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晁错《论贵粟疏》看教师的言辞艺术

2018-08-27鲍湘佳

报刊荟萃(上)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师

摘 要: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教学工作内容中有很大一部分与言辞密切相关,言辞表达彰显的是教师人员的素质涵养。因此,提高自身的言辞表达能力,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言辞艺术,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追求。本文将通过分析晁错的经典政论文《论贵粟疏》,来获得启发,总结教师应该具备的言辞艺术。

关键词:晁错;《论贵粟疏》;教师;言辞艺术

一、验古明今,层层深入

《论贵粟疏》开篇就将古代圣王之时与今之时相比较。这里蕴含着深深的担忧,也是一种不可明说的暗示。接着,晁错就开始分析“畜积未及”的后果和危害。再是,作者展示了一出类比推理。甚至得到一国之君也保不住他的子民的结论。回应开头,证实了“畜积多而备先具”[1]的必要性。晁错层层深入,从容引导,深刻中肯地将文章的主题“贵粟”分析透彻了。

而他的这些分析正好给了教师很好的借鉴资源。首先,教师在言辞表达的过程中,要做到验古明今,旁征博引,一语中的,针砭时弊,以此来增强言辞的说服力,同时这也能体现出教师自身从历史的考察和审视中分析问题的思辨能力。再者,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逻辑性,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步步引进、层层深入地去剖析表达自己的观点主题或者向下传达指示意见。

二、辞裁以辨,丝丝入扣

“辞裁”即“裁辞”,是谓“斟酌词句”。“辨”通“辩”,“辩论”的意思。即是采用斟酌过的语句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论贵粟疏》这篇文章中,语句是很讲究的。一方面是表现在它出色的修辞手法。如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百姓比作是束缚不住的鸟兽,描述十分精准。又如:采用了排比句,写出了农业劳动的艰难,农夫之家日常生活的艰辛,天灾人祸忽至对农民造成的困苦等,这些语句都练达简短,富有韵律美感。

作者晁错还使用了“大量的对偶句,以其整齐严谨的风格活跃了文势”[2]。不止以上这些,文中频繁出现的修辞还有对比。这些出色的修辞的运用,非常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在言辞表达的过程中,这可以增强教师语言的活力,同时也展示出了新颖性,成全了此文开头所说的“创造性”。当教師需要表达或陈述某些复杂的道理或观点时,灵活地运用这些或其他别的修辞手法,便能够将那些道理或观点形象化地展示于唇齿之间,“横则成万马奔腾之势,纵则向事理深处拓进”[2]的效果便能够很好的达到了。

另一个突出方面则是句式上的整散结合和长短结合。作者晁错十分娴熟地配合使用了长短句,并且注重了整散句之间的协调,达到了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论辩性,也为文章注入了很高的文学性,使文章文采斐然。

这也是值得教师学习的一点。表达方式要多样,要富有变化。但需切记,要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和变化的句式,就是要掌握好一个“度”。要以嘉言懿行去展示自己的形象,教师人员的形象代表的就是教师群体的形象。

三、事通而赡,感情真挚

“通”是“通顺”[3]的意思,“赡”是“丰富;充足”[3]的意思。那“事通而赡”便可以简单理解为是“文章通顺并且内容丰富”。反过来说就是,教师在进行言辞表达的过程中,绝对忌讳语无伦次这种情况的发生。

晁错的这篇《论贵粟疏》,篇幅并不短小,但它没有任何一处语无伦次的地方。文章一上来就说百姓能够不挨饿受冻的原因是圣明的君主懂得“贵粟”,所以尽管尧、禹那时经历了水灾,商汤那时经历了旱灾,但因那时的君主事先做好了准备,便让百姓免遭了挨饿受冻之苦。但比较之下,如今国家比不上当初,究其原因便是君主不够重视开辟财源,没能够让百姓将心思放在回乡务农上。

接着回到人之常情上,所以贤明的君主懂得“贵粟”,懂得让百姓回归农业生产,来使人民永远地跟随他。所以君主应该将注意力放在五谷上而不是珠玉金银上,即要“贵粟”。

再者,晁错又用了一整段来比较劳动人民和富商大贾境遇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是不可能长久地富裕下去的。在文章的最后,晁错还考虑到了边塞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如此之后,天下百姓就会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农业劳动了,那么国家便会富庶,百姓便会安乐了。

以上这些丰富内容的阐述就是为了去表达和强调“贵粟”的主题。所以,不管篇幅长或者短,教师要在语句通顺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去丰富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不能空泛,要联想前因后果。

除此之外,晁错站在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立场上,他的“笔风较为内敛,对用典、辞藻以及平仄的使用还是比较适度,没有过度浮夸,反而是在言之有物这点上着墨较多,追求文赡而事详的艺术效果”[4],使得这篇《论贵粟疏》大气端庄、感情真挚。孔子在《礼记·表记》中也说道:“辞欲信,情欲巧。”[5]意思是既要有真实可信、真挚不虚伪的思想感情,又要有语言表达的艺术。

四、实事求是,切忌言过其实

晁错的这篇《论贵粟疏》文采斐然、长于说理,是政论文的典范。而笔者认为,感情真挚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的。倘若为了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而去忽视事实、脱离实际,那么便会给他人留下虚假的印象,也就得不到最真诚的回馈和反应。《论贵粟疏》展现了晁错高超的言辞艺术,生动又深刻,被鲁迅评价为是“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责甚远”[6]。

可见,晁错的政论文非常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此篇《论贵粟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师通过学习这篇优秀的文章来获得启发,在言辞表达的过程中要做到验古明今、层层深入、辞裁以辨、事通而赡、感情真挚、实事求是等等,合理并灵活运用,来形成一套属于教师自身的准确、生动、形象而富有情感的言辞艺术,而这样的言辞艺术能够帮助当代教师人员提升其自我修养、实现其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2]崔爱华.循循善诱,峭直深刻——晁错《论贵粟疏》赏析,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年第7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年版.

[4]麻俊珺.晁错公文研究,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4月.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鲍湘佳,天水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教师
教师作品选登
教师作品选登
《教师节快乐》
在课堂生成中凸显教师引导作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点评教师:祁斌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