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6.2.1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践与研究

2018-08-27张劲松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职业教学模式

摘 要:随着高等院校职业教育逐渐进入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以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6.2.1”项目化教学模式和精品资源共享课越来越受到高等职业院校师生的认可与广泛推广,本文根据建设《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实践经验,从课程建设思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录制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融“6.2.1”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模式;精品资源共享课;“6.2.1”项目化教学模式

一、6.2.1项目化教学模式分析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科学合理的行为导向为法则,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对其进行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化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协作性、创造性,注重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特征及优点

(1)教学目标的职业性。项目化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也就是说这一教学模式始终以训练学生掌握从事有关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为目标指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岗位需要什么能力和素质就培养和训练学生什么能力和素质。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项目任务为驱动,通过工作实践来进行学习,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亲身的实践体验来实现,是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教学。这种模式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3)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教学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不拘一格,灵活自由开放,项目小组的每位成员都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完成任务所需各种资料和信息,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4)教学过程的探究性。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以岗位工作的项目任务为引领,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使学习过程始终围绕着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完成工作中的任务来开展。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的能力。

(5)教学环境的情境性。这种情境可以是真实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是真实的工作环境的模拟。它包括学习场景的情境性和师生角色的情境性。情境性要求教室工场(工作场所)化、学生员工化、教师经理化。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验到真实的职业氛围,体验到作为一个职业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实现从纯粹学习者的角色转向学习者与工作者同一的角色。

(6)教学对象的主体性和团队性。项目化教学非常注重突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主体性作用。在教学中采用较多的是项目小组或工作小组的学习方式,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二、6.2.1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设计

笔者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车辆运用工程系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着重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思路、课程整体设计、建设流程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建设思路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这门课是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车机电维修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通过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整合现有的课程资源,课程内容着重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汽车底盘维修工作过程为线索来进行,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团队保障

自2013年,《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团队全面启动“6.2.1”教学模式推动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以具体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线索组织和开发课程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情境。统筹优化课程内容,重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行业许可证书、职业标准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改革后,核心课程教学均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内,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设计、建设流程

该课程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发课程资源的设计理念。

1.广泛调研,确立能力目标

基于汽车检测与维修相关职业岗位分析,组织课程建设团队教师到烟台及周边城市汽车维修行业、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完成岗位分析任务,通过召开企业实践专家(企业总经理、技术主管、一线技术工人)座谈会,按照生产(服务)管理流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归纳整合实际工作中各关联任务所需的技能,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对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集合形成行动领域,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2.專家研讨,确定行动领域

通过召开专业教师、实践专家、课程专家研讨会,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构建专业学习领域。以实际工作过程和常见汽车底盘故障诊断技术规范为基础,并参照汽车维修职业资格标准,构建由浅入深的知识结构序列和由低到高的多层次职业能力。再针对不同的能力层次进行能力分解,设计具有层次差别的工作任务,按照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提出课程体系建立及内容组织方案。

3.校企合作,制定课程标准

按照车辆诊断维修中经常出现的工作任务频率这一事实逻辑,通过整合和排序,为整个课程设计若干个与实际工作任务对应的学习情境单元。并合理选择落实课程能力目标的教学载体,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為一体,匹配开发适应“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资源内容与表现形式。通过校企双方亲密协作,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融合职业标准的课程标准。

4.团队协力,搭建课程资源

按照汽车维修企业中机电维修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车辆故障检修工作流程为依据,结合汽车底盘故障检修实际工作中常用工具、检测设备使用方法以及故障检修工作流程要求,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故障案例为切入点,采用“案例现场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完成车辆故障检修工作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技能以及工具、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团队教师认真审核教学设计、情境设计、项目设计等资料,并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像、剪辑等工作。

5.课程评价,完善优化资源

通过听课、说课、学生访谈、作业检查等多种形式,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进行评价。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与本课程工作,不仅能估计教学工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学习效果不良的原因,并找出主要原因,最终形成可行性方案。从而,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作用,更有效的推动课堂学习,为培养学生掌握符合企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和职业素质服务。

6.校企共促,保障教学效果

充分与行业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汽车维修资源优势,建设了高标准的网络化课程学习平台。学生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自主学习车辆维修手册、网络教学录像、网络教程、电子课件等资源,还可以完成在线测试、网上答疑、技术咨询等,与课堂教学结合形成立体交叉的教学环境。企业高级维修技师为学生解疑释惑,更能贴近工作实际,让学生了解更多企业案例,保障了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结语

“6.2.1”项目化教学模式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将新的教学模式与精品共享课程资源深度融合是当今教育改革面临的新的研究课题。《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立突出“教-学-做”一体,“课-证-岗”融通,以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养成良好职业素养为目标,这大大提升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质量,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取银,王炜.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与研究——以《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1):274-275.

[2]谭永平,何宏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49-52.

作者简介:张劲松(1988—),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6.2.1项目教学模式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路径研究》(立项编号:17SC096)。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职业教学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