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特长高瓦斯隧道施工的通风方案
2018-08-28孙立成
孙立成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200)
0 引 言
公路隧道通风方式一般包括压入式、抽(排)式、混合式和巷道式,长大隧道采用巷道式通风方案较多,关于巷道式通风技术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1-5]。但是,通风方案一般是基于普通长大隧道建立模型,或者只考虑单一因素对通风的影响,然后通过计算需风量,从而确定风机的选型和现场设备布置;此外,一般编制方案以后,现场执行情况较差,没有考虑隧道复杂的施工环境对通风方案执行的影响,如施工过程中风带的破坏、联络通道封堵、温度和湿度对通风效果的影响[6-9]。
本文研究的隧道不仅是长大隧道,更是高瓦斯和高海拔地区隧道,对于施工的通风风速要求更高,设备的功率损耗更大。为了提高通风方案的指导性,本文阐述方案执行、方案过程控制和方案动态调整3个方面,通过纠偏和调整找到方案执行的最佳状态;同时为了解决高海拔地区特长高瓦斯隧道通风问题,结合在建的宝鼎2号隧道,制定出合理的施工通风技术方案。
1 工程概况
宝鼎2号隧道左洞长8 870m,右洞长8 860m,是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为双洞分离式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为80km·h-1。隧道最大埋深为646m,K23+322~K20+240(3 082m)为低瓦斯区段,K20+240~K18+640(1 600m)为高瓦斯区段。高瓦斯开挖地段主要为Ⅴ级、Ⅳ级和Ⅲ级围岩,开挖均采用钻爆法施工,对施工通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宝鼎2号隧道K20+240~K18+640地段为高瓦斯区段,顺路线长度约为1 600m。为满足瓦斯地段风速不小于1m·s-1的要求,隧道的需风量相较于无瓦斯隧道高出很多。
宝鼎2号隧道K18+640~K23+322段平均高程为1 432m,最高高程在1 500m左右,这个高度对于CO的浓度限值没有影响,但是海拔高度增加后大气压相较于平原地区下降较多,为平原地区的0.838倍,由于风机的风压与气压成正比,因此高海拔将对风机的性能产生影响。
2 隧道施工通风计算
2.1 通风方式的选择及工区划分
宝鼎2号隧道长约9km,本次计算的范围为4.8km。目前国内隧道大多开辟辅助坑道实现多个作业面同时施工,并利用既有的施工辅助坑道作为通风道,以缩短独头通风管道长度。由于宝鼎2号隧道为高瓦斯隧道,且是公路隧道,左右线通过车行横通道相连接,为保证通风效果,隧道施工选择独头压入式通风和射流巷道式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射流巷道式通风是利用射流风机的增压作用,在平行双洞和横通道组成的通道中形成主风流,使新鲜空气从一个隧道进入,通过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送到工作面,再从另一个洞流出[10-12]。该通风方式缩短了送风管道长度,减小了通风阻力,降低了能耗,同时也减少了总供风量。该技术目前在双洞隧道和设平导的单洞隧道施工中被广泛采用。
根据车行横通道的位置,宝鼎2号隧道工区里程划分如表1和图1所示。
表1 宝鼎2号隧道工区划分
图1 宝鼎2号隧道工区划分示意
2.2 宝鼎2号隧道施工需风量
根据隧道各工区划分及地质情况,分别计算了各工区的需风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宝鼎2号隧道各工区施工需风量
3 隧道施工通风设备的选择
3.1 风机供风量的确定
宝鼎2号隧道第1工区采用独头压入式通风,其他工区均采用巷道式通风,压入式风机的供风量应按表2中最大需风量Qmax确定,隧道里的风速则由最大风速确定。压入式风机的供风量
其中
式中:k1为有效风量率;L为通风管最大长度;η为机械效率。
各工区的风机供风量如表3所示。
表3 宝鼎2号隧道各工区风机供风量
3.2 风管阻力计算
拉链软风管具有接头不脱落、阻力小、漏风少、筒体强度高、抗静电、阻燃、重度轻、体积小、安装简便、省力省时等特点,适用于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水路隧洞、冶金矿井及城市地铁的压入式和以排为主的混合式通风,建议采用该类型风管进行施工[13-15]。
考虑到高瓦斯地段隧道需风量大、风机供风量大以及出渣便易的因素,提出在高瓦斯地段每个隧道采用2个Φ1 600mm风管,在低瓦斯地段正常情况下布置双风管,一般只使用单风管,另一条风管备用,待检测出来瓦斯后再使用双风管。经计算各工区的风管阻力如表4所示。
表4 宝鼎2号隧道各工区风管阻力计算结果
3.3 隧道阻力及射流风机计算
隧道通风阻力的计算与风管通风阻力的计算相同,隧道通风阻力由隧道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构成。经计算各工区的隧道通风阻力如表5所示。
表5 宝鼎2号隧道通风阻力计算结果
隧道采用SSF型No7.1防爆型射流风机,各工区所需射流风机台数如表6所示。
表6 宝鼎2号隧道射流风机计算结果
3.4 设备选型
压入式风机应选择能满足各个通风区段供风量及风压的轴流风机。由于宝鼎2号隧道海拔高度在1 500m左右,大气压相较于平原地区低很多,仅为平原地区的0.838 6倍,而风机的风压与气压成正比,因此风机在该地区的性能比平原地区偏低。各工区风机的供风量和风机需要满足的风压如表7所示。在满足宝鼎2号隧道施工风量和风压的条件下,计算并选取设备参数,结果见表8。
表7 宝鼎2号隧道各工区风机需满足的风量和风压
表8 隧道通风设备参数计算结果
3.5 风管选型
风管选用拉链软风管,它具有接头不脱落、阻力小、漏风少、筒体强度高、抗静电、阻燃、重度小、体积小、安装简便、省力省时等特点,直径为1 600mm的接头采用拉链连接的方式,百米漏风率要小于1%,摩擦系数λ不大于0.014。
