧展演等,在以后开展的普法教育中可以避免以该类形式开展。但因为学业压力而放弃虽然筹备复杂但有趣的普法宣传方式,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此外,以动漫、游戏为代表的多媒体方式受到热烈反响反映出,相比起传统形式来说,多媒体等现代途径更加吸引大连市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然而,现代多媒体信息仍然存在零星、点滴、不系统等缺陷,传统课堂依然可以弥补现代多媒体的缺点。将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发挥两种方式的优点,最大限度有效率的进行普法教育。

从另一方面来说,以活动主体划分,老师、家长、专家参与和学生自主活动的法治教育形式区分度并不如活动开展形式维度。活动主体的倾向性差异更多体现学生的主动和被动的自愿选择。学生的自我探索法律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但老师、家长、专家的参与有利于真正的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如果将二者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将会更大限度发挥各个主体的能动作用。

三、优化发展中小学普法教育的分析建议

在我国,普法教育方興未艾。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的倡导,普法教育的开展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总的来看,经过多方主体的努力,近年的普法教育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然而,法治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笔者在此提出三个建议以使其继续、健康发展。

(一)迎合学生需求,结合生活需要

法治教育是为了人服务的。因此,应当最大限度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普法教育,使学生权益受到更好的保障和维护。从心理学角度说,兴趣能驱使人最大程度发挥自我的能力去进行学习和吸收,由此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意愿和需求来进行法治教育和法治宣传活动。

(二)改善教育方式,创新开展形式

法治教育的方式应当成为法治教育效率化的工具,必须有利于提升法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在不打击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使开展形式更有利于中小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必须创新法治教育的开展形式,如加强老师、家长的法治教育,加强多媒体硬件基础的建设,积极引进事业单位和高校的参与和共建等多样化的形式,也有利于中小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

(三)鼓励法治教育,提高法律素质

国家、政府应当鼓励、支持法治教育,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为己任,让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变成一项持续性的基础教育工程,真正落实“依法治国”的倡导。使广大中小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信仰,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运用法律保障自身权益,正是法治教育最终的目的。

注释:

①分别为辽师大附属小学、辽师大附属中学、长海高中、七十七中学、虎滩小学。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中小学
浅谈法治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形式与方法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