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研究
2018-08-27肖霞
摘 要: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信息化、网络化逐步发展壮大,网络化技术手段进一步深入推广和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都得到集中的体现。针对这样情况,本文以深入细致的阐述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入手,有针对性的切实提出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策略以及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的具体内容,希望为相关从业者和有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资料;管理与建设
当前,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持续研发和深入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得到切实有效的创新式应用。当前,在传统意义上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因为对于图书资料的管理不善而被毁的情况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呈现出经常性的发生状态,就有的传统管理方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针对这样的情况,要与时俱进,更切实有效的对于图书资料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得到更广泛运用和更长远发展的当今时代,必须切实有效的对于图书资料的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加强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的效率,加快信息化的步伐,有效衔接图书资料的现代化管理,切实有效的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图书资料的内在需求,切实强化健全和完善网络化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当前,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根本性的共享是发展必然的趋势,特别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确保图书资料管理水平有更大程度上的提升,把网络化的技术进一步升级换代,从根本上有效推进图书资料的网络化管理和应用,把网络化图书管理的必要性更好的体现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并在实践的应用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网络化图书资料管理的质量,更好、更优质的推进图书馆实现进一步的转型升级,为图书资料的管理系统进一步升级应用创造基本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一、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与建设的必要性
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与建设的主要内容指的是,在具体的图书资料管理实践过程当中,在各个环节的建设和管理中切实有效的加强网络技术的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借助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优势效应,在最大程度上构建更优化,更有效的图书资料分析管理系统,切实有效提升图书资料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更好的为读者的客观需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方便读者对于图书资料的查询、提取和借还等一系列内在的图书应用的需要,进一步有效完善传统意义上的图书资料管理和建设体系架构,从最大程度上强化图书资料服务的高效性和优质性。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基本状态
要在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和建设,要着重体现以下几方面内容:
(1)打破图书资料共享和传递的时空限制。当前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全球网络化技术深入推广和普遍运用,让图书资料的管理和建设工作更有针对性的实现时空的突破,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图书资料网络全球化进一步推广,促进图书资料能够更有效的服务于更广泛的人群,走出空间的限制,把信息资源和共享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局面有效的突破,切实有效的加强图书馆和图书馆之间图书资料交换的便利性和快捷性,把各个图书馆之间传统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的传递难度最大程度上化解,改变过去的那种一个图书馆的资源很难被另一个图书馆或者是本图书馆其他系统之外的他人获取,特别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资料收藏和管理方式,主要是以纸张收藏为主,在传递的过程中非常不方便,并且更为图书资源和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设置了更多的障碍和阻碍性因素,在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为彻底改变这样的局面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2)网络环境下的互联网为信息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渠道。网络化信息化的手段,极大的提升和加速了信息交流的传递速度,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增强了信息的传播效率,推进图书资料的管理和建设工作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供更高效优质的图书资料服务,使得信息资料的查询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让整个图书资料的服务工作效率实现了根本上的飞跃。切实有效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充分开展与之相对应的一系列相关分析和比较工作,与此同时,也更大程度上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相关咨询者提供更科学、更精准的分析结果,以此促进整个行业有更大的效率提升,讓行业的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一个功能更加强大和规模巨大的国际网络环境中,只要在信息化技术所覆盖的终端范围之内,就可以十分便捷而快速的检索到本国范围内,甚至是世界各国的文献,切实有效的借助计算机和网络世界充分实现网络的无国界化和便捷性,最切实有效的突破和拓展信息数据化及信息市场化的进程,使图书资料的工作和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和扩大。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化、网络化逐步推行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切实有效的实行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也是确保图书管理工作在根本上实现平稳有序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发展的道路上,图书资料的管理和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弥补的不足之处:
(1)图书资料的管理模式过于陈旧,服务手段不够与时俱进。在很多图书资料的保管单位和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中,其方式方法还十分落后,还沿用着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服务手段也特别落后,有很多单位仍然在使用手工式的卡片管理方式,图书管理的效率十分低下,与当今时代的高效便捷的信息化主题特征格格不入,不能与时俱进,也不能从根本上充分的满足当今时代的客观化需要。
(2)很多的图书资料共享程度不够,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当前,很多的图书资料管理单位,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各自为阵,对于各自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传播程度都十分不足,为了各自的优势资源和客观利益考虑,在很大程度上让信息得以隔绝,资源的利用率和图书的使用率都比较低,文献资源共享程度远远不够,很多图书一直处于一种闲置或者封存的状态,甚至很多比较偏门的图书资料,一直被束之高阁,尘封在历史深处。
(3) 图书资料的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比较老化,服务内容趋向于僵化单一。通常下来讲,图书馆的资料管理员,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老化,没有真正的与时代的信息化特征相接轨,在服务方式上面,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借阅和归还图书,对于书刊的借阅和书目的信息服务,没有在根本上真正了解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和信息化的深入应用,对于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不能深入掌握和熟练操作,在很多时候为了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以图书资料的馆藏型为主,不论是查询、整理和存储资料,通常情况下都是用传统意义上比较笨重而效率低下的手工方式进行。图书资料的管理者在主观意识层面,对于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也不能真正认识,在具体行动中更是无从着手,所以,在具体的工作环节和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总是出现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没有真正从信息化方面去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四、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策略
(一)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逐步深入应用和广泛普及,在图书资料管理方面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也越来越多,图书资料馆室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因为信息化技术的摄入和应用,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在一些把免费资源切实有效的转换成图书馆室的数据库资源,这是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样能够让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更加丰富,成为其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馆藏资源更加丰富的同时,也可以让网络环境进一步趋向于平稳有序的发展,在最大程度上为文献信息资源实现充分的共享,以及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创造更基础的条件。这方面的客观要求就需要图书资料的管理人员,除了有着必不可少的图书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之外,更要进一步有效强化现代化的管理技能,对于相关的信息化、电子化的出版物特点和使用方法,要深入细致的专研和熟练掌握,从根本上理解网络技术方面的主要内涵,充分掌握网络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做好为读者信息化图书资源需要的根本性服务,也才能做好电子阅览室的相关工作,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民众的客观需求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图书资料的管理人员就需要切实有效的更新和补充自身的知识素养,通过一系列相关的在职信息化进修、报读相关专业的学位、参加信息化学术研讨会议、相关的讲座论坛、短期培训等一系列相关的形式来让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水平有根本上的提升,尽最大努力,让自身成为全方位,高层次,复合型的图书资料管理人才。而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者们,既有着十分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并且在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也有全新的面貌,在信息化的技术操作层面,具备获取、组织、传播信息能力,只有这样的新型图书资料管理员,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图书馆事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二)借助重点学科的优势,把自身的馆藏资源特色突出并建立健全特色数据库
我们都知道,重点学科在学校科研和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带动其他学科的快速发展和长远进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图书资料的文献资源采集要着重向重点学科进一步有效倾斜,在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针对重点学科的文献展开更深入细致而全面系统的收藏和保管工作,当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图书馆都在更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对于一系列网上的信息资源展开更有针对性的采集、加工和相关的整理工作,并建立健全更加有序而科学合理的馆藏信息体系,针对某一重点学科或某一特色专题切实建立起更有效的特色数据库,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出馆藏资源的特色优势。与此同时,也要把馆藏资源的特色优势所涉及的图书资料管理从传统的图书管理、用户查询等固定的功能从馆藏型转移到网络型,并切实有效的充分实现电脑化的操作,优化整个系统的设计内容、用户查询内容和具体的流程内容等。在具体的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要及时有效的将各种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内容以扫描或其他的形式纳入到用户权限管理子系统中,特别是把用户查询的子系统更有针对性的纳入到整个大的数据库之中。
(三)以数据库为参考深度挖掘相关的文献信息,从根本上满足用户需求
从根本上来讲,数据库的建立健全是切实有效的实现图书资料管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实基础,图书资料信息化、自动化的系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也无法从根本上,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所以从根本上来讲,能够行之有效的构建起更科学合理的通用型、标准化数据库,这样才能让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真正实现各个环节的自动化,信息化,借助通信网络,通过计算机对数据库的各项资源的切实利用,更充分的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有效的真正引进一些更先进、更现代化的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效益,但是馆藏数据库建设自身有其内在的规律,必须要靠长期的积累和自身的不断完善,辛苦付出才能完成。所以,图书资料管理的相关工作要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进行,建立各类型馆藏文献数据库,促进馆藏逐步實现资源数字化,增强馆藏文献的易检索性和可传递性,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针对具体的文件信息展开更深入的挖掘,充分的满足各类读者对于图书资料的多样化需求。
(四)从根本上确保图书资料管理的安全性
从根本来讲,只有从最大程度上强化图书资料的网络安全管理,更好的开发和配置与之相对应的网络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措施,才能与时代的发展步伐相一致,改变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漏洞,紧密结合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自身的优势和发展的方向,把网络安全管理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以信息化的图书需求为导向,把信息资源进一步实现专业化的优化和完善,加工和提炼动态化的信息安全保管,在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的同时,确保图书资源的安全性。适应时代发展,强化对知识电子化图书资料的管理力度,在根本上规避黑客、病毒的入侵,有针对性的安装和应用相应的安全系统软件,定期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性进行检测和审核,有效防范,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做到保护电子图书资源的安全性、完整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切实有效的实现对于对图书资料的共享,是所有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追求。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逐步推进和应用,图书资料资源共享有了比较基本的技术前提和物质基础。但当前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下,针对具体的问题,要切实有效的拿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加快各个图书资料馆室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贯彻落实各项应对策略,为最终实现更方便快捷,更切实有效的资源共享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艾白.浅谈报业图书管理和服务的创新[J].新闻实践,2016(10).
[2]曹亮.网络冲击下的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J].中共贵州党校报,2015(01).
[3]王潇潇.基于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研究[J].海河大学学报2016,3.
作者简介:肖霞,南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