3.6 风机的布置方案
根据风机设备选型和风管选型,宝鼎2号隧道设备选型及布置原则如下。(1)轴流风机采用防爆型风机,功率为2×160kW。(2)风管采用拉链软风管,直径为1 600mm,瓦斯地段风管离掌子面的距离不大于5m。
(3)射流风机采用SSF型No7.1防爆型射流风机,功率为30kW。
(4)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第1工区,轴流风机置于洞口外30m处;采用巷道式通风的工区,轴流风机置于距掌子面最近的车行横通道前30m处[16]。
(5)为防止掌子面与衬砌台车间瓦斯积聚,各工区施工时在掌子面与衬砌台车间设置1台射流风机,风流吹向洞口。
(6)除距掌子面最近的车行横通道(用于通风)外,其余车行、人行横通道均关闭。
根据以上原则及通风方式的选择和工区划分,施工的具体通风方案及布置如下。
3.6.1 第1工区
第1工区采用压入式通风,设备布置如图2所示。左、右洞各2台压入式轴流风机。射流风机共4台,具体布置为:在右洞掌子面与衬砌台车间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外),在右洞洞口100m处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外);左洞布置与右洞一样。
3.6.2 第2工区
第2工区采用巷道式通风,设备布置如图3所示。压入式轴流风机共4台,布置在左洞。射流风机共5台,具体布置为:在左洞掌子面与衬砌台车间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外),在距左洞洞口420m处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内),在右洞掌子面与衬砌台车间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外),在距右洞洞口420 m处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外),在距掌子面最近的车行横通道内布置1台(风流吹向右洞)。
图2 第1工区施工通风
3.6.3 第3工区
第3工区采用巷道式通风,设备布置如图4所示。压入式轴流风机共4台,布置在左洞。射流风机共7台,具体布置为:在左洞掌子面与衬砌台车间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外),在主隧道紧急停车带(7#、8#车行横通道附近)处各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内),在右洞掌子面与衬砌台车间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外),在主隧道紧急停车带(7#、8#车行横通道附近)处各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外),在距掌子面最近的车行横通道内布置1台(风流吹向右洞)。
图3 第2工区施工通风
3.6.4 第4工区
第4工区采用巷道式通风,通风方案及设备布置如图5所示。压入式轴流风机共4台,布置在左洞。射流风机共9台,具体布置为:在左洞掌子面与衬砌台车间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外),在主隧道紧急停车带(7#、8#车行横通道附近及2#联络道)处各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内);在右洞掌子面与衬砌台车间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外),在距左洞洞口100m、3 200m处及主隧道紧急停车带(7#、8#车行横通道附近及2#联络道)处各布置1台(风流吹向洞外),在距掌子面最近的车行横通道内布置1台(风流吹向右洞)。
图4 第3工区施工通风
图5 第4工区施工通风
4 通风方案现场管理
4.1 方案的执行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方案执行不彻底、对施工通风认识程度不够、经常曲解或者打折扣执行等问题,例如:随意选用风机和风管进行匹配,不设置或者少设置射流风机,横通道应付性封堵而造成污风循环,无轨运输不进行撒水降尘等。对此要求施工单位认真进行交底,正确理解设计文件,严格贯彻执行设计文件。
4.2 方案的过程控制
理论计算采用的风管平均百米漏风率较低,由于施工现场通风管理不到位,实际漏风率会远远大于设计值,造成通风效果达不到要求。所以设计要求必须选用性能参数达标的风管,每100m漏风率达到低于1%的要求。同时,教育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施工通风的重要性,爱护通风管路,加强日常维修保养,及时进行修补和更换,以便提高通风管理水平,保证优良的通风效果。需要封闭的横通道必须封堵严密,避免发生污风循环。能够贯通的横通道必须及时贯通,以便及时进行施工通风阶段调整,缩短独头送风距离[17]。
4.3 方案动态调整
通风设计方案不是现场执行后就一成不变,要定期测试风速和风流方向,尤其是检测通风管道突变的地方是否出现紊流。定期对通风效果和洞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进行施工通风优化调整。
5 结 语
通过对高海拔地区特长高瓦斯隧道进行通风方案的设计,合理配置较大功率的风机,并采用双风管的通风方式,既满足了高瓦斯隧道的风量要求,又避免了高海拔对通风效果的影响。从现场反馈的情况来看,通风效果良好,风路运行正常,节约了通风用电。在通风过程中,发现主洞和横通道连接位置由于存在一个夹角,导致风道不顺直,易在此处形成紊流,减弱风的流速,影响通风效果;通过现场测试分析,认为可以采用增加射流风机的方式来调整风流方向,但由于每个通道位置不一样,射流风机布置的位置和设备的选型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