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8-08-27陈子韬蒋晨夏菲
陈子韬 蒋晨 夏菲
摘 要:本文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现状”、“在校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毕业生与在校生职业生涯规划相似性”以及“学校就业指导及职业辅导现状”四方面的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提出问题和分析,从大学生自身和学校角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对策略
大学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就业关系到个人前途和全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大学生就业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社会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关注中国大学生的开发和管理是中国现代化无法回避的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解决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措施也因此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调查对象,针对该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符合實际的建议。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从狭义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此阶段主要是职业的准备期,主要目的是为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作好准备。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得到启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面向大一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必修课,计1个学分。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89.36%的毕业生对学校的该门课程有印象,超过80%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对该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满意。可以看出该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初显成果,大部分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所收获。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较少,对就业环境了解不足
在校生中有74.53%的人清楚自己将来的学习工作目标,并且69.92%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但仅有56.23%的学生有过工作或实习的经验。毕业生中只有7.45%的学生在就业前对市场情况非常了解。在开放性问题中,大多学生希望学校能够给自己提供实习的机会,以便早些接触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从这里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虽然想在毕业后直接就业,但是过多依赖学校的帮助,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就业环境。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实施时间短,师资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长期引导,在这期间学生有可能会不断对自己的规划做出修改。有56.57%的毕业生表示从事着与规划结果不一样的工作。该校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只在大一进行,进入高年级后,暂且开设类似课程。此外,学生主要通过网课学习或是相关的职业指导讲座获取知识,缺乏相关的约束力和个性化的指导,导致了部分学生没有将规划落实到行动上。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不够完善,形式有待丰富
在两份问卷中,5.85%的毕业生表示受到过校就业机构的一对一辅导,而这项在在校生中提高到14.08%。说明该校在不断拓展教育的途径,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指导,满足学生不同的规划需求。但目前主流的途径还是课程和学校开设的讲座。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对策略
(一)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
1.强化职业规划意识,增强环境分析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教育,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个人进行分析。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在对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师资的采访中,建议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同时,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加强对当前所学专业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
2.深入了解自我,明确职业目标
要提高自我认知水平,需要对自我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与定位,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便更准确地为自己定位。实际调查中只有22.69%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能力和性格非常了解,可见大部分学生在面临就业的疑惑是来源于对自身的了解程度还不够。可以借助MBTI性格测试等工具分析自己的性格、特长与需求。性格是职业选择的前提,兴趣是工作的动力,特长是分析自己的能力与潜力,需求指主要分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同时,还应当听取他人的建议,以此来更准确的认识自己,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清楚其自身能做什么工作、什么工作适合自己。
3.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认知
大学生一方面需要抓住机会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组织活动,64.04%的学生认为参与暑期实践活动能够锻炼胆量,磨练意志,培养团队精神,为未来应聘工作增加筹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参与社会工作实践,注意多与专业挂钩和能力锻炼为主。调查中,某星级酒店的HR建议“学生应当走出教室,企业和学生双方有一个交流和接触,让他们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在没有走出校园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自己未来的工作是什么样的,能让他们少走很多的弯路。有了这个基础认知,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去发展。”
(二)从学校角度分析
1.构建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模式
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学生临近毕业或择业时开展的临时性工作。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需要与学生本身的需要、愿景相结合[1]。一般来讲,一年级为试探期。学生在经历紧张的高考后,面对新的环境和生活、学习方式,必然会感到迷茫徘徊。大一的职业规划,便是引导他们树立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二是定向期,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此时的职业规划应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自身软硬件水平。大三为冲刺期,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熟练使用技能。大四为分化期,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和指导,学生利用实习发现和弥补自己知识能力方面的不足。
2.打造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不管是授课、指导学生实践,引导学生实习,或是进行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都离不开职业化的师资队伍。职业咨询师能够在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起到导航灯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兴趣、愿望、性格等方面,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从2016年9月起与苏州北极星青年公益成长中心合作开展“加油毕业生—大学生就业增能计划”和“知行派—大学生社工助力(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成长及公益实践计划”两个项目。通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授课、小组讨论、模拟面试、参观企业等活动来帮助不同阶段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3.開展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2]
在课程和实践之外,学生仍然会产生种种困惑。常见的有新生如何面对入学后的种种茫然,面对考研、考公务员、出国或找工作时的选择困难,实习前的焦虑和担心,对专业没有兴趣却不得不读的烦恼。对于这样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补充。
职业生涯教育在开展了普及教育、测评、课程之后,学生仍然存在困惑,这种困惑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规划和生活状态,这就需要职业咨询师提供更为针对性的个体辅导。在个体咨询中,咨询师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找到造成现实学习、专业或职业问题的原因。
4.多渠道拓展社会实践平台
学校应积极与用人单位、政府部门之间开展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合作范围尽量广泛,使得不同专业学生能到对口专业单位实习,真正达到考核自己技能水平的效果。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全身心投入工作,融入社会。学校还可以用参观访问、模拟面试等方式磨炼学生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我。
参考文献:
[1]徐东,张棉好.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4(19).
[2]曲政文,董立峰,赵梓潼,张连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7(17).
作者简介:陈子韬(1995—),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
注: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认知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性研究——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研究论文,项目编号:20161398400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