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通识教育的发展

2018-08-27赵云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基本理念创造性

摘 要:中国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正持续以创造力与创意来创造奇迹,不论政府或企业组织皆积极地投入创新行列,企图以创新的思维和行动,为自己、为后代子孙、为生活、为社区打造一个可永续发展的未来。教育部有感于社会变迁急速所造成的社会价值混淆与迷惑,而对国人的通识能力培育日渐重视,积极在各大学院校发展通识教育课程,以培育能因应新世纪挑战能力的现代公民,把通识教育列为大学教育课程的独立领域,唤醒各大学院校体认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大、专院校对通识教育刚刚起步,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深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质。站在通识教师的立场,本文期望能藉由系统观点与投资观点的汇合理论探讨,而对通识教育的内容深化、品质提升,能有所助益;本文首先介绍通识教育基本理念,然后分析新世纪社会特质,再引介汇合创造性理论,及探讨创造性在新世纪对通识教育的启示,最后提出结语。

关键词:教学品质,基本理念,社会特质,创造性

一、通识教育基本

大学教育一直都存在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到底孰轻孰重的问题。一般来说,专业教育是直接与学生将来的职场能力有关,而通识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处理生活、工作的能力,间接提升个人的职场竞争能力。通识教育使学生成为通才(或博雅之才),而专业教育则使学生成为专才(或偏才);所以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承的。

我们都知道通识教育是以建构全人教育为理念,以培育具有博雅涵养的人才为目标,大学都期望藉由通识课程、讲座与相关活动来达成培育学生成为术德兼修、且具广博文雅内涵的现代化公民。目前,通识课程主要包含基础课程与博雅课程,分为人文组、社会组、自然科学组等,各校因科系结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组。不管各校有关通识课程分组如何,其目标都以培育学生基础学术能力、民主素养、服务社会的精神为核心,并藉由各校的教学环境培育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正义感、美感等,以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生活品味的基础。以全人教育的具体层面考量,著名教育学家Paul Standish现代教育观中全人教育内涵归纳为五点:

(1)教导学生使其等能够掌握知识的形式,和理解事物的方法,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其等成为有教养的人;

(2)使学生成为具有理性的自我约束者,从而完成全人教育;

(3)使学生掌握技能,培养成全人;

(4)使学生的自我本质得以展现,从而成为全人;

(5)使学生学习各种经验,从而发挥学生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与成就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超越各自的专业知识范围基础之上,获得理解人生、自我、他人、社会、文化、人类、自然所需要的广阔知识、思想、观念、及态度,以成为通情达理、开阔博雅之人;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具备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所以应注重知识性的内容,能培养学生具有远见、也具有洞察力,如此才能看得远、看得深,同时更要有瞻识,敢于对既有知识、制度、作法提出质疑,而有所创新。现代大学教育重视通识教育,就是期待能透过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齐头并进,来培养既专且通的高超人才因应新世纪的来临。

通识教育经过许多学者、教授们的努力,已受到各大学院校的重视,不断在师资、教材、体系等等的努力,大学已成社会的中心结构,大学教育之良莠足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盛衰;大学若缺乏通识教育是盲目的大学;通识教育若不关怀大学的教育理想,则是空洞的通识教育。随着我国通识教育观念的发展,大学通识方向应从普及迈向深化,而深化是指通识课程应具有基本性、主体性、多元性、整合性与贯通性,以可对学生的生命的领悟有所帮助,并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通识教育的发展除了关注学生知识性与“全人教育”外,更应与社会脉动、大学教学功能相结合,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态度来因应新世纪的挑战。

二、新世纪的社会特质

后现代社会环境观的人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环境危机的状态,这些危机正同时威胁著人类和非人类的生存,而始作俑者正是现代工业价值观。人类社会的全球化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强化,这种关系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即此地所发生的事件可能是由许多英里以外的异地事件而引起。全球化所引起的基本作用不仅局限在某单一领域,还同时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范畴,使全球性事件的起因、过程与影响更加复杂与多元化,更加不受到传统社会界限概念的约束,而从全球角度重新思考,全球化为现代化的结果,现代化则源自于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传播和交通技术的进步,所形成的“时空压缩”效应,而创造了“全球性”与“在地性”的对话空间,以致兴起对多元文化价值的关注,也就创造了充满不确定与多元化的创意空间。

在多元价值架构下,教育不应再只以理性为主,而应多关注多元文化下的个人独特性与个人潜能,以解放、赋能的理念来展现多元教育。一般来说,传统知识概念的建构通常来自普遍性的知识基础,这种知识隐含构建权威的潜在意识;在强调多元化价值的后现代社会,教师应该重新反思知识建构方式及教育意义;知识存在的价值,在于它的运用,能够运用的知识便隐含了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经验。由经验所建构的知识会随学习者的学习经验而产生不同的结构分化,是属于动态的知识,动态的知识可透过互动、分享来扩散与创新,所以动态、流动的知识是承载多元化社会的最佳知识型式。

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多元化现象,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决定于知识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因素在于个人创造力与创意发展。譬如我们国家要发展,就要逐渐摆脱“Made in China”,走向“Made by China”,致力加强研发及培养创新能力。在全球化社会知识是没有疆界的,因为知识的传播甚至比资金的流通还容易。

在強调知识的社会中,个人应具有:

(1)共同能力:批判反思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管理能力。

(2)特殊能力:科技能力、语文能力、行销能力、研究能力等等。

经济学大师梭罗指出:能在新经济环境中生存的企业特色是要先除旧布新、要能容忍失败,还要非常有原创力。知识经济的要素有三点:随时在进步的技术、冒险进取的精神、以及创新。创意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关键,我们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是死读书的状元,风向在改变,学校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实现。在全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有机会透过接受教育创造属于自己生命的奇迹;但是在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今日,大学教育到底给大学生多少竞争的能力?

三、通识教育的发展

新世纪是强调知识经济的社会,国家竞争力决定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个人的高创造性的特质,创造性是可透过教育、学习环境来培育的;同时,我们都知道全球化所形成的多元价值观,使社会充满不确定性,所以,独立思考、容忍模糊也是新世纪公民所必备的能力。所以通识教育理应培养具有高创造性特质的学生,才能在新世纪的多元机会中,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进而发挥最高的创造力。

中国的高中教育过早分流,导致高中生升上大学后,因文理分流而仅专注于自己所选的学科,对其他领域既无基础也无学习的机会,学习领域受到侷限;所以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深化通识教育内容来提升通识教育品质;所以通识教育要让学生能具容备容忍、了解、欣赏与认同其他领域的能力,不但有广博的知识,更具学习发问的能力,一生能有带著走的能力与品味;其实很多创新的能力不见得来自高深的知识,而是来自触类旁通的常识(即知识的横向链接)。

通识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为学生建构能激发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生来说,教师是创造力发展的指引者,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教师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新世纪是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的多元环境中,每个人都可凭借创意来发展个人的生命空间。每个人要了解创造力的发展并不是天才或优等生的专利,创造力是可培养、可训练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上不应以成绩、分数抹煞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应提供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学习沟通、分享、表达、反思等能力。多元化社会,个人要具有容忍糊模、注重内在成长、擅于掌握判断、擅于沟通、分析、实践等高创造性的特质,才能持续不断的寻找改进、追求创新;个人创造性是环境与个人交互作用可激发出来的。

二十一世纪的学者应具有独立、自我动力、清楚表达问题、合作与批判的能力,并且要能在团体讨论、合作学习中从事终身学习;教师应建立独立自主与终身学习的态度,并透过教学团队的分享、合作持续反思个人教学模式及自己所扮演的教师角色;努力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愿。然而唯有教师发展反思批判的能力,才有能力培养有批判思考能力的学生;并引导学生建立由“独学”进入“群学”的学习模式,把学习结构由封闭转变为开放,由知识传递进化到自我知识体系建构。教师若能透过学习社群建立合作、反思、创造的能力,在未来一定会培育出具有合作、创造能力的学生,而这些能力便是后现代社会所不可或缺的能力。教师在充满不确定的新世纪,要发展个人独具特色与魅力的教学风格,以创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无论是创意或是创新通常都被视为是一种冒险,然而在全球竞争的新世纪,创新与创意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佳利器;若想克服种种的创新障碍就必需要建立合作、分享的机制,并借助于奖励、共享知识的创新气氛,来支持与鼓励个人和组织的创新。而知识的分享、对话便成为知识快速创新的最佳方式;若能通过持续学习促使组织不断创新,那么传统产业也可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大放异彩;当我们要选择最好的小说家、艺术家、企业家时,最理想的人选会是具有创造性的人;而企业组织选用人才时,不应只挑选具有令人愉悦特质的人,或是只具有赚钱技能的人,而是要挑选对企业能提出创造性愿景的人。通识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应兼顾理论与实务的知识建构,同时也要兼顾知识与常识的学习,只有理论缺乏实务的知识是空洞的;而只有实务经验而缺乏理论所建构的知识则是盲目的。唯有兼顾知识与常识的教学内容,才不会使通识教育流于“表面功夫”中看不中用,也如此才能达成通识教育的目标,完成大学教育的社会功能;本文论探讨新世纪通识教育的发展,期待能与通识教育的工作者共同创造、深化通识教育的课程发展。

参考文献:

[1]Runco, M. A. & Shaw, M. P. (1994). Creativity and affect. NJ: Ablex Publishing.

[2]Sternberg, R.J. &Davidson;, J.E. (1999).Conceptions of gifted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Usher, R., I. Bryant and R. Johnston. (1997). Adult learning in post-modernity and reconfiguring the ‘other: self-experience in adult learning. In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post-modernity challeng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作者簡介:赵云(1985—),男,山西太原人,硕士,通识课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天文学。

猜你喜欢

基本理念创造性
浅析《Go for it!》教材中体现的新课标(2011)基本理念
预设开放促成教学生成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改探析
初中生创造性人格与说谎行为的联系:自尊的作